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京,空气里已有了初夏的燥热。然而这份燥热,与娱乐圈因“神雕侠侣”项目而点燃的热情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张纪中工作室的玻璃门外,近日总是围着不少记者和闪光灯。车辆频繁进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忙碌。
一切的导火索,是张纪中在《天龙八部》热度未消时,于一场发布会上正式宣布:
【张纪中版《神雕侠侣》正式启动!预计2004年8月开机!】
不同于《天龙八部》的群像戏,《神雕侠侣》是金庸作品中少有的以男女主角为核心的剧作。杨过的狂放不羁与小龙女的清冷绝尘,成为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角色。
“演杨过或小龙女,一夜成名!”这个想法像野火般在娱乐圈蔓延。经纪公司纷纷行动,动用一切关系争取试镜机会。适龄的、当红的、新人演员,只要自觉符合角色设定,无不努力争取。
张纪中深谙宣传之道。他乐见媒体将一个个名字与角色联系起来,任由猜测和分析的报道传播。聂远、黄晓明、佟大为、陈坤、邓超等年轻演员都被媒体提及;女星方面,周迅、蒋勤勤、孙俪、董洁等人也被讨论。张纪中要的就是这种免费的全民关注,将剧集未拍先火的势头推到最高。
然而,这把火刚烧起来不久,就被水晶影业的一则明确声明精准地控制在了“小龙女”这个关键角色上。
刘小丽坐在水晶影业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看着平板电脑上关于“小龙女候选”的各种猜测和比较文章,她的表情冷静。
“张制片,”刘小丽的声音透过电话,平静而直接,“关于《神雕》的选角讨论,热度已经足够。再让媒体这样把茜茜放在舆论中心,不太合适。”
电话那头的张纪中愣了一下,试图解释:“刘总,这都是媒体的自发行为,也是为了剧的热度考虑。茜茜的王语嫣很受观众喜爱,关注度高是正常的……”
“正常?”刘小丽轻轻打断,“让茜茜和风格各异的女星被反复比较,任由媒体品头论足,甚至引发粉丝对立,这就是张制片想要的‘热度’?”她顿了顿,语气坚定,“水晶影业是《神雕侠侣》的主控方,茜茜饰演小龙女是合同明确规定的。我不希望看到任何节外生枝的闹剧,影响茜茜的声誉和剧组氛围。”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张纪中能感受到刘小丽话语中的强硬态度和水晶影业背后的能量。几秒钟的权衡后,他干笑两声:“刘总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茜茜就是我们唯一的小龙女!我这就安排官宣,平息传闻!”
于是,在“小龙女”选角被媒体热炒之际,张纪中工作室联合水晶影业,迅速发布了一则公告:
【张纪中版《神雕侠侣》小龙女饰演者正式确认!由成功塑造《天龙八部》王语嫣、《仙剑奇侠传》赵灵儿,深受观众喜爱的刘艺菲出演!金庸先生对刘艺菲的古典气质与纯净灵性赞誉有加,认为其是饰演小龙女的理想人选。】
公告还附上了金庸先生亲笔签名的、对刘艺菲在《天龙八部》中表现表示赞赏的文件影印件。
一锤定音!
喧嚣的舆论场瞬间安静了许多。那些原本被媒体热炒的名字——周迅、蒋勤勤、孙俪、董洁……渐渐从“小龙女候选”的讨论中退出。她们的粉丝或失望或不甘,但最终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刘艺菲的人气,是《天龙八部》的收视率和“神仙姐姐”称号奠定的,是《仙剑奇侠传》的热播和“国民初恋”标签巩固的,更是金庸先生亲笔背书的!更何况,她背后站着的是掌控项目的水晶影业。
圈内某些自认条件不错、原本还存着心思的女演员,看着公告,也只能将那份不甘藏起,化为社交平台上客气的“恭喜”。她们心里清楚,现在跳出来质疑,除了自取其辱,可能还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水晶影业的权威,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娱乐圈面前。
然而,“小龙女”人选的尘埃落定,非但没有平息《神雕》选角的热度,反而将所有的焦点和能量,集中到了另一个角色上——杨过!
谁不想饰演狂放深情的神雕大侠?更何况,对手戏是如今内娱最炙手可热的“神仙姐姐”!这简直是天赐的成名机会!
只要能拿下杨过,就意味着拥有了和刘艺菲并肩站在聚光灯下的资格,拥有了收割国民关注度的钥匙!其诱惑力,远超任何一部普通电视剧的男主角!
张纪中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小龙女”已经被水晶影业确定,但“杨过”这块,正是他尽情发挥、炒热话题的舞台!
“杨过花落谁家?”“谁将与神仙姐姐共谱绝恋?”张纪中工作室的官方口径变得暧昧。媒体像打了鸡血,开始疯狂讨论“杨过候选人”:
聂远、黄晓明、佟大为、陈坤、邓超,甚至一些港台新生代如霍建华、林峯的名字,也被媒体提及。
张纪中本人更是频频接受采访,面对镜头,话语间充满“难以抉择”的意味:
“都好!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演员!各有特色!聂远的硬朗,晓明的帅气,大为的亲和,坤儿的独特……都很有杨过的影子!这个角色太重要了,我们要慎重!不仅要看外形气质是否贴合,更要看演员对角色理解是否深刻,是否有足够的爆发力和……那种‘亦正亦邪’的劲儿!”
他故意把“亦正亦邪”几个字说得重,任由媒体去解读、猜测。
他还“不经意”地透露:“选角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希望能找到最完美的‘杨过’,给观众,也给艺菲一个最满意的搭档!”这句话更是火上浇油,将刘艺菲与未来“杨过”的cp感提前预支成了最大的炒作点。
一时间,围绕着“杨过”人选的明争暗斗,成为了五月份内娱最热闹的大戏。经纪公司间的角力、媒体捕风捉影的爆料、粉丝阵营的互相讨论、网络论坛的争论……整个娱乐圈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场“谁配得上神仙姐姐”的选角上。张纪中稳坐钓鱼台,乐见这免费的、持续高热的宣传,只等着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终决定。
这场席卷娱乐圈的风暴中心——刘艺菲本人,此刻却像一只误入喧嚣闹市的小鹿,在北电校园那片相对宁静的环境里,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日常生活。
“茜茜!快看!最新爆料!说聂远昨天秘密去了张纪中工作室待了三个小时!出来的时候满面春风!”食堂里,周扬举着手机,屏幕上是某娱乐论坛的偷拍图和分析贴。
刘艺菲正吃着红烧排骨,闻言抬起眼皮瞟了一眼,含糊不清地说:“哦……张导选人肯定有他的考虑嘛。”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食堂的饭菜。
“考虑?我看是炒作!”旁边的孙梅竞压低声音,“茜茜你是不知道,现在外面为了抢杨过这个角色都打破头了!我们班那个谁……听说他经纪人托了好几层关系,就想弄个试镜机会,结果连张制片的面都没见着!门槛高着呢!”
“门槛高才好,”马竞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不然什么人都想跟咱们神仙姐姐演对手戏?想得美!”她说着,还故意朝刘艺菲挤挤眼。
刘艺菲被“神仙姐姐”这个称呼弄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咽下嘴里的肉,小脸微红:“哎呀,马竞你别乱说!什么对手戏不对手戏的,就是工作嘛……”
她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试图压下脸上的热度。这些天,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感受到那种加倍的注视——羡慕的、探究的、甚至带着点嫉妒的。以前大家叫她“刘艺菲”,现在“神仙姐姐”这个称呼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带着一种无形的距离感。
“就是工作?”朱雅文端着餐盘凑过来,一屁股坐在刘艺菲对面,闻言夸张地瞪大眼睛,学着张纪中的样子,“‘要给艺菲一个最满意的搭档!’啧啧啧,听听!张导这弦外之音!茜茜,你老实交代,你到底喜欢啥样的杨过?是聂远那种硬汉型的,还是黄晓明那种帅得掉渣的?还是……嘿嘿,像我这样幽默风趣型的?”他挤眉弄眼,试图活跃气氛。
“朱雅文!”刘艺菲被他调侃得小脸通红,抓起手边一张干净的餐巾纸就朝他丢过去,“你再胡说八道,下次即兴表演我就演一棵树,专门用树枝抽你!”
她的威胁毫无威慑力,反而引得周围几人哄笑起来。罗进笑着拍朱雅文的肩膀:“活该!让你嘴欠!神仙姐姐的搭档是你能肖想的?”
“我怎么就不能肖想了?”朱雅文梗着脖子,故作不服,但眼神瞟到刘艺菲微嗔的俏脸,声音又不自觉地弱了下去,“……至少,至少我摔跤摔得比他帅吧?”他试图用上次形体课的糗事转移话题。
刘艺菲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刚才那点因为“神仙姐姐”称呼带来的小别扭也消散了不少。看着朱雅文那副搞怪的样子,罗进的仗义执言,还有周扬、孙梅竞她们虽然八卦但充满善意的眼神,她心里暖暖的。还好,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她还能做回那个会为了一块红烧肉开心、会朝同学丢纸巾的“刘艺菲”。
就在这时,一阵刻意放重的脚步声传来。众人抬头,只见江一燕端着餐盘,脸上挂着微笑,径直走到了刘艺菲这桌旁边唯一空着的位置。
“这里没人吧?”江一燕的声音柔柔的,目光却直接落在刘艺菲脸上,“茜茜,恭喜你啊,小龙女定了!我就说嘛,除了你,谁还能演出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她的笑容很真诚,但不知为何,总让人觉得有些距离感。
“谢谢一燕姐。”刘艺菲礼貌地笑笑,心里却有点小小的不自在。
“对了茜茜,”江一燕优雅地坐下,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听说张导为了杨过的人选可真是伤透脑筋了。你觉得……黄晓明怎么样?我看过他演的《大汉天子》,挺有气势的,跟杨过的狂放说不定挺搭?”她说着,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朱雅文。
刘艺菲心里咯噔一下。她不太喜欢这种被架起来评价别人的感觉。她拿起水杯,小口啜饮着,借着杯子的遮挡,飞快地组织语言。
“张导有他的专业眼光嘛,”刘艺菲放下杯子,脸上保持着温和但略显疏离的笑容,“演员最终还是要看和角色的契合度,还有现场的发挥。我相信张导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她把问题完美地推回给了张纪中。
江一燕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笑了笑,没再追问,转而聊起了下午的台词课。但餐桌上的气氛,却因为刚才那个问题,变得有些微妙的凝滞。
朱雅文埋头扒饭,不再说话;罗进若有所思地看着江一燕;周扬和孙梅竞交换了一个眼神。
刘艺菲默默吃着饭,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神仙姐姐”的光环,就像一层无形的薄膜,让她和一部分人之间,隔开了距离。
“神仙姐姐”的光环依旧耀眼,小龙女的身份板上钉钉,杨过的争夺战如火如荼。但在这一刻,在这片树荫下,刘艺菲只是那个抱着台词本、和朋友们嬉笑打闹、烦恼着中午红烧肉没抢够的普通女大学生——刘艺菲。
芝加哥,深夜。
废弃海军船坞改造的临时蝙蝠洞布景里,依旧灯火通明。汪言坐在监视器后,眉头紧锁。刚刚拍完的一场戏中,一个关键道具出现了问题,技术人员正在紧急排查。
汪言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感袭来。他拿起手边的卫星电话,屏幕漆黑。这个时间点,北京应该是上午,茜茜应该在上课……或者,正被那个“杨过选角”的事情烦扰着?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无声地亮起,收到了一条新信息。是刘艺菲!
汪言眼底的疲惫瞬间被驱散了大半。他迅速解锁,点开信息:
“汪言哥哥,收工了吗?希望没打扰你。刚上完崔老师的形体课,加练了半小时,汗透了两件t恤!不过感觉对身体的掌控力又强了一点点。今天排《雷雨》片段,我演繁漪,老师说我情绪给的太满,少了点内敛的窒息感,还得磨。你在哥谭还好吗?蝙蝠洞冷的话记得加件外套。”
文字间仿佛能感受到她刚结束剧烈运动后的微微喘息和额角的汗珠,以及那份投入专业学习的认真劲儿。汪言紧绷的神经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他刻意忽略了身后那台还在维修的道具,指尖在冰冷的键盘上快速敲击回复:
“刚结束一场‘战斗’,中场休息。哥谭阴冷,但心是暖的。繁漪不好演,她的痛苦是层层包裹的火山,爆发前要让人感觉到地壳下的灼热和压力。多观察生活中那些表面平静、内心暗涌的人。形体进步了?看来崔老师没白费心血。累就早点休息,别熬太晚。”
信息发送成功。几乎就在下一秒,新的信息提示音又轻柔地响起:
“知道啦,汪导指点得是!崔老师确实严格,但每节课都能感觉到进步。对了,今天台词课也很有意思,王劲松老师让我们做‘无实物表演’练习,想象手里捧着一只受伤的小鸟。罗进演得特别投入,结果差点真把空气小鸟掉地上,逗得全班都笑了。朱雅文今天状态超好,一段《哈姆雷特》的独白,把老师都震住了。感觉身边的同学都越来越厉害,压力不小呢。”
看着屏幕上跳跃的文字,描绘着北电校园里充满活力的日常点滴,汪言仿佛能隔着大洋感受到那份青春洋溢的、带着汗水和求知欲的蓬勃气息。芝加哥蝙蝠洞里阴冷的空气、故障道具带来的焦躁、连轴工作的疲惫,都被这缕来自东方的、带着校园气息的风轻轻吹散了。
“道具oK了!导演,可以继续拍了吗?”特效总监的声音传来。
汪言将卫星电话放回口袋,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眼底的疲惫被锐利专注的光芒取代。“Action!”
芝加哥废弃船坞的深处,蝙蝠洞的灯光再次亮起,机器的轰鸣重新成为主旋律。属于布鲁斯·韦恩的黑暗征途,继续在钢铁与光影中延伸。而在遥远的东方,那个抱着柠檬抱枕的女孩,也沉入了安稳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