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弹出 “台风预警” 提示时,刘木龙正在给西北农户做订单结算。屏幕上的红色预警框格外醒目:【预判 30 天后,东南沿海将遭遇强台风 “海燕”,福建漳州荔枝主产区或面临 50% 减产,建议提前启动 “灾害应急助农计划”】。他立刻抓起手机,拨通了漳州农业局李科长的电话 —— 去年帮老陈解决菌菇滞销时,李科长曾提过当地荔枝常因台风受损。
“刘总,你来得正好!” 李科长的声音透着焦急,“漳州有 300 亩荔枝园,眼看就要成熟,要是台风来了,至少一半得烂在树上,农户们都快急哭了!” 刘木龙没犹豫:“我们明天就派团队过去,先帮你们搭防风棚,再准备深加工设备,就算荔枝受损,也能做成罐头、果汁卖出去。”
挂了电话,他立刻召集团队分工:老周带农民工兄弟赶制防风棚支架,优先加固树龄大的荔枝树;林晓联系漳州当地的物流点,预留仓库存放应急物资;思远优化 “灾害预警小程序”,新增 “荔枝园实时监测” 功能,农户用手机就能查看风速、降雨量;慕沛灵则牵头 “公益应急包” 筹备,采购保鲜袋、消毒水,还联系了之前合作的罐头厂,提前调运加工设备。
第二天一早,刘木龙带着团队赶到漳州。车子刚进荔枝园,就看见农户王大叔蹲在树下,手里捧着刚摘的荔枝,眼眶通红:“这是我种了十年的荔枝树,要是被台风刮倒,我今年就白干了……” 刘木龙拍着他的肩膀:“王叔,别担心,我们带来了防风棚,还能帮你把荔枝做成罐头,保证你不亏本。”
老周的团队很快投入工作,钢管、帆布在荔枝园里搭起一排排防风棚,农民工兄弟们顶着烈日拧紧螺丝,汗珠子砸在泥土里,溅起细小的尘土。王大叔和其他农户也主动帮忙,有的递工具,有的清理树下的杂草,思琪则带着当地的孩子,在防风棚上画起 “荔枝守护符”,画里的台风被可爱的荔枝娃娃挡住,逗得农户们哈哈大笑。
思远的监测小程序也派上了用场。他手把手教农户用手机登录:“王叔,你看这个红色按钮,要是风速超过 8 级,它就会报警,你提前把熟了的荔枝摘下来,我们帮你运到仓库。” 王大叔试着点了几下,眼里满是新奇:“这玩意儿比天气预报还准,以后种荔枝再也不用瞎担心了!”
可刚加固完一半,问题就来了 —— 部分农户觉得防风棚 “不顶用”,不愿配合搭建,还说 “不如早点把荔枝低价卖给收购商”。刘木龙没急着说服,而是带着他们去仓库,展示提前调运的罐头加工设备:“就算台风把荔枝刮伤,我们也能做成罐头,一斤能多卖 3 块钱,比卖给收购商划算。” 他还算了笔账:“300 亩荔枝,要是做成罐头,至少能多赚 50 万,大家一起分,不比担惊受怕强?”
农户们听了这话,纷纷主动加入加固队伍。王大叔更是带头把自家的荔枝树全搭上防风棚:“刘总,我信你!去年我邻居的菌菇就是你帮着卖的,今年我也跟你干!”
【检测到宿主主导启动台风应急助农,完成 300 亩荔枝园防风加固,系统触发 “灾害预防公益” 判定】【奖励计算中…… 帮助价值(20 户农户损失规避 + 应急设备筹备 + 农户信心提升),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10%,最终奖励:现金 300 万元,“农业灾害预防” 特级技能,漳州政府授予 “抗灾助农先进单位” 称号,解锁 “省级灾害应急基金” 申请权限】
台风来临前一周,刘木龙组织农户抢摘成熟的荔枝。凌晨四点,荔枝园里就亮起了头灯,农户们背着竹筐穿梭在果树间,刘木龙和团队成员也加入其中,思琪负责给荔枝分类,好的鲜卖,略小的留着做罐头;思远则盯着监测小程序,实时播报风速变化;慕沛灵带着 “公益应急包”,给农户们递上解渴的绿豆汤,思甜被抱在怀里,偶尔伸出小手,帮妈妈递纸巾,引得大家笑着说 “小助农也来帮忙啦”。
抢摘的荔枝很快装满了仓库,罐头厂的设备也调试完毕。削皮、去核、熬糖、灌装,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王大叔看着荔枝变成一罐罐亮晶晶的罐头,激动得直搓手:“没想到我的荔枝还能做成罐头,这要是卖到城里,肯定受欢迎!”
台风 “海燕” 如期而至,狂风呼啸着掠过荔枝园,防风棚被吹得猎猎作响,却牢牢护住了树下的荔枝树。风雨过后,刘木龙和农户们去检查,发现只有少量未加固的小树受损,成熟荔枝早已安全入库,农户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周雨桐的直播团队第一时间开播,镜头里,王大叔拿着荔枝罐头说:“多亏了刘总,我们的荔枝没被台风毁了,这罐头甜得很,大家放心买!” 直播间订单瞬间突破 3000 单,之前合作的 10 所学校也追加了罐头订单,5 万斤荔枝很快销售一空。王大叔拿着分到的货款,给刘木龙递了袋刚晒好的荔枝干:“刘总,这是我自己晒的,你尝尝,以后我种荔枝再也不怕台风了!”
【检测到宿主成功应对台风灾害,实现荔枝 “鲜卖 + 深加工” 双渠道销售,系统触发 “应急助农闭环” 判定】【奖励:现金 400 万元,“农产品灾害后处理” 高级技能,省级灾害应急基金拨款 200 万元(用于后续灾害预防),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15%,联盟新增漳州荔枝合作社】
傍晚,刘木龙站在荔枝园里,看着夕阳下的防风棚,心里满是踏实。慕沛灵走过来,递上一杯热茶:“刚接到赵雅琪的电话,她的文旅小镇想把荔枝罐头放进民宿礼盒,还想邀请漳州农户去小镇做‘荔枝采摘体验’,你觉得怎么样?” 刘木龙笑着点头:“当然好,这样农户又多了一条增收路,咱们的助农闭环也越来越完善了。”
思甜这时突然指着远处的荔枝树,咿呀地说:“爸爸,荔枝甜,助人甜。” 刘木龙抱起小女儿,看着身边的家人和农户,突然明白:所谓 “应急助农”,不仅是帮农户躲过灾害,更是给他们面对风险的底气 —— 有联盟的支撑,有技术的保障,有彼此的信任,再大的困难也能扛过去。
系统面板上,公益守护形态的能量条已达 60%,下方弹出新提示:【预判 1 个月后,云南普洱茶区将迎来干旱,建议提前对接当地茶农,筹备节水灌溉设备】。刘木龙握着慕沛灵的手:“又有新的助农路要走了,咱们一起去云南看看。”
月光洒在荔枝园里,防风棚的影子交错成网,像一张守护希望的大网。刘木龙知道,只要带着这份 “助人” 的初心,无论面对台风还是干旱,无论在漳州还是云南,“惠民” 的脚步都不会停下 —— 因为每一次助农,都是在为更多家庭编织幸福,为更多土地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