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过窗缝,吹熄了案头残烛。
火光熄灭的刹那,林风睁开了眼。
掌心那道金线已隐去,但体内混沌熔炉仍在低转,如同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吞噬一切异样波动。
他起身将药鼎合盖,凝神膏封存于暗格。
袖中笔记本边缘微翘,昨夜写下的三条计划已被灰烬彻底净化。
他没有再看一眼窗外。
动作干脆地取下墙挂青玉凭证,扣在腰间布袋外侧。
转身推门而出。
天还未亮,长廊冷寂。
林风脚步未停,直奔学院东区高塔——藏书阁。
执事台前,他递出凭证与申请文书。
字迹工整写着“研究方向:地方志中的灾变遗存现象”。
执事扫过内容,略一颔首,在玉简上划记通行印记。
林风接过回执,顺着螺旋阶梯下行。
藏书阁底层禁制森严,元气稀薄得近乎凝滞。
每一步踏出都像陷入泥沼。
此处不供普通学员进入,唯有完成特定课题者方可申请调阅。
书架如山峦叠起,密布符纹封印。
卷宗以年代、地域、事件类型分类,却无一标注“邪异”或“禁忌”。
林风站在第一排书架前,闭目凝神。
《不灭星辰体》缓缓运转,神念如细针探出,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之网。
与此同时,识海深处混沌熔炉悄然开启一道缝隙,释放出极细微的吸力。
不是吞噬实物,而是对信息流进行高速解析。
他开始翻书。
指尖掠过古籍封面,文字涌入神念,瞬间拆解为关键词阵列。
“失踪”“耳鸣”“梦魇”“黑纹”“哭声”“献祭”……
每一个词都在熔炉中留下痕迹,被分类、标记、归档。
一册《北境州志·永和二十三年补录》引起注意。
其中记载:“秋分夜,三户人家子女无故离宅,巡夜武者寻至后山泉眼,见石面渗血,闻有低语自地底传出,七日后方止。”
林风瞳孔微缩。
他迅速取出随身纸页,誊抄原文段落。
并在下方勾勒出“双螺旋缠绕断裂三角”的图腾轮廓。
此符号他曾见于火鳞蟒巢穴外岩壁,也刻在地窖门框之上。
继续筛查。
又一本《西荒纪要》提及:“月蚀当夜,村中少年持刀弑亲,被捕时口中反复呢喃‘石头在唱歌’,审讯第三日自噬舌根而亡。”
附录插图残缺,仅存一角拓印,其纹路结构与前述图腾核心部分完全吻合。
林风停下翻页动作。
两起案件相隔千里,时间相差十二年,却共享同一类异常特征。
月蚀之夜、精神侵蚀、地质节点、神秘符号。
他调出更多卷宗。
《南岭异闻录》载:“某矿道塌方前七日,采工集体报告幻听,称夜间有女子啜泣声自井底传来,无人查实。”
《东原事故卷》记:“三名勘探学员失联,搜救队发现营地遗留日记,末页潦草书写‘它醒了,它要吃名字’。”
这些记录原本散落各州上报档案中,从未被串联比对。
如今在混沌熔炉的信息过滤下,共性逐一浮现。
七起案件,全部发生在近三十年内。
六起发生于月蚀前后三日内。
五起地点临近古老矿脉或地下水系。
四起现场留有可辨识的符号残迹。
且所有失踪者均曾在事发前频繁接触任务系统派发的勘探类指令。
林风取出玉简碎片,再次对照记忆中“用血喂石头,石头会哭”的描述。
不是比喻。
是仪式流程。
他们通过任务机制筛选目标,引导其进入特定区域。
再利用地质能量节点激活祭坛,实施献祭。
而那些未能完成仪式的幸存者,则因精神污染留下呓语、幻觉甚至自毁倾向。
这才是K7-319任务真正的终点。
也是陈岩、周平、柳芸三人消失的原因。
林风翻开最后一本《长安府旧档》,目光落在一段被墨汁涂抹的条目上。
残留字迹依稀可辨:“……北岭矿道第三段曾为古祭祀场,早年封闭因……邪纹复现……上报未果……”
墨迹新旧不一,显系后期人为遮蔽。
他取出炭笔,在笔记本空白处绘制时间轴与地理分布图。
七个小点依次标出,其中最近一点赫然指向三个月前的北岭废弃矿道。
正是他从任务大殿查到的K7-319目标区域。
线索闭合。
教派不仅存在,而且活跃至今。
他们的触角早已伸入武院管理体系,甚至能操控任务发布权限。
将正常勘探变为诱捕陷阱。
林风合上笔记本,指节轻敲桌面。
混沌熔炉仍在运转,将刚才获取的信息重新压缩、整合。
形成一条清晰推论链:末日教派依托地质节点建立祭坛,以月蚀为引启动仪式。
借任务系统筛选牺牲品,最终达成某种未知目的。
现在缺的,不是证据。
是实地验证的机会。
他起身整理衣袖,将誊抄文献夹入笔记本,收入怀中。
临行前最后扫视一圈书架,确认无遗漏后,朝出口走去。
阶梯上方光线渐明,申时将尽。
林风走出藏书阁,夜风迎面拂来,带着一丝潮湿泥土的气息。
他缓步前行,脚步平稳,眼神沉静。
唯有袖中左手紧握笔记本边缘,指腹摩挲着那幅手绘图腾的折痕。
前方乙字院灯火稀疏。
他刚转入小径,忽然顿住脚步。
胸前布条毫无征兆地发烫,热度比以往更甚。
像是被某种频率强烈牵引。
与此同时,混沌熔炉内部泛起一丝异样波动。
并非来自外界能量,而是源自他自身经脉深处。
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林风低头,掌心摊开。
一道金线自皮肤下浮现,短暂闪烁后骤然拉长。
直指北方矿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