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冬,寒风凛冽,汝南的战火在风雪中稍歇,但天下的暗流却涌动得更加湍急。林羽稳坐襄阳,依据既定的“渔利”之策,同时布下四路棋子,将荆州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
第一路:暗夜惊鸿,许都救赎
密室中,油灯摇曳。吕玲绮一身黑色劲装,单膝跪地,神情坚毅。她面前站着林羽、诸葛亮,以及“谛听营”最精锐的指挥使。
“玲绮,”林羽声音低沉,“此行凶险万分,许都乃龙潭虎穴,曹操虽主力在外,然城内戒备必然森严。你确定要亲自前往?”
吕玲绮抬头,目光如炬:“将军,救母救姨,玲绮义不容辞!且末将熟悉许都街巷,更知曹府部分旧规,由我带队,成功之望更大!求将军成全!”
诸葛亮沉吟道:“吕将军勇气可嘉。然,一千精锐目标过大,易暴露行踪。亮以为,可精选三百死士,分批潜入,化整为零。抵达许都后,联络‘谛听营’内应,伺机而动,以智取为上,万不得已方可强攻。”
林羽最终拍板:“好!便依孔明之言。玲绮,予你三百‘谛听营’最精锐的好手,再派两名熟知江湖门路的能人辅助。记住,你们的首要任务是救人,其次是制造混乱,切不可恋战!救出人后,立即按预定路线撤退,自有接应!”
“末将遵命!必不辱命!”吕玲绮重重叩首,眼中闪烁着复仇与希望的火光。当夜,三百死士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襄阳的夜色中,直奔北方而去。
第二路:化身为贼,掠资养荆
针对张鲁与曹操接壤的薄弱地带,庞统献上了一条“毒计”。
“主公,汉中张鲁,闭关自守,与曹操貌合神离。其边境管理松懈,且多有悍匪流窜。我可精选五百悍卒,伪装成来自益州或汉中的山贼,越境袭扰曹操的房陵、上庸等县。专劫官仓、富户,所得钱粮财物,通过隐秘商道运回荆州,充作军资。”
林羽略一思索,便知此计之妙:“此计大善!既可削弱曹操,滋养自身,又可嫁祸他人,使我荆州置身事外。便由士元全权负责,人选务必可靠,行动务必隐秘,切记‘贼’就是‘贼’,不可留下任何与我荆州有关的痕迹!”
很快,一支装备混杂、举止彪悍的“山贼”队伍出现在荆山深处,他们的目标直指曹操西南边境的薄弱县城。
第三路:固本培元,厚植根基
内政方面,诸葛亮展现出其经天纬地之才。他向林羽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荆州强本策》:
“主公,对外用兵,根基在于内政。亮有三策:一曰 ‘广屯田’ ,利用冬闲,组织军民兴修水利,开挖陂塘,推广区种法,来年必能大增粮产;二曰 ‘通商贾’ ,减免关市之税,鼓励与益州、交州乃至江东的合法贸易,尤其可输出我荆州之漆器、纸张,换回战马、铜铁;三曰 ‘增人口’ ,颁布《招贤令》,无论寒门士子还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来者不拒,妥善安置。对流民,分给荒地、粮种,免其三年赋税,使其安心耕种。”
林羽大为赞赏,全盘批准:“内政之事,尽付孔明!所需钱粮人力,皆可调用!” 荆州大地,一场轰轰烈烈的内政建设全面展开。
第四路:远交近攻,北播火种
针对北方的袁氏残余,徐庶提出了联络之策。
“主公,袁熙、袁尚虽败退乌桓,然其在河北仍有不少潜藏势力。曹操倾力南下,北方空虚。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北上,联络袁氏旧部或对曹操不满的豪强,许以官爵钱粮,令其在幽、冀等地起事,袭扰曹操城池,使其首尾难顾。”
林羽同意此策,但叮嘱道:“此事需极度隐秘,使者人选至关重要,既要胆大心细,又要对河北形势了如指掌。即便不成,亦不可暴露是我荆州所为。”
一名曾游历河北的“谛听营”资深谋士接受了这个危险的任务,悄然北渡黄河。
一月之后,消息陆续传回:
* 许都方面:吕玲绮小队成功潜入许都,并与内应接上头。然而,曹操对吕布家眷的看守极其严密,且因汝南战事,许都盘查更紧,他们暂时未能找到合适的下手时机,仍在潜伏等待。
* 边境掠袭:伪装山贼的五百悍卒初战告捷,突袭房陵得手,劫得大量粮草军械,已按计划秘密运回荆州。曹操地方官员上报为“流寇作乱”,并未引起高层过多关注。
* 内政建设:诸葛亮的各项措施推行顺利,荆州境内一片繁忙景象,民心安定,对未来充满希望。
* 北方联络:使者已抵达河北,正在尝试接触目标人物,进展缓慢但暂无危险。
隆冬时节,林羽站在襄阳城头,远眺北方。四路棋子已然落下,有的初见成效,有的仍在蛰伏。他知道,这些看似分散的行动,最终都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荆州向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而那个远在许都的营救行动,如同暗夜中的一点星火,牵动着他的心弦,也预示着更激烈的风暴,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