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全球助农版图在非遗茶产业成功落地之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南亚地区,那里是橡胶的主要产区——泰国罗勇府。
这个地方拥有超过 10 万公顷的橡胶种植面积,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的橡胶产业一直受到“价格波动大、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的困扰。当地的农户们辛勤劳作,却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
颂猜就是其中的一位农户,他种植了 20 亩橡胶树。每天凌晨 3 点,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颂猜就已经起床,摸黑前往橡胶林开始一天的割胶工作。他熟练地用刀在橡胶树上划出一道道口子,看着乳白色的橡胶汁液缓缓流出,心中既期待又无奈。
然而,今年的橡胶市场却让颂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公斤橡胶原胶的收购价格从去年的 80 泰铢一路暴跌至今年的 45 泰铢,这意味着他的收入大幅缩水。更糟糕的是,连雇佣割胶工的成本都快要覆盖不了了。
望着堆积如山的原胶,颂猜愁容满面。他家中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需要大量的费用支出。如果橡胶价格继续低迷,他恐怕只能无奈地砍掉橡胶树,改种玉米来维持生计。
“家里有三个孩子要上学,再这样下去,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颂猜喃喃自语道,他的头发因为过度忧虑而变得花白。
刘木龙带着思琪、思远抵达罗勇府时,正赶上当地橡胶协会组织的抗议活动 —— 农户们举着 “拒绝低价收购” 的牌子,围堵在中间商的加工厂外,却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思琪在走访中发现,泰国橡胶 90% 以原胶形式出口,深加工率不足 10%,而国际市场上的天然橡胶床垫、医用橡胶手套等产品,利润是原胶的 5-8 倍。“我们要帮农户把‘低价原胶’变成‘高附加值产品’。” 思琪在示范中心筹备会上提出了 “橡胶全产业链升级计划”。
第一步,思琪从国内引进橡胶深加工设备,在罗勇府建立 “惠民橡胶产业园”,开设床垫生产线和医用手套生产线,优先雇佣当地农户。颂猜第一个报名成为生产线工人,每月工资 3 万泰铢,比单纯种橡胶时多赚了 2 倍。“现在不用再担心原胶价格,还能在家门口上班。” 颂猜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给孩子买了新书包。
第二步,思琪挖掘泰国文化特色,联合当地设计师将泰式刺绣融入橡胶床垫设计,推出 “泰式天然橡胶床垫”,通过周雨桐对接的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中国、日本,上线首月就卖出 5000 张。同时,她还联系国内的医疗器械公司,将医用手套出口到东南亚医院,订单量每月稳定在 100 万双。
【检测到宿主子女思琪推动泰国橡胶产业链升级,带动农户增收,系统触发 “跨境产业公益赋能” 判定】【奖励:1. 泰语流利技能(思琪及示范中心团队同步解锁);2. 橡胶深加工技术包(含床垫制作、医用手套生产等 6 项核心技术);3. “跨境橡胶产业” 光环(产业园获泰国政府出口退税优惠,税率降低 12%)】
思琪还在产业园开设 “橡胶种植技术培训班”,教农户科学割胶、病虫害防治,使橡胶亩产提升 15%。颂猜在培训班上学会了新的割胶方法,家里的橡胶树年产量增加了 200 公斤,他特意给思琪送了一袋自家种的芒果:“这是我们最甜的芒果,送给帮我们改变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