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群星见我送的催更符)
他并非冷漠地展示痛苦,他先用原版《海底》极其写实地描绘出抑郁和孤独的本来面目,击碎一切虚假的安慰和粉饰,让你不得不直面那份冰冷和绝望。
然后,他再用“治愈版”告诉你,即使是在这样深沉的黑暗里,依然可以有声音回应你,有双手愿意拉住你,有光在指引你。
希望或许微弱,但它真实存在。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建立在理解与共情基础上的治愈。
它不回避黑暗,而是教会人们如何在黑暗中,保有寻找光明的勇气。
之前那些因为原版《海底》而情绪崩溃的听众,其中不少人在听到“治愈版”后,纷纷留言:
【谢谢……原版让我哭了出来,治愈版让我觉得,哭出来也没关系,会好的。】
【我把两个版本都下载了,难过的时候听原版宣泄,撑不住的时候听治愈版汲取力量。】
【斯语先生,对不起,我误解你了。你不是在把我们推向海底,你是在教我们如何从海底浮上来。】
心理学者们也纷纷转变口风,盛赞这种处理方式更具建设性,认为“治愈版”《海底》为陷入情绪困境的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情感锚点。
一场汹涌的舆论危机,就这样被斯语用一首歌的另一个版本,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并且赢得了更高的敬意。
他用自己的方式,扞卫了创作的尊严,也展现了艺术所能达到的疗愈深度。
云顶苑内,顾磊看着网络上一边倒的赞誉和“真香”现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斯语的敬佩之情无以复加。
而斯语,只是平静地关掉了网页。
对他而言,这不过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艺术表达。
黑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本就是一体两面。
他展示了这两面,仅此而已。
——————
林峰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小公寓里,已经第三天了。
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分不清白天黑夜。
地上散落着空酒瓶和外卖盒子,空气中弥漫着颓败的气息。
他的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是公司发的辞退通知邮件,以及银行账户余额那刺眼的数字。
就在几分钟前,相恋五年的女友发来了最后一条信息:
“林峰,我们分手吧。我累了,真的撑不下去了。”
所有的压力、挫败感、被抛弃的痛苦,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他觉得自己的世界彻底崩塌了。像一艘破了洞的船,在不断下沉,冰冷的海水已经淹到了脖颈,无法呼吸。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遥远而模糊的街景,心里萌生了一个可怕的、却又带着奇异解脱感的念头:
跳下去,就一切都结束了。
再也不用面对这些令人窒息的压力,再也不用感受这彻骨的孤独。
他打开手机,想最后看一眼这个世界。
社交平台自动推送了一条热门消息——“《海底》(治愈版)上线,斯语用音乐回应争议!”
林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
斯语?那个天才?他怎么会懂我们这种普通人的绝望?
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那个链接。他想,就当作是……告别这个世界的背景音乐吧。
前奏响起,依旧是那片熟悉的、冰冷的海水。
秦雪的声音传来,那空灵中的脆弱感,几乎让他瞬间落泪。
太像了,太像他此刻的状态了。
“散落的月光,穿过了云——”
“躲着人群,铺成大海的鳞——”
他仿佛看到了那个躲在人群之外,独自舔舐伤口的自己。
然而,当林海那沉稳宽厚的声音加入时,林峰的心猛地一颤。
(林海)“海浪唱摇篮曲,妄想温暖你——”
那声音不像虚假的安慰,更像是一种坚定的陪伴。
(秦雪)“往海的深处听——”
(林海合)“谁的哀鸣在指引——”
(秦雪)“灵魂没入寂静——”
(林海合)“无人将你吵醒——”
“指引”?“吵醒”?林峰愣住了。
他的哀鸣,真的有人愿意听吗?他的沉睡,真的会有人试图唤醒吗?
当RAp部分到来,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林峰的眼泪瞬间决堤。
不是之前那种自怜自艾的哭泣,而是仿佛在无尽的黑暗里,真的看到了一丝微光,感受到了一丝温度。
原来,他的痛苦,并非不值一提,原来,真的有人愿意去“触碰”,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叫他“想开点”!
“但有人,在岸边,等你——”
最后这一句,像一道强光,猛地刺破了他心中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有人……在等?
是谁?父母?虽然他们总是唠叨,但每次回家,桌上总有他爱吃的菜。
是那个虽然很久没联系,但上次喝醉后打电话来骂他,却听他哭了半个小时的兄弟?
还是……未来某个可能出现的、愿意理解他的人?
他不知道具体是谁,但这一刻,他无比确信,一定有人在等他。
如果他就这样沉下去,那个人,会伤心。
求死的决心,在这一句充满希冀的歌声中,土崩瓦解。
他瘫坐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绝望和痛苦都哭出来。
哭了不知道多久,他抹了把眼泪,深吸一口气。
他拿起手机,打开一个匿名的树洞论坛,开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刚才那生死一线间的感受。
他写了自己的失业,写了女友的分手,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孤独和想要结束一切的冲动。
然后,他写到了那首《海底》(治愈版)。
“……就在我准备跨出那一步的时候,我听到了这首歌。我原本以为,这世界没人懂我的痛苦。但音乐声响起时,我整个人都僵住了。
原来,不是没有人懂……原来,我的痛苦,是值得被触碰被救赎的,不是活该被藏起来的……”
“……最后那句‘但有人,在岸边,等你’,直接把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是啊,万一……万一真的有人在等我呢?
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我的痛苦是真实的,但或许,希望也是真实的?……”
“……谢谢斯语,谢谢问徵,谢谢秦雪和林海。你们可能不知道,你们的一首歌,真的救了一条命。
从今天起,我会试着,慢慢游上去。也许很慢,很难,但……我想再看看岸边的风景。”
这篇长长的、带着泪痕的帖子发布后,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但很快,被几个感同身受的网友发现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