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函的内容,是正式邀请他,以“国际知名作曲家、文化学者”的身份,参与下个月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一场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创新”的高级别论坛。
并希望他能就“东方音乐美学在世界语境下的表达与传播”做主题发言。
又一个全新的、国际性的舞台,正在向他敞开。
斯语的指尖轻轻拂过信纸上凸起的徽章印记,眼神平静无波,唯有深处,一丝极淡的、属于挑战者的锐光,一闪而逝。
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文明的回响与对话。
眼前的波澜,不过是这宏大画卷中,一抹必然存在的色彩罢了。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庄严肃穆的会议厅内,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创新”的高级别论坛正在进行。
与会者来自全球各地,皆是文化、艺术领域的顶尖学者、艺术家和政策制定者。
大秦联邦此次亦有多位德高望重的文化界前辈受邀出席。
斯语坐在席间,神情淡然,与周围一些正襟危坐的代表形成鲜明对比。
他听着台上台下各种语言的交流,感受着其中微妙的文化张力。
论坛伊始,在自由讨论环节,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便迅速凸显出来。
一位来自欧罗巴的资深评论家,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率先发难:
“……我们必须承认,许多非西方地区的‘非遗’项目,其艺术价值更多体现在‘活化石’般的史料意义上,与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保护是必要的,但创新?我持保留态度,过度的现代化包装恐怕会使其失去本真。”
此言一出,几位大秦前辈顿时面露不虞。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学者,扶了扶眼镜,毫不客气地反驳:“阁下所言,恕我不敢苟同!‘本真’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标本!
我们大秦的文化传统,从来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失去了与时代对话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另一位戏曲理论家也接口道:“东方美学讲究‘神韵’而非‘形骸’,我们的创新,是把握其精神内核,用当代的语言去表达,这并非背叛,而是生命的延续!”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西方代表多强调“原汁原味”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价值,而大秦的前辈们则力陈“活态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
气氛一度有些紧张。
斯语安静地听着,并未急于加入争论。
他明白,在这种层面的交锋中,空泛的理论争执往往难分高下,真正有力的,是能够说话的作品。
轮到主题发言环节。
几位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艺术家依次上台,阐述各自的观点和实践。
终于,主持人念到了斯语的名字。
“下面,有请来自大秦联邦的作曲家、文化学者,斯语先生。
他将在本次论坛上,就‘东方音乐美学在世界语境下的表达与传播’分享他的见解与实践。”
全场目光聚焦。
斯语从容起身,走上演讲台。他没有携带厚厚的文稿,姿态依旧是从容不迫。
“感谢论坛的邀请。”他开口,声音通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递到每位与会者耳中,“刚才听到了许多关于‘保护’与‘创新’的精彩讨论。我想,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他操作电脑,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几段精心挑选的音乐频谱图示和简短音频标签。
“东方音乐美学,尤其是在大秦的传统中,强调的是线条的韵律、音色的微妙变化、意境的营造,以及‘虚实相生’的哲学思辨。”
他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版的一个片段,那悠扬婉转、充满画面感的旋律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诸位听到的,并非古曲原貌,而是基于古曲意境的现代化交响表达。我们保留了其核心的‘韵’,但赋予了它符合当代听觉习惯的‘形’。”
接着,他又快速展示了《卧虎藏龙》组曲中,马头琴与管弦乐对话的段落,那苍凉与绵密交织的音响,充满了东方的宿命感与江湖意境。
“这是为一部充满东方武侠精神的作品创作的音乐。我们使用了传统的民族乐器,但其语汇是世界的,表达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
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让音乐本身说话。
在场的许多西方代表,尤其是音乐领域的专家,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深思的神情。
他们能听出这些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美学和精湛技艺,这与他们固有印象中的“东方音乐”截然不同。
斯语用短短几分钟,几个音乐片段,便成功地具象化了何为“东方音乐美学在世界语境下的表达”。
他证明了,东方的声音,不仅可以被世界听懂,更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世界的音乐版图。
随后,他将话题引向非遗保护。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的理念是:
真正的保护,不是将其供奉于神坛,而是让其重新融入当代生活的血脉,在新的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他提到了言究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中心合作的“非遗焕新计划”。
“我们并非简单地将古老技艺记录下来,而是尝试将其核心技艺、美学符号,与当代设计、流行文化、甚至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根脉,又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求的新产品、新作品。”
为了佐证他的观点,他说道:“下面,请允许我播放一首为大秦传统傀儡戏与流行音乐结合而创作的歌曲——《牵丝戏》。”
会场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尤其是那些对大秦文化不甚了解的西方代表,脸上露出好奇与怀疑交织的神情。
傀儡戏?那是什么?和流行音乐结合?这能好听吗?
前奏响起,悠扬的古筝与清脆的琵琶勾勒出略带古意的氛围,然而紧接着,现代的鼓点、电子音效与秦雪那兼具空灵与叙事感的嗓音加入,瞬间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歌词描绘着傀儡与操线者之间复杂的情感羁绊,既有传统的意象,又有现代的情感投射。
当戏腔唱段陡然拔地而起,那高亢婉转、韵味独特的嗓音,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听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