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昊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熙攘的车流。
微光上关于昊天研究院与中科院合作的热烈反响还在持续发酵,但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实际的下一步。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
“丽蓉,来我办公室一下。”
很快,cho赵丽蓉便敲门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气质干练。
“许董,您找我?”
“坐,”
许昊转身,指了指沙发,自己也在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说:
“研究院和中科院合作的新闻,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反响非常好,集团内外部士气都很受鼓舞。”
赵丽蓉点头,敏锐地察觉到许昊找她来绝不只是为了讨论舆情。
“舆论的热度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我们吸引目光,也能让我们的对手更加警惕。”
许昊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着,眼神锐利,
“和中科院的合作是长远布局,是‘国家队’的定海神针。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快速反应部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联合研究所的长研发周期上。”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
“能源板块,尤其是电池技术,是接下来集团战略的重中之重。我要你立刻动用一切资源,通过顶级猎头公司,重点接触AtL的核心电池研发人员,特别是那些在电极材料、电芯设计、系统集成领域有深厚经验的技术骨干和项目带头人。”
赵丽蓉立刻领会了许昊的意图。
AtL是消费类锂电池领域的全球巨头,技术积累深厚,其研发人员正是昊天能源眼下最急需的实战型人才。
“我明白您的意思,”
赵丽蓉快速在脑中过滤着相关信息,
“借着我们现在微光上的高曝光度和与中科院合作的‘金字招牌’,正是挖人的黄金窗口期。很多技术人才看重的是平台前景和技术挑战,我们现在的势头,很有吸引力。”
“没错!”
许昊肯定道,
“不仅要靠平台和前景吸引人,薪酬待遇和激励方案也要极具竞争力,上不封顶! 告诉他们,来昊天,不仅仅是换一份工作,而是参与构建从矿山到核心技术的完整能源生态,他们研发的电池,未来可能会驱动昊天的汽车,存储在昊天的电网里!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是别处很难给的。”
他顿了顿,补充了关键一点:
“操作要快,要精准,更要低调保密。在团队没有基本成型之前,不宜过度声张,避免引起AtL方面过激的反应和不必要的麻烦。”
“您放心,”
赵丽蓉已然成竹在胸,
“我会亲自对接几家信誉好、能量大的猎头公司,制定周密的‘猎才’计划。利用现在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包装成‘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招募计划’的一部分,精准传递我们的诚意和野心。尽快为您拉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电池研发核心团队!”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丽蓉。”
许昊眼中露出信任的神色,
“时间紧迫,我等你的初步方案和进展。”
“是,许董,我立刻去办。”
赵丽蓉利落地起身,带着明确的指令和昂扬的斗志离开了办公室。
五月底的京都,空气已经开始裹挟夏日的暖意。
机场的停机坪上,许昊的座驾静静等候。
舱门打开,风尘仆仆的吴宵光和乔晚带着略显疲惫但眼神锐利的团队走了出来。
许昊亲自迎了上去,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用力拍了拍吴宵光的肩膀,又对乔晚点了点头。
“辛苦了,路上还顺利吗?”
“一切顺利,许董。”
吴宵光言简意赅,但紧绷的下颌线显示出此行并不轻松。
一行人迅速上车,车辆驶向市区。
车内,气氛不像迎接凯旋,更像战前最后的简报。
“直接说吧,情况如何?”
许昊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吴宵光身上。
吴宵光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语气沉稳而客观:
“许董,乔总,我们与ARm董事会以及主要股东进行了多轮接触。初步结论是:对方对与我们进行技术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对我们背后所代表的中国市场潜力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
“但是,一旦涉及到控股权收购,董事会层面抵触情绪非常强烈。 他们反复强调ARm作为独立架构供应商的中立性和全球性,担心被一家中国公司控股会影响其与其他全球客户,尤其是与美国科技巨头的关系,这里面有很深的地缘政治顾虑。”
乔晚在一旁补充道,她的声音带着财务官特有的冷静:
“不过,正如我们预料的,并非铁板一块。确实有几位持有相当比例的股东私下联系我们,表达了在‘合适价格’下出售股份的意愿。但这个‘合适价格’,”
她看了一眼许昊,
“他们开口就是比当前市价溢价30%以上,态度强硬。”
吴宵光接过话头,带着一丝不甘:
“中投那边的评估团队同步给了反馈,他们的测算模型显示,考虑到ARm的长期价值和当前市场环境,溢价控制在25%以内才具备商业上的可行性和安全边际。超过这个红线,风险过高。”
乔晚接过话头,说道:
“公关团队那边跟政府的接触也是困难重重,并且,我们还需要更完善的公关战略以及可能需要找有政府背景的人游说。”
车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一个愿意谈合作但拒绝被收购的公司,一群待价而沽但胃口不小的股东,一个谨慎而专业的国家队资金。
局面复杂,且代价高昂。
许昊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街景。
半晌,他嘴角反而勾起一抹预料之中的弧度,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溢价30%?他们现在当然有底气要这个价。”
他转过头,看向吴宵光和乔晚,眼神深邃,
“不急,再等等。”
他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金融危机的海啸,真正的巨浪还在后面。年底,等到那些看似坚固的堡垒开始出现真正的裂痕,等到流动性枯竭到让他们感到刺痛的时候,他们的要价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坚挺了。我们的机会,不在现在,而在年底那场彻底爆发的风暴眼里。”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近乎预言的冷静,让吴宵光和乔晚都微微一怔。
他们知道许昊对经济走势常有惊人准确的判断,但如此明确地断言年底危机将彻底爆发,还是让人心惊。
“许董,您的意思是……我们暂时按兵不动?”
吴宵光确认道。
“不是按兵不动,”
许昊纠正道,
“是深度蛰伏,做好准备。继续保持与那些有意向股东的‘友好’接触,但绝口不提具体价格。与合作派的沟通也可以继续,哪怕只是技术交流,维持住这条线。同时,我们的团队不能散,要继续完善方案,细化尽调清单。”
他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耐心和锐利:
“我们要做的,就是磨快刀子,备足弹药,等待猎物自己露出破绽的那一刻。到时候,就不是他们开价,而是我们出价了。”
车辆驶入昊天大厦的地下停车场,许昊最后说道:
“先把时差倒过来,然后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ARm这颗棋子,我们一定要落下,但必须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
吴宵光和乔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以及被许昊那强大自信所感染而产生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