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纤维丝粘在指腹,细微得几乎无法感知,却像一道灼热的烙印。陈默背靠着宿舍门板,缓缓呼吸,试图平复胸腔里那擂鼓般的心跳余韵。窗外,城市的夜依旧喧嚣,但那喧嚣之下,某种冰冷的东西已经悄然渗透进来,改变了空气的密度。
他没有开灯,在黑暗中摸索到书桌前。电脑启动的幽蓝光芒照亮了他略显苍白的脸,也映出桌上摊开的几本厚重典籍和散落的演算纸。他没有先去处理那根纤维,而是先调出了实验室的远程监控界面——几个分屏上,仪器运行指示灯稳定地闪烁着,空无一人。一切如常。
然后,他才从钥匙串上取下那个金属气吹,用镊子极其小心地将那根几乎看不见的透明纤维取下,放在一片干净的载玻片上,盖好盖片。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处理一枚易碎的蝴蝶翅膀。做完这一切,他才感觉手臂上被击中的地方开始传来清晰的、闷闷的痛感,撩开袖子,一小片淤青正在皮肤下慢慢晕开。
第二天,阳光刺眼,仿佛昨夜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走进系里,空气却明显不同。走廊里碰见的几个同事,目光与他相遇时,有的飞快闪躲,带着几分尴尬和同情;有的则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探究,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低语声在他经过时响起,又在他看过去时戛然而止。
“……听说了吗?龙腾那边……”
“……张主任昨天从实验室出来,脸都是青的……”
“……真是不识抬举啊,那么好的机会……”
“……这下麻烦大了……”
陈默面无表情,穿过这片无声的硝烟,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他的手放在门把手上,顿了一下——门把手上有一层极细微的灰尘,和他昨天离开时擦拭过的手感不同。
推开门,办公室内看起来一切照旧。书整齐,纸沓平整。但他走到窗前,手指拂过窗台边缘,指腹沾染的灰尘也比平时略多。有人进来过,而且很小心,但并非无迹可寻。
他没有动任何东西,只是坐了下来,打开电脑。屏幕亮起,邮箱图标上显示着红色的未读数字。不止一封。
最早的一封来自校科研处。标题正式而冰冷:【关于“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成果后续转化及知识产权事宜的询问函】。内容措辞官方,询问项目后续开发计划、是否有与企业合作意向、学校方面希望能“加强引导与管理,确保成果的规范化和最大化利用”,并“建议”召开一次项目说明会,邀请系主任、科研处及相关领导听取汇报。
发信时间,是昨天深夜。
另一封,来自系办公室的通知,关于下周的教学工作检查,重点提及“青年教师教案规范性与教学成果审核”,后面附了一长串详细的检查清单。
最后一封,没有署名,发件人是一串乱码般的临时邮箱。内容只有一句话:
【象牙塔并不隔音,陈老师。小心脚下。】
陈默的目光在那句话上停留了几秒,然后移动鼠标,将这三封邮件分别拖入不同的文件夹:科研处的询问函标记为待处理,系办通知标记为需跟进,那封匿名邮件,他复制了发件地址和内容,然后彻底删除。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阳光很好,楼下有学生抱着书匆匆走过,充满生机。而他坐在这里,却仿佛能听到无形的绞索正在缓缓收紧的细微摩擦声。
下午,实验室里。
李同学和另外两个学生明显也感受到了那股弥漫的压力,显得有些沉默,埋头调试设备时都带着点小心翼翼。那个异常的波形还没有完全解决,像一根卡在喉咙里的细刺。
“老师,”李同学终于忍不住,凑过来低声说,“早上……张主任来找过我们,问了项目好多细节,还……还问了我们以后想不想去大公司,说龙腾那边其实很有诚意,暗示……暗示跟着您可能没什么前途。”
少年的脸上带着困惑和一丝不被信任的委屈。
陈默正在检查一块电路板,闻言,手中的万用表笔尖轻轻点在焊点上,发出极细微的“哒”的一声。他抬起头,看着学生清澈却藏着不安的眼睛。
“你们怎么想的?”他问,声音平静。
“我们当然跟着您啊!”另一个学生立刻抬起头,语气急切,“没有您,我们哪能拿奖?那个张主任的侄子……”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几个学生都看了过来,眼神里有依赖,有信任,也有一丝对未知压力的惶惑。
陈默放下表笔。实验室的灯光落在他肩上,勾勒出平静的轮廓。
“技术本身没有错,获奖也没有错。”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学生耳中,“错的是有些人想把知识锁进笼子里,只变成自己的筹码。”
他拿起那块还有问题的核心板,指尖划过上面细密的线路:“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担心哪里的前途更好,而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做到别人无话可说,做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学生们年轻的脸庞。
“做到让这条路上的绊脚石,自己硌疼自己。”
他的话音落下,实验室里安静了一瞬。然后,李同学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回到实验台前,再次看向示波器屏幕时,眼神里的不安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的倔强。
陈默看着他们重新投入工作的背影,目光微微闪动。他意识深处,系统界面无声浮现,微不可察的光晕流转,悄然覆盖了那几个正在埋头苦干的学生。
【专注力强化光环(微调)已加载。】
【问题解析思维引导(微调)已加载。】
几乎就在光环加载完成的瞬间,李同学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等等!这个毛刺……这个时序!我好像知道问题在哪了!不是滤波,是时钟源的那个分频器匹配问题!快,拿示波器探头钩这里!”
实验室里的气氛陡然一变,之前的沉闷被一种急切的技术攻坚热情所取代。
陈默没有再参与具体的讨论,他退到一旁,看着学生们激烈地争论、验证、再争论。他的目光再次转向窗外。
楼下,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校区道路,车窗反射着阳光,看不清里面。车速很慢,像是在悠闲地观光。
然后,车在校史馆前的路口停下,车门打开。
一个穿着剪裁合体风衣、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斯文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他抬头,似乎是无意地环视着校园景色,目光缓缓扫过……陈默所在的这栋实验楼。
男人的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学者般的微笑,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合。他抬起手,扶了扶眼镜框,动作优雅。
阳光照在他的镜片上,反射出两点冰冷的光斑,精准地投向陈默窗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