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型电商平台谈妥合作的第二天,刘木龙召开了“乡村风味”品牌化启动会。周雨桐把精心准备的策划案铺满会议桌:“要让产品走得远,必须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包括logo、包装、质量标准。”她指着设计稿上的麦穗图案,“这是初步的logo方案,象征原生态农产品。”
可方案刚提出,就遭到了李大爷的反对:“花那钱做包装干啥?我们的菜好吃就行,净搞这些虚的!”其他农户也纷纷附和,觉得包装会增加成本,卖不上价。刘木龙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拿出两盒草莓——一盒用普通塑料袋装着,一盒用印有卡通图案的环保盒包装:“大家看,这两盒草莓品质一样,但包装好的这盒,在超市能多卖3块钱。品牌包装不是虚的,是让好产品被更多人看见的‘敲门砖’。”
慕沛灵这时拿出思琪画的设计稿:“这是思琪画的蔬菜小人,既可爱又能体现咱们的乡村特色。我觉得可以把它融入包装,让产品更有温度。”看着画稿上圆滚滚的番茄小人、戴草帽的黄瓜娃娃,农户们的脸色渐渐缓和。李大爷摸着下巴说:“这小画儿挺讨喜,要是真能多卖钱,俺们没意见!”
解决了包装争议,接下来是质量标准制定。刘木龙请张教授团队制定了《“乡村风味”产品标准手册》:蔬菜要达到“无农残、大小均匀”,酱菜的盐分、糖分含量有明确区间,连果干的水分含量都精确到百分比。为了让农户们理解,林晓带着手册挨家挨户讲解,还在田间地头示范“标准采摘”——番茄要选8成熟的,草莓要带3片嫩叶,避免挤压损伤。
刚开始培训时,不少农户觉得麻烦。红旗村的王婶抱怨:“种了一辈子菜,哪用这么讲究?”刘木龙没有批评她,而是当着大家的面,把按标准采摘的番茄和随意采摘的番茄放在一起对比:“大家看,标准采摘的番茄放三天还新鲜,随意摘的已经开始软烂了。只有统一标准,我们的品牌才能立得住。”说着,他还拿出电商平台的订单数据,“平台说了,只要我们达到标准,每月能多给5000单流量!”
为了申请“助农产品”认证,刘木龙带着周雨桐跑了好几趟相关部门。认证过程中需要提供土壤检测报告、生产记录,他连夜组织农户整理资料,老周则开车拉着样本去市区检测。当拿到红彤彤的“助农产品”认证证书时,农户们围在一起拍照,李大爷举着证书激动地说:“俺们的菜也有‘身份证’了!”
品牌首发定在周末的电商平台助农专场。刘木龙特意在集散中心搭起了“品牌展示区”,统一包装的酱菜、果干整齐排列,包装上的蔬菜小人咧嘴笑着,格外醒目。直播时,李大爷穿着印着品牌logo的围裙,熟练地介绍产品:“这酱黄瓜是俺们亲手做的,用的都是当天摘的黄瓜,没加防腐剂,老人小孩都能吃!”
网友们被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朴实的介绍吸引,订单量节节攀升。“包装好可爱,送人也有面子!”“助农产品认证,买着放心!”短短三小时,销售额就突破了5万元,比上次直播翻了一倍多。不少网友还留言希望推出礼盒装,用于节日送礼。
当天晚上,刘木龙给农户们发放货款时,王婶拿着比平时多20%的收入,不好意思地说:“刘总,以前是俺老糊涂了,没想到这品牌真能多赚钱!以后俺一定按标准来!”刘木龙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把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
【检测到宿主完成“乡村风味”品牌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与形象,实现品牌首销5万元,带动30户农户品牌意识提升,受助者满意度100%】
【奖励计算中……基础倍率1.6倍,触发“品牌初创”特殊加成0.3倍,最终倍率1.9倍】
【奖励:现金9.5万元,“品牌管理初级”技能,解锁“商超礼盒渠道”权限,系统LV4经验值+150】
月光下,刘木龙看着堆放在仓库里的统一包装产品,心里满是成就感。周雨桐拿着刚接到的商超订单走过来说:“刘哥,市区三家大型超市都想进我们的礼盒装,订单量有2000份呢!”刘木龙点点头,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要扩大礼盒生产线,还要培训更多农户主播,让‘乡村风味’走进更多家庭。”
思琪趴在慕沛灵怀里,看着包装上自己画的蔬菜小人,兴奋地说:“妈妈,以后全国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我画的画了吗?”慕沛灵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当然能,这是属于你的小小贡献呀。”刘木龙看着妻女的笑脸,知道品牌化只是起点,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带着助人的初心,这份充满温度的品牌,一定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