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城外的梯形营垒刚被晨雾笼罩,李倓就被帐外的驼铃声惊醒。他披上皮袍走出营帐,见周俊正领着两个亲卫往营门方向走,甲胄上的霜花尚未消融。“殿下,营门外来了支商队,牵着二十多峰骆驼,说是从河西来的,想跟咱们做交易,却被哨兵拦了。”
李倓顺着周俊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营门东侧的胡杨林外,一列驼队正蜿蜒前行,宛如游蛇。骆驼背上的货囊鼓鼓囊囊,覆盖着防潮的羊皮,几个高鼻深目的胡人正围着哨兵比划,为首者穿着锦缎长袍,腰间挂着镶宝石的弯刀,看模样像是粟特商人。
“粟特商队?” 李倓心中一动,想起之前盐池抵押时,李光弼提到的粟特商团首领康拂毗延。他快步走向营门,刚靠近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料味 —— 那是安息香与乳香混合的气息,在朔方的寒风里格外鲜明。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着我们?” 为首的胡人见李倓过来,立刻用生硬的汉话问道,语气里带着焦急。他身后的商队伙计正忙着为骆驼卸下货囊,露出里面装着的珠宝匣子,玛瑙、翡翠在晨光中闪着光。
“某乃建宁王李倓。” 李倓抬手制止了欲上前阻拦的哨兵,“你们从何处来?要做什么交易?”
胡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连忙躬身,双手抱拳行礼:“小人康拂毗延,乃河西粟特商团之首领。听闻大唐天子在灵武登基,特地带了香料、珠宝来,想跟唐军、百姓做交易,换些绢帛、粮食。可…… 可哨兵说没有官方文书,不让我们进营。” 他说着摊开手,露出掌心的羊皮商契,“我们有河西都护府的路引,不是叛军!”
李倓接过羊皮契,见其上盖着河西都护府的朱红大印,墨迹犹新。他想起安史之乱前,粟特商队常往来于长安与西域之间,靠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家,如今乱世里,他们手里的香料、珠宝虽不能当饭吃,却是士兵和百姓急需的物资 —— 冬日衣物需要香料防潮,受伤的士兵可用珠宝向民间换药,更重要的是,互市能让灵武的物资流通起来,缓解眼下的窘迫。
“康首领稍候,某这就去禀报陛下。” 李倓转身回营,刚走到中军帐外,就见江若湄抱着账册出来。她见到李倓,连忙驻足,欠身道:“殿下,昨日艾草补种之账目已核对完毕,另…… 伙房来报,绢帛即将告罄,士兵们的冬衣尚未缝制完成。”
“正好有法子解决。” 李倓把粟特商队的事简要说明,“若能设个临时互市点,让商队与士兵、百姓交易,不仅能换绢帛,还能让大家换到急需的香料、药材。”
江若湄眼睛一亮:“殿下说得是!前几日流民里有个妇人说,她有块祖传的玉佩,想换些棉花给孩子做棉衣,却没地方交易。要是有互市点,这些事都能解决。”
李倓走进中军帐时,李亨正与杜鸿渐、裴冕商议朝政,案上摊着灵武周边的舆图。听闻粟特商队求见,李亨皱起眉头:“乱世之中,商队混杂,若有叛军细作怎么办?再说我大唐自有互市制度,岂能随意设临时据点?”
“父王,儿臣以为不妨一试。” 李倓上前一步,躬身道,“其一,康拂毗延有河西都护府的路引,且李光弼曾与他打过交道,此人虽逐利,却无反心;其二,眼下军中绢帛短缺,冬衣难以为继,百姓也缺生活物资,互市可解燃眉之急;其三,设临时互市点,派亲卫维持秩序,既能防细作,又能显我大唐善待商旅之心,日后更多商队来投,灵武的物资便会愈发充足。”
杜鸿渐在旁附和:“陛下,建宁王所言极是。自安史之乱起,河西商路断绝,若能借此次机会恢复互市,不仅能筹得物资,还能向西域诸国传递我大唐复兴的信号。”
李亨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便由你全权负责,选个安全的地方设互市点,派精锐亲卫看守,务必不许出乱子。”
得到应允后,李倓即刻命人在梯形营垒南侧的空地上清理出一片场地,以木栅栏圈出一方区域,分设“军市”与“民市”——军市供士兵以绢帛、粮食换取香料、珠宝,民市则容百姓以杂物换取急需物资。周俊带着五十名亲卫维持秩序,王二柱领着新编入的壮丁搬运货囊,江若湄则带着两个流民子弟负责记账,整个互市点很快就布置妥当。
康拂毗延见木栅栏外亲卫列队整齐,手中的横刀闪着寒光,原本紧绷的脸色终于放松下来。他指挥伙计打开货囊,将安息香、乳香、没药等香料摆成一排,珠宝匣子则放在内侧,用锦布盖着。“殿下,这些香料都是从大食运来的,能防潮驱虫,士兵们的冬衣里放一点,整个冬天都不会发霉。” 他拿起一块乳香,递到李倓面前,“这是最好的乳香,还能入药,治外伤很管用。”
李倓接过乳香,放在鼻尖闻了闻,果然香气醇厚。他刚要说话,就见几个士兵簇拥着一个老医官走来 —— 正是之前愁药材的宋医官。“殿下!听说有粟特商队来,老朽特意来看看有没有药材!” 宋医官走到货囊前,拿起一块没药,眼睛顿时亮了,“这是没药啊!能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再好不过!”
“宋医官若要,咱们可以用绢帛换。” 康拂毗延连忙说道,“一斤没药换两匹绢帛,如何?”
宋医官转头看向李倓,见他点头,立刻让人去取绢帛。第一个交易做成,互市点顿时热闹起来。士兵们拿着刚发的绢帛,围着香料摊挑选;百姓们则拿出家里的旧衣物、农具,换些小件的珠宝,准备日后换粮食。一个流民妇人抱着孩子,用一块旧布换了一小包安息香,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这下孩子的棉衣不会发霉了,多谢殿下!”
康拂毗延站在货摊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忽然走到李倓身边,压低声音问:“殿下,今日交易完,我们还能再来吗?要是…… 要是有乱兵抢我们的货怎么办?”
李倓指着正在巡逻的亲卫,语气坚定:“康首领放心,只要某在灵武一日,就保你们商队安全。临时互市点会一直设着,日后你们带更多物资来,某还能给你们减免过境税。” 他顿了顿,想起之前盐池抵押的事,“另外,朔方盐池的盐日后会通过商队运往河西,若是康首领有兴趣,咱们可以长期合作。”
康拂毗延眼睛顿时亮了,连忙躬身行礼:“多谢殿下!小人这就派人回河西,再带更多香料、药材来!”
夕阳西下时,江若湄拿着记账册走到李倓面前,脸上满是笑意:“殿下,今日互市共成交香料一百斤,换绢帛五十匹;珠宝三十余件,换粮食二十石、旧衣物五十余件。宋医官还换了十斤没药、五斤乳香,说够军中用一阵了。”
李倓接过账册,见上面记录得清晰明了,连每笔交易的时间、物品都写得详细,忍不住赞道:“你记的账很清楚,日后互市的账目,就继续由你负责吧。”
江若湄面颊微红,躬身应道:“属下领命。”
恰好郭子仪巡营路过,见互市点还有人在交易,笑着走上前:“殿下这互市点设得好!方才我听士兵们说,有了香料,冬衣就不愁发霉了;百姓们也说,能换些珠宝应急,心里踏实多了。”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老夫以为,此临时互市点不妨改为正式之‘灵武互市司’,派专人管理,日后非但粟特商队,河西、陇右商队亦将纷至沓来。”
李倓点头:“某也是这么想的。等过几日商队再多些,就向父王奏请设立互市司,规范交易制度,这样既能保障商队安全,又能为军中筹得更多物资。”
夜色渐深,互市点的人渐渐散去,康拂毗延吩咐人将剩余的货囊搬回骆驼背上,随即走到李倓面前:“殿下,明日小人就派伙计回河西调货,不出十日,定能带更多物资来!”
李倓看着驼队渐渐消失在胡杨林的阴影里,心中满是感慨。从盐池抵押借粮,到筑营垒、用艾草驱寒,再到如今设互市点,灵武的根基正一步步夯实。他转头望向灵武城方向,城楼上龙旗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营垒炊烟与互市残留的香料气息交织,绘就乱世中最温暖的图景。
“周俊,” 李倓转身下令,“明日让人在互市点外再筑一道矮墙,设两个哨卡,确保商队安全。另外,把今日的互市情况写成奏折,呈给父王。”
周俊躬身应下,转身去安排。李倓立于互市点中央,望着满地绢帛粮食,忽忆起初到灵武时的窘迫——彼时粮草匮乏,流民困顿,如今却能通过互市让物资流通起来。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日后随着互市司的建立,更多商队的到来,灵武定会成为大唐的坚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