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个评书说的好,这是谁说的?”
已经完全沉浸在评书里的两个老头,一直到这一集讲完,才回过神来,拍着巴掌给单田芳老师鼓掌。
“这位说评书的人叫做单田芳,是个说评书的大家,用以前的话来说,那就是角儿,能跟他在这个行当里并驾齐驱的人,现在不超过一个巴掌之数。”
当然,后面是沈国平吹的,他听过的评书不多,也还是转生前小时候,除了单田芳老师之外,也就只有一个刘兰芳老师了!
“是吗?怪不得他说的这么好,原来是角儿啊!”
说到角儿,两个老头都能理解,他们就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关学兴更是亲眼见过某些戏剧届角儿的艺术水平。
比起后来整天自命不凡,却连养活自己都费劲的某些“艺术家”来说,这个时候的角儿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能够养活一大帮人的那种。
不像以后,自称“艺术家”却臭不要脸的张嘴跟国家要补贴。
“说得好,我恨不得能够一天听十集!”老韩头明显是没听够,满脸都是意犹未尽之色。
“这个,你们先听着,回头我再去市里的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卖整套评书磁带的,要是有,给你们买一套回来,到时候你们想怎么听就怎么听。”
说到这里,沈国平又从挎包里掏出来几盘磁带,介绍着:“这几盘磁带里都是相声和歌曲,歌曲都是红歌,我寻思你们应该也能听进去。”
至于港台那边的靡靡之音,沈国平没有给他们,他觉得两个老头肯定不会喜欢那种风格的歌曲,干脆就自己留下,等到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自己买个随身听,自己听。
说到随身听,沈国平又想起来,弟弟沈国威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是不是想办法买一些英语磁带,锻炼一下沈国威的口语能力,这东西还是挺重要的。
国内大多都是哑巴英语,让学生们做英语题,背单词都没问题,但是让他们张嘴说英语,大都会嘴唇哆嗦,磕磕巴巴。
这是平时缺乏开口说英语的后遗症。
沈国平自己倒是能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这也得益于他曾经经常在网络上看各种美剧,除此之外,还曾经用科学上网的方法,跟老外对话。
语言这东西就是要多说多练,才能够将其活学活用。
“红歌行,相声也挺好!”
沈国平又教给两个老头如何播放磁带,确认两个老头都学会了,他才离开大石砬子。
下山回到家,沈国平刚到家,张村长便找上门来。
“张大爷,你说你也要买一台电视机?”
“嗯!”张村长点头:“我家今年卖了苞米后,也有点钱,这不是刚给你治国哥相了个女孩么,打算腊月的时候结婚,我家有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女方那边准备陪嫁一台,所以我寻思,给他们小两口添一台电视机。”
“腊月么?可这电视机票我可弄不到了。”
相比起收音机票,电视机票的稀缺程度高了几倍,他这次也是运气好,吴主任手里倒是还有电视机票,可是人家当时就说了,那张票还要留着,自己就算再去,也拿不到手。
“你尽量帮我弄,只要不超过三百块钱,我都能接受。”张村长出手倒是挺大方的。
可沈国平还是不敢应承。
“张大爷,这可不是钱的事,要是收银机票,我还能答应下来,电视机票,这么跟你说,哪怕是在自行车厂和灯泡厂,电视机票都是很稀缺的东西,我这还是机缘巧合,找到了汽车厂的关系,才能弄到,大爷你也知道,汽车厂那是什么规模的大工厂,而就是这个规模的工厂,电视机票也没几张。”
“试试嘛,弄不到再说,现在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市里的工厂过年肯定要发福利,估计到时候肯定有不少的电视机票,你帮大爷想想办法。”
沈国平经常在市里走动,在工厂里也有自己的人脉,这件事情,沈连宝在平时跟人唠嗑吹牛的时候,都说了出去,因此才会有现在的这一幕。
“嗯,那我到时候看看,不过大爷,咱们可先说好了,我不保证能够弄到票,这么说,我大概率弄不着票,到时候你可别失望。”
“嗨!这有什么失望不失望的,好东西谁都想要不是?我也就是寻思给你治国哥长长脸,你说结婚的时候,他媳妇娘家人来了,一看家里还有电视机,这多有面子?”
“······”
沈国平心里有句话,却不好跟张村长说。
在他的观念里,日子是自己过的,总是追求面子,背后为了面子受苦受累的,何苦呢?
这也是沈国平跟老一辈的代沟,他们的想法是典型的东北男人大男子主义的具象化,无论怎么说,就算是砸锅卖铁呢,也要在外人面前把面子赚足了,好像没有了面子,就没有了人生一样。
沈国平则不同,他多少也有点类似的想法,但是真的要他为了面子做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他还真做不出来。
“那就好,有大爷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未算胜先算败,也是沈国平做事的一个准则,有些话事先说清楚,可以避免事情不成,坏了两家的关系。
张村长的事说完了,沈国平开始说自己的事。
“张大爷,水库周围的那片山头的所有权,是在村委会还是在公社那边?”
沈国平这话一出口,张村长立刻便明白,沈国平的意思。
“你是想要承包那片山林?”
见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沈国平也不再绕弯子,点头承认。
“嗯,我想要把那片山林承包下来,来年再弄个养殖场。”
“养殖场?”张主任好奇道:“养什么的?”
“初步打算是鸡鸭鹅啥的,要是能照顾过来的话,再养几头猪,年底给小卖店里弄点猪肉卖,村里人过年想要买肉,也不用专门去公社。”
“嗯,你这个想法好!”
对沈国平的这个规划,张村长是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