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异样的回音仿佛一根毒刺,扎进了林振华的心里。
成功带来的狂喜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个干净。
他不动声色,待众人散去后,独自返回总装车间,对着那块“龙鳞甲”彻夜未眠。
拂晓,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刺耳的金属崩裂声划破了奉天兵工厂的宁静。
总装车间内,第三辆“奉天3改”的正面装甲板在液压机下发出痛苦的呻吟,随着压力数值飙升到一个临界点,一声巨响,厚重的钢板中央,一道刚刚焊接完成的焊缝竟如蛛网般炸开!
黑色的裂纹从中心向四周蔓延,像一张狰狞的鬼脸。
更要命的是,那把从德国高价进口的自动焊枪,因为过载运行和电压不稳,在一阵青烟中彻底报废,成了坨昂贵的废铁。
车间里,只剩下几把沙俄时期留下的老式碳弧焊具,笨重得像中世纪的刑具。
“怎么回事!怎么又裂了!”
总工陈铁生第一个冲到跟前,双膝一软跪在崩裂的钢板前,那模样比死了亲爹还难受。
他戴着手套的手指颤抖着划过粗糙的焊痕,感受着那致命的裂口,双目赤红,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困兽,低吼道:“不对……不是材料不行!是我们的手法跟不上材料的强度!自动焊没了,咱们的手就是机器!再来!”
话音未落,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张作霖一身戎装,身后跟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卫兵,大马金刀地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报废的装甲板,又瞥了眼那堆破铜烂铁般的焊具,脸色黑得能拧出水来。
他二话不说,一脚踢翻了旁边的焊具箱,各种工具零件哗啦啦滚了一地。
“妈了个巴子的!”张作霖的咆哮声震得整个车间嗡嗡作响,“老子花出去的都是现大洋,不是让你们在这儿给我听响儿的!我让你们造的是能在战场上碾碎小鬼子的铁王八,不是给老佛爷上坟烧的纸扎灯笼!今天要是再搞不出来,你们所有人都给老子滚去前线挖战壕!”
辰时,兵工厂的焊接实训区成了全厂的焦点。
林振华迅速组织起所有资深技工,分成三组,轮班用老式碳弧焊具进行试焊。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老式焊具全靠人工控制电流和碳棒距离,对焊工的要求堪称苛刻。
火光四溅,焊花飞舞,但结果却让人绝望。
废弃的钢板堆成了小山,良品率始终死死地卡在35%,就像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一个叫小虎子的年轻学徒,因为技术不精被赶到一边,正蹲在废板堆里,像个捡破烂的小孩,百无聊赖地用手指比划着那些裂纹的走向。
他看久了,突然一愣,朝着不远处正唉声叹气的老炉头喊道:“爷爷,你快来看!你看这裂口,是不是像咱家地里被大风刮倒的麦穗?”
老炉头是他爷爷,厂里烧了一辈子锅炉,也懂点金相热处理的门道。
他闻言,不耐烦地走过来,凑近一看,浑浊的老眼猛地瞪圆了,随即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哎呀我操!还真是!这不就是热应力没处跑,全憋在中间,然后‘duang’一下往两边炸开了嘛!小兔崽子,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老炉头激动得满脸通红,冲着还在埋头苦焊的众人吼道:“都停下!别他妈瞎焊了!你们这叫‘中心放射焊’,跟摊煎饼似的,热量全往中间堆,不裂才怪!得学割麦子,得顺着纹路来,一圈一圈往外走,让热量有个缓冲!这叫……这叫啥来着……”
林振华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螺旋递进焊!让每一段焊缝在下一圈开始前都有短暂的冷却时间,层层递进,把应力均匀地疏导出去!”
众人如遭雷击,顿时醍醐灌顶。
对啊!
他们之前就像在一张纸的中心点了把火,火势必然向四周失控蔓延。
而现在,他们要做的,是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盘旋而上,把力量拧成一股绳!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的“版本答案”!
午时,首块采用“螺旋递进焊法”的装甲板迎来了最终测试。
这一次,陈铁生亲自上阵。
他穿上厚重的石棉衣,戴上护目镜,手中握着那根沉重的碳棒,整个人仿佛与焊具融为一体。
高温炙烤下,汗水瞬间蒸发,他像一尊沉默的雕塑,在钢板上“绘制”着一圈又一圈完美的螺旋纹路。
整整四十五分钟,他未曾移动分毫。
当最后一道焊缝完成,他手中的碳棒“当啷”一声落地,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瘫倒,被众人七手八脚地扶住。
摘下手套,他的一双手已经被高温灼伤,满是燎泡。
装甲板被火速送去质检。
当压力机的指针疯狂转动,最终稳稳地停在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数字上时,整个兵工厂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通过了!
压力测试结果,超过日军现役战车装甲标准的一点八倍!
张作霖闻讯赶来,脸上笑开了花。
他拎来一坛子高粱酒,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直接浇在了那道还微微发烫的焊缝上,然后划着一根火柴扔了上去。
呼——!
蓝色的火焰腾起,酒香四溢,而那道焊缝在烈火的炙烤下,纹丝不动,连一丝细微的裂痕都没有出现。
“都给老子看清楚了!”张作霖叉着腰,指着那道在火焰中闪耀的焊缝,放声大笑,“看见没?这就是老子的炮!告诉小日本,以后别吹你们那个什么大阪兵工厂了,他们的钢板,还没咱们这焊缝硬!”
未时,兵工厂质检室内,一个名叫小林的日方技工正鬼鬼祟祟地潜入。
他是大阪兵工厂派来的“技术顾问”,实则肩负着窃取和破坏的双重任务。
他奉命篡改检测数据,为日军即将发起的行动提供错误的军事情报。
他轻车熟路地打开文件柜,刚摸到那份滚烫的检测报告,他的手突然像触电般剧烈颤抖起来。
他低头一看,只见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滑落出一块之前在车间偷偷捡到的、新焊法留下的焊枪残片。
那块小小的金属残片掉在水泥地上,竟像烙铁一样,嗤嗤作响,烫出两个模糊却依稀可辨的汉字——自强。
小林吓得魂飞魄散,猛地后退,后背重重撞在墙上。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他怀中揣着的那本从日本带来的、被奉为圭臬的《帝国焊接技术手册》,竟无火自燃!
幽蓝的火焰从书页间蹿出,迅速将这本凝聚了日本工业结晶的书籍吞噬。
转眼间,手册化为一捧灰烬,被窗外吹入的微风卷起,飘散在奉天的上空。
当晚,精神崩溃的小林在宿舍里写下遗书:“我曾亲手检修过三十辆帝国战车,自认见识过最顶尖的工艺,但我从未见过如此焊法……那螺旋的纹路中仿佛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无法理解的力量。他们不是在造机器,他们是在用血肉和意志铸造一个民族的魂魄。帝国……或许错了。”
深夜,设计室灯火通明。
陈铁生不顾双手的剧痛,亲手将“螺旋递进焊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要点都绘制成图册,林振华在旁补充了详细的理论数据。
图册的封面上,陈铁生用颤抖的手写下五个大字:《奉天焊典·壹》。
张作霖连夜审阅,看完后大笔一挥,在扉页签下自己的名字,并盖上大帅府的印章:“即刻印发全厂,人手一册!从今往后,谁再敢说咱中国人造不出好装甲,就拿这本典当他的面,狠狠抽他的大嘴巴子!”
就在帅印落下的瞬间,林振华的脑海中,久违的系统提示音清晰浮现:
【叮!匠魂融合,工艺固化成功!“螺旋递进焊法”已收录。】
【奖励结算:焊接良品率永久稳定至82%;相关人员技术熟练度+20%;敌方技术信心-15%。】
镜头缓缓拉远,越过兵工厂不眠的灯火,来到旅顺港的码头。
一艘名为“破晓号”的运输舰正连夜装载着一批崭新的装甲板。
月光下,那些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钢板上,螺旋状的焊缝清晰可见,仿佛龙的鳞片,坚不可摧。
这一夜,奉天的焊花亮如繁星,但每一朵星火,都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远征,熔出一条通往未知的血路。
林振华站在设计室的窗前,手中捏着一张刚刚由张作霖亲卫送来的绝密电令。
电令上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一个用红笔圈出的、位于长白山脉深处的坐标,以及一行龙飞凤舞的字迹。
这一次,他们要去征服的,不再是钢板上的应力,而是一片连地图上都未曾标明、被冰雪彻底封锁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