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趣趣阁 >  魏砥 >   第67章 波澜初兴

---

荀彧的灵柩在一种近乎压抑的静默中下葬了。没有盛大的仪仗,没有过多的哀荣,只有少数故旧门生执绋相送。坟茔选在许都城外一处僻静的山坡,背倚苍松,俯瞰着这座他为之耗尽心血、最终却吞噬了他理想的城池。

葬礼上,陈暮见到了许多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有人面露悲戚,眼神却闪烁不定;有人沉默寡言,眉宇间凝结着兔死狐悲的惊惧;亦有人,如光禄大夫郗虚,远远站着,面无表情,只在棺木入土时,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撇了撇,旋即恢复古井无波。

崔林作为尚书令,主持了仪式,念诵祭文时声音平稳,却始终避免与陈暮等带有邺城背景的官员视线接触。一种无形的隔阂,如同初冬的薄冰,在许都的官僚体系中悄然蔓延。

陈暮身着素服,立于送葬人群的边缘。他心中悲凉,更多的却是一种冰冷的清醒。恩师用死亡划下的这道界限,让许多原本模糊的立场,变得清晰起来。他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打量,同情、猜忌、审视、乃至隐晦的敌意,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葬礼结束,人群沉默地散去。陈暮最后望了一眼那方新立的墓碑,转身走向马车。车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视线,他靠在厢壁上,闭上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方冰冷的砥石。他知道,荀彧的时代结束了,而属于他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回到尚书台,气氛愈发凝滞。曹操那封斥责公文像一道鞭影,悬在每个人头顶。崔林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人手,重点核查南阳、汝南、颍川三郡的物资文书。

然而,阻力比预想中更大。不是明目张胆的对抗,而是无处不在的拖延、推诿与“疏忽”。

“陈侍郎,您要的南阳去岁秋粮转运细目,库吏说一时寻不见,许是归档时放错了地方……”

“颍川郡的军械损耗记录?哦,负责此事的王主事告病回乡了,归期未定……”

“汝南那边回复,郡内游侠滋扰,案牍保管不善,部分文书受潮霉变,正在晾晒整理……”

种种借口,冠冕堂皇,让人抓不住错处,却有效地迟滞着核查进程。陈暮心知肚明,这是许都旧有势力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邺城的压力,也是在试探他这个新晋侍郎的斤两。

他没有发作,只是每日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将能找到的每一份相关文书都亲自过目、核对、摘录。他的值房内,灯火常常亮至深夜。他在用自己的勤勉与缜密,对抗着这无形的软钉子。

这一日,核查会议上,一位资深的郎官,姓李,素与几位汉室老臣走得近,在讨论到一笔拨往汝南的“治安维稳”款项时,语带机锋:“陈侍郎年轻有为,目光如炬。只是这钱粮调度,牵涉甚广,有时看似指向东,实则意在西南。若一味拘泥于纸面,恐失之偏颇,徒劳无功啊。”

这话隐隐指向陈暮的出身和立场,暗示他不懂许都水面下的规则。

陈暮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李郎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李公所言甚是。水面之下,或有潜流。然,职责所在,便是要将这纸面之上的脉络先理清楚。潜流因何而起,流向何方,终需证据说话。若因畏难而视而不见,或因臆测而妄下论断,才是真正的失职。”

他不卑不亢,将“潜流”二字点破,却又牢牢扣住“证据”与“职责”,让对方蓄力的软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李郎官面色微僵,讪讪不再多言。崔林轻咳一声,打了圆场,会议在一种微妙的张力中继续。

夜色深沉,光禄大夫郗虚府邸深处,一间门窗紧闭的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神色凝重的面孔。除郗虚外,尚有两位在清流中颇有声望的老臣,以及一位身着内侍服色、面色白皙的中年宦官。

“荀文若一去,邺城那位,怕是再无顾忌了。”一位老臣叹息道,声音带着颤巍巍的老态。

郗虚冷哼一声,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他几时有过顾忌?如今借南征之名,行清洗之实,那陈暮,便是他插在尚书台的一把刀!”

“那把刀,似乎磨得挺快。”另一位老臣忧心忡忡,“近日他核查三郡文书,锱铢必较,怕是不找出些‘实证’,不会罢休。满伯宁那边,似乎也嗅到了什么,城西那边……近来不太平。”

那中年宦官尖细的嗓音响起,带着阴柔的冷意:“宫里也不安生。兰台、东观那边,几次用度都被仔细核验过,虽未查出什么,但……终究是隐患。陛下近日,亦是忧思难解。”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曹操的压力,陈暮的步步紧逼,满宠的暗中调查,像几道绳索,正在缓缓收紧。

“不能再等了。”郗虚将玉如意重重放在案上,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必须给他找点麻烦,让他自顾不暇。那把刀,不能让他轻易落下。”

“大夫之意是?”

“他不是盯着南边和那几个郡吗?”郗虚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那就让他看个够!找几个‘懂事’的,在汝南、颍川边界,闹出点动静来,规模不大不小,正好能上达天听。再把风声放出去,就说……是荆州方面,不满曹司空压迫,暗中联络北方义士,欲清君侧!”

他顿了顿,看向那宦官:“宫内,也要动一动。找个由头,让陛下对尚书台的效率表示‘关切’,尤其……是对那位陈侍郎经手的事务,表示些许‘不满’。分寸要拿捏好,只需让他感到掣肘便可。”

“此计甚妙!”老臣抚掌,“一来可混淆视听,将水搅浑;二来可试探邺城反应;三来,也能让那陈暮疲于奔命,若他应对失当,便是现成的把柄!”

烛火噼啪一声轻响,映照着几张在密谋中显得格外幽深的脸孔。一场针对陈暮,更针对曹操清理意图的反击,在暗夜中悄然布局。

陈暮回到值房,已是身心俱疲。白日里与同僚的言语机锋,核查中遇到的种种阻碍,都耗费着他的心力。窗外月色清冷,洒在寂静的庭院中。

他摊开舆图,目光再次落在汝南、颍川与南阳之间。李郎官那句“看似指向东,实则意在西南”莫名在他脑中回响。是单纯的讥讽,还是……某种暗示?抑或是故布疑阵?

他铺开纸张,将近日所有可疑的点——宫苑款项、永昌货栈、南方哨探、汝南游侠、乃至荀彧死后许都的人心浮动——一一列出,试图寻找其间可能存在的、更深层的联系。

思绪纷乱如麻。他闭上眼,深深呼吸。指尖触碰到怀中那方砥石,那沉甸甸的、冰凉的质感,仿佛带着某种定力,缓缓注入他焦灼的内心。

“持正守心……”恩师的声音跨越时空,再次响起。

他猛地睁开眼。是了,无论对手如何布局,无论水流如何湍急,他只需牢牢抓住自己手中的“正”与“心”。证据,规则,职责。这便是他的砥石,他的根基。

他重新提笔,不再试图立刻串联所有线索,而是开始分门别类,制定清晰的应对策略:

1. 对宫苑线与永昌货栈,继续暗中关注,借助满宠之力,收集更确凿证据,暂不轻动。

2. 对三郡物资核查,排除干扰,稳步推进,以详实数据回应邺城质询。

3. 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保持警惕,预先思考应对方案。

4. 对许都内部的人心向背,静观其变,不主动结盟,亦不轻易树敌。

思路渐渐清晰,心中的纷扰也随之沉淀。他知道,自己送出的那封密报,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必然会引起波澜。而在波澜真正到来之前,他需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稳,更沉。

他吹熄了灯,唯有月光透过窗棂,照亮案头那方沉默的黑色石头,以及它旁边,那份刚刚写就的、字迹坚定清晰的策略纲要。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