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姑姑没再上门,但家里的气氛还是不大好。
正巧这一日,村里的几位姨姨约着娘亲一起去山上摘野茶。我腿脚还算不错,也想跟着娘亲一起去。头一天我就多割了一筐草,放在牛棚里,第二天一早要出门,就不用早起放牛了。
我和娘亲各背了一个背篓,还戴了草帽。“如今日头大,要去一整天的时候,还是戴上草帽不要晒黑了。”
我系上草帽的带子,拿上两个窝窝头就跟着娘亲出了门。大家到了村头集合,也有不少人是带着女儿一起去的。人齐就出发,一路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山路难走。
春茶自然是清明前后的更好,那个时候茶树上全是嫩芽,炒制之后泡出来的茶自然也是自带着清香的。
只是清明前后,村里人大多事忙,要准备春耕的事宜,并没有这个空闲去采摘,所以一般都是拖到端午前后再去。
今日要去的地方也是往年娘亲她们去过的,那里有一个荒废的茶园,因为长时间无人打理,渐渐变成了荒山。茶树也因为无人过问,大部分已经枯死了,只剩下零零落落的一些,分散的很。
路也被杂草缠绕着,不太好走,我跟在娘亲身后亦步亦趋。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时分,茶园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纯属就是一个荒山野岭。
“生生,你看,这一整片原来都是茶山,像这样的就是茶树。你跟我,咱们不要分开,不然你个子小,万一摔了或是走失了就不好了。”
我乖乖点头,茶山的路都要看不见了,还是不要乱走得好。
大家也是随意的很,我和娘亲也是,找到一棵茶树就开始采摘。也不挑剔,除了枯黄的部分,凡是带叶子的基本都被摘了个干净,有些嫩些的杆子也没有放过。
即便如此,能用的能摘的也是不多的,我们换了好几棵茶树才摘了半个背篓,而我的背篓里更少,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子。
娘亲指着稍稍远一些的地方说,“这边人多,咱们去那边摘吧,也不算远。”说着就带着我走了过去,还跟相熟的人招呼一声,走的时候叫上我们,不要落了单。
过去之后才知道,这边的茶树更多一些,只是个头有些小,在远处的时候看不清楚。我和娘亲手上没停,把能薅的叶子都薅了下来。渐渐的,我的背篓里也装了小半筐了。
渐渐的,也有人过来我们这边采摘,大家都闷头做事,不再聊什么八卦闲篇。大概是带的水有限,有些人已经喝的差不多了,如今才到中午,要省着些。
娘亲却是不着急,她把水递给我,让我多喝一些,“若是饿了,就先吃点东西,天气热,生生你多喝点水。”
感受到我的视线,娘亲安慰我不要着急,“你不用着急没有水,这个地方我来过好几次,回去的时候有个山涧,到时候可以洗洗脸再打一些水。”
虽然一直劝我要休息,但娘亲自己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她在一棵棵茶树之间转移着,尽力的多摘一些。夏天的时候茶叶是易耗品,每次都要煮上一大锅凉茶解渴,不多摘点是不够用的。
“今年我们有两个背篓,只要都摘满应该就足够了。”娘亲边摘边盘算着,“还是要快一些,等下大家要一起回去的,半下午就得走,要赶在天黑之前下山,不然天黑了山里可不安全。”
我伸伸懒腰,也加入了摘茶的行列。这一次,我也没再像之前那般讲究,还一点一点的摘,而是逮住一根杆子直接全部薅下来,打算回去再慢慢挑拣。
如此,速度快了许多,等到离开的时候,我和娘亲的背篓全都装的满满的。娘亲要帮我拎背篓,也被我拒绝了,惹得同行的几个姨姨婶婶们一个劲的夸我懂事。活了三十来年,还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幸好今天晒的脸颊本就微红,所以也看不出我的尴尬。
下山的时候,果然看到了娘亲说的那个山涧。溪水从山顶的位置流淌出来,飞流而下,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
大家放下背篓,都赶过去洗洗晒红的脸和手。
清凉的溪水扑在脸上,暑气一下子消散了不少。我用手捧起水,洗了洗脖子和手臂,顿感神清气爽。娘亲也在一旁洗着脸,水珠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她的笑容格外灿烂。
大家休息够了,就开始用带来的容器接山涧里的水。我和娘亲把背篓里的背带解开,拿出水壶,装满了水。
这时,有个姨姨突然喊道:“快看,那边有野莓子!”大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山涧旁的草丛里,生长着一丛丛红彤彤的野莓子。
大家纷纷走过去采摘,我也跟着去了。野莓子小小的,形状有些像小个的草莓,颜色却像桑葚,味道却十分香甜。
我也摘到了几颗,放进嘴里,酸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一下子就觉得口齿生津,人也没那么累了。
我左顾右盼,在一旁的树丛里又找到了一些。我把剩下的拿去分给娘亲,又用树叶包了几颗放进背篓里准备带给哥哥吃。
大家一边采摘野莓子,一边聊着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山涧边。
等大家都休息得差不多了,太阳也渐渐西斜。我们收拾好东西,背着装满野茶的背篓,沿着山路往家走去。虽然有些疲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