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万籁俱寂,房间里只有窗外偶尔飘来几声模糊的争吵 —— 不知是哪家又起了争执。
小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床铺被她翻得沙沙作响,黑暗中,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心事。
吴姗姗本打算等她睡熟后就进空间,此刻还醒着,听见动静便翻了个身。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她瞧见小敏那不安分的身影,略一思索便猜到了缘由,却没打算当什么知心大姐姐,只作不知。
不知过了多久,身旁终于传来小敏均匀的呼吸声。
吴姗姗立刻闪身进了空间。
她这会儿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饿得快,进空间后先饱餐一顿,又仔细刷了牙,才回到房间。
许是吃饱了格外犯困,她头一沾枕头就沉沉睡去。
日子一天天溜走,这天吴姗姗放学回家,看见对面王勇家来了一对母女。
那女人留着齐耳短发,脸上刻满沧桑,想来就是王芳了。
没多大会儿,对面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张阿妹眼睛一亮,立马颠颠地跑过去看热闹。吴建国也跟着去了,转身却叮嘱吴姗姗他们三个:“在家待着,别去凑那份热闹。”
吴姗姗点点头,转身回了房间。
第二天就听说,昨天王勇急得动了刀子,最后还是厂里来了领导,允许她们母女在小院加盖一间四平方的小房子,这事才算了结。
吴姗姗心里清楚,这是知青大规模返程的序幕拉开了,像王勇家这样的情况绝不是个例。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日子里,各家各户轮番上演鸡飞狗跳的戏码,一出出家庭伦理剧接连登场,好不 “精彩”。
那些曾经下乡插队的知青们,满心欢喜地归来,却发现自己几乎难以被家庭接纳。这背后的缘由,远非亲情疏远那么简单,而是背后藏着一连串复杂棘手的难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住房问题。
城市里的居住空间本就紧张,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屋子里已是常态。
突然间多出一个或几个回城的知青,甚至是拖家带口的一群人,家里根本无处安置。
更麻烦的是户口、粮油关系的转移,这些手续得经过层层审批,程序繁琐至极,稍有差池,知青们就可能沦为 “黑户”。
一旦成了 “黑户”,便没了合法身份,找不到工作,领不到粮票,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生活瞬间陷入绝境,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负担。
这是那个特殊时代造就的普遍困境,政策对知青返城限制严格,城市能提供的工作名额有限,许多人即便千辛万苦回到家乡,依旧举步维艰。
不过这些跟吴姗姗都没有什么关系,她每天准时上学放学,闲暇时就埋头写稿,如今手上已有两千多块存款,粮票、肉票、布票更是不缺。
偶尔给小军塞点零食,这个小家伙便跟她格外亲近,小军尤其崇拜他姐,连带着林栋哲总也跟着她身后 “姗姗姐、姗姗姐” 地喊。
她也会偶尔带些东西回来堵住吴建国的嘴,张阿妹纵然心里不忿,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吴建国远不如剧情那般对她言听计从。
时间转眼到了年底,宋莹家终于买了电视机,这下可把林栋哲乐疯了,再也不往外跑,天天窝在家里守着屏幕。
小军也不甘示弱,动不动就一溜烟跑到对面去看电视,那痴迷劲儿,活脱脱一个小电视迷。
宋莹家也因此成了院里最热闹的地方,邻居们纷纷带着小板凳来凑热闹,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节目,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笑声喊声此起彼伏。
看到这番情景,张阿妹心中不禁泛起阵阵酸楚。
她知道要靠那个窝囊的吴建国是没什么指望能够买得起电视机的,但眼前这个继女吴姗姗说不定还有点办法。
想到这里,她的眼中迅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光芒。
只见张阿妹故意摆出一副心疼的模样,话里有话地说道:“哎呀,小军这孩子实在太痴迷看电视了,总是这样眼巴巴地往人家家里跑,指不定人家心里怎么嫌弃呢!
也不知道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视机哟……”说着,她还特意将目光投向了吴姗姗,似乎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回应。
面对张阿妹这明显别有用心的话语和眼神,吴姗姗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眼神冷漠得仿佛能结出一层冰霜来。
她看着吴姗姗的目光,瞬间想起她一巴掌拍碎饭桌的情形,浑身就一个激灵。
她怎么忘记了,这就是个煞星!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过年买点糖块、瓜子待客都要按计划分配到户,凭票供应。
粮票、布票、油票、肉票……各种票据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东西,因为供销社,副食店的东西都要靠抢,去晚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每次到了领供应的日子,队伍就排的像长龙,必须要起的足够早才有可能买到东西。
要弄清楚买年货的那些票哪是哪,真要有点脑子的。凭票,每人可以比平时多买斤把肉,半斤油,还可以买到平时见不到的“轻松糖”、“香瓜子”……
苏州市民只有过年的时候凭票才能买到半只鸭子,也是过年必须吃的一道菜。
领供应这天,吴姗姗天蒙蒙亮就跟小敏一起起了床,此时她也在买肉的队伍中,队伍缓慢向前移动,早上因为起的太早,穿着厚棉袄戴着帽子围巾,多少有点昏昏欲睡。
这时,就在买鸭子的队伍里,传来了母女俩呼天抢地的哭声。
母亲一边劈头盖脸地打着女儿,一边哭喊着:“叫你不要把票一起拿出来,这下丢了,这一年怎么过啊?”
小姑娘哭的伤心,也不敢躲。
只有经历过这个事的人,才能理解丢了票的母女俩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反应。
因为没有票今年就吃不上这道菜,没有这道菜就不算过了个完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