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喜和一群人去关家接亲的时候,沈国平开始已经开始炒菜,凉拌的那些菜他已经全部都切好,只等一会开席之前再加上调料搅拌即可。
赵悦作为小姑子,当然跟着哥哥一起去接嫂子,沈连宝是媒人他也要到位,叶淑玲则是没有去,她看沈国平一个人做菜比较辛苦,因此在帮助他打下手。
“娘,帮我弄点蒜末,蒜瓣都扒好了,都在下面那个小盆里放着呢。”
“好嘞!”叶淑玲找到那个装着雪白蒜瓣的小盆,拿出来,放在砧板上,问道:“要多少?”
沈国平看了一眼,道:“一小碗就行,待会儿拌凉菜用。”
听完沈国平的话,叶淑玲拿起菜刀,砰砰砰的开始拍蒜。
那边接亲队伍来到关家大门口,仅仅用时十来分钟,没办法,金岗村就这么大,加上还是骑自行车去接亲,要是用拖拉机的话,速度更快。
但是考虑到拖拉机虽然是机动车,但是没有专门载人的地方,哪怕是后车厢里有可以随时加装能坐人的木板,也不行。
农用车就是农用车,毫无乘坐舒适性可言。
接亲的队伍在走进大门后,被关闭的房门拦住。
房门里是关颖和关平的一些堂弟堂妹,他们年纪小,都是一群小学生,哪怕今天不是周末,但是家长们也纷纷给孩子请假让他们回来参加婚礼。
毕竟关平年纪不小了,让他堵门不太合适。
当然,他自己也舍不得脸面干这种事,他要做的,就是负责背着姐姐出门,送到车上。
从声音可以听得出来,堵门的都是小孩子,赵喜赶紧拿出红包和糖块,用来贿赂这些孩子们。
这是习俗,孩子们在大人的教导下,懂得分寸,每个人拿到一个红包后,又揣了十来块糖,然后他们乖乖的把房门打开。
赵喜乐呵呵的走进外屋地,才走了几步,便发现关平如同门神一样堵在里屋门口。
“你在还堵门呢?都这么大了,也要红包?给你!”
说着,赵喜把兜里装的最厚的那个红包递给关平。
关平却是笑笑,并没有伸手接红包。
“不要?那给你这个!”
这次他出手是两盒人参烟,这烟也是他从谢晓东手里买了烟票才买到手的,这是为了今天专门买的,让他自己抽他都舍不得。
这次关平终于伸手接了,不过他还有话要说。
关平主要说的都是一些让赵喜怎么对自己姐姐好的话,他是小舅子,家里就这么一个姐姐,没有老娘,他从小都是姐姐照顾着长大的,说一句长姐如母也不给过,该说的话当然要说。
其实关平并不担心赵喜对自己姐姐不好,无论怎么说,两个人之间的媒人是沈连宝,他赵喜不给别人面子,也得给沈连宝面子。
谁让他赵喜自从来到金岗村后,便一直接受沈家的照顾呢。
耐心听小舅子说了一些话后,赵喜才终于走进里屋。
关颖穿着一身大红色衣服坐在炕上的新被子上,头上戴着同样红色的头花。
“媳妇,我来接你了!”
他一句话,关颖红了脸蛋,有些不好意思的挪开视线。
坐在一边的关明成也是笑呵呵的看着这个女婿。
“来,给你老丈人敬一杯茶!”
沈连宝适时开口,从一旁关平手里接过一杯茶水,递给赵喜。
赵喜道:“爸!喝茶!”
“诶!好孩子,以后好好过日子!”关明成笑着接过茶水,喝了一口,然后从口袋里面掏出来一个红包,递给赵喜。
红包里面装的是改口费。
钱不多,就是一个意思。
屋子里的程序到现在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等到赵喜给媳妇穿上一双黑色的小皮鞋后,关平上前,将姐姐背起来。
这一双皮鞋,还是在市里三商店买的,买皮鞋也需要工业券,而据沈国平所知,这个时候,在南方那边,买皮鞋已经不再需要使用工业券,东北这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便落在后面。
这也没办法,谁让东北这边一直都是国有体制经济的大头呢,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里面上班的工人占据城市人口的一大半,这也是后来工厂关闭,导致大规模下岗潮的直接原因。
至于下岗工人最后的下场,惨的都不能提。
等到关平把姐姐送到三轮车上之后,他又进屋,跟着于雷一起,把陪嫁的缝纫机也抬到三轮车车上。
众人先前听说关家要陪嫁一台缝纫机,今天却是第一次见,主要是当初缝纫机买回来之后,试用一次,确认没问题后,便给装了起来。
直到今天才得见真容。
崭新的缝纫机是真的不错,不少妇女们见到后,都是双眼放光,这可是好东西。
“走啦!”
赵喜骑上自行车,拉着媳妇和陪嫁的缝纫机,第一个往家走。
后面的于雷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了一个小孩,关平也骑着自行车驮着一个堂弟跟上。
其他的亲戚们则是跟着沈连宝等人一起走着去赵家。
终究是一个屯子,从腰街走到后街,连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再从后街走到赵家,也不过三四分钟。
而赵喜带着媳妇和缝纫机回到家的时候,还不等进院子,便闻到了菜的香味。
他把三轮车停在院子里,然后背着媳妇进屋,东屋是属于赵喜的,西屋则是赵悦在住。
把媳妇放在炕上,因为赵喜没有父母,自然也就没有改口之类的程序,但是等到沈连宝回来后,赵喜和关颖还是端上一杯茶,敬给他。
谁让沈连宝是媒人呢。
喝完这杯媒人茶,沈连宝咂咂嘴,觉得这杯茶好像比以前自己喝过的茶都好喝。
在心里暗暗寻思着,以后要不要再给亲戚家的孩子保媒拉纤。
没人知道沈连宝的心理活动,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在闻到饭菜的香味后,已经暗自疯狂吞咽口水,再看那边已经装在盘子里的肉菜,他们更是觉得肚子在咕咕叫。
因为知道今天参加婚礼,要吃席,所以他们基本早晨都没吃饭,为得就是晌午这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