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帐篷的争执散去后,林渊独自走到熔炉地基旁,蹲下身抚摸着泛着微光的双界阵纹。地下的双界能量仍在缓慢流动,却因核心空缺无法汇聚,如同被困住的溪流,让他心中满是焦躁。混沌黑潮只剩五天抵达,星髓又找不到替代,难道真要放弃双界熔炉,选择治标不治本的简易方案?
“林渊,别太着急。” 一道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瑶缓步走来,她刚稳固好体内的阵灵能量,就感知到林渊的焦虑,特意赶来看看。“我刚才用阵灵能量感知了整个熔炉框架,发现双界能量在其中流动时,会自然避开本源碎片的方向。” 苏瑶蹲在林渊身边,指尖轻轻点向地基中的本源凹槽,“若我们用这三块本源的能量,分别承担‘缓冲、分散、修复’的作用,或许不用星髓,也能让核心承受住双界能量冲击。”
林渊猛地抬头,苏瑶的话如同点亮黑暗的明灯。他盯着本源碎片泛着的金、蓝、绿三色光芒,脑中突然闪过地球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林渊激动地站起身,“星髓的核心作用是‘耐受双界能量冲击’,我们可以用‘陨铁 + 灵脉’做基础材料,再注入三块本源的能量,通过时空共振改良材料结构,让组合材料拥有类似星髓的耐受力!”
苏瑶眼中闪过惊喜:“你是说,让本源能量成为材料的‘能量骨架’?”
“没错!” 林渊拉着苏瑶走到框架内层,指着核心凹槽的位置,开始细化方案,“我们先在核心区域刻‘时空阵纹’,把三块本源的能量引导到材料中。时间本源的能量能‘延缓双界能量的冲击速度’,就像给材料加了一层缓冲垫,让它有足够时间适应能量强度;空间本源的能量能‘分散冲击压力’,把集中在核心一点的能量,均匀分摊到整个核心材料上,避免局部过载;生命本源的能量则能‘修复材料损耗’,哪怕材料在冲击中出现微小裂纹,也能快速自愈,保持结构稳定。”
苏瑶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补充:“我能用阵灵能量‘梳理本源能量的流动轨迹’,让三种能量在阵纹中形成循环,不会相互冲突。而且阵灵能量与双界能量同源,还能引导双界能量更顺畅地融入核心,减少能量冲击时的损耗。” 她指尖泛起淡粉光芒,轻轻划过框架内层,空气中的双界能量果然顺着她的指尖方向流动,变得更加温顺。
林渊心中的方案越来越清晰,他立刻拉着苏瑶去找玄机子。此时玄机子还在翻阅天道图谱,试图寻找遗漏的记载,见林渊满脸兴奋地跑来,连忙放下图谱:“是不是有新发现了?”
“玄兄,你快用天机罗盘模拟一下!” 林渊将改良方案详细告知玄机子,“基础材料用‘陨铁+ 灵脉’,核心刻时空阵纹,注入时间、空间、生命本源能量,分别承担缓冲、分散、修复功能,苏瑶用阵灵能量引导共振。你输入双界能量参数,看看组合材料的耐受度能达到多少。”
玄机子立刻掏出天机罗盘,在罗盘上快速调整参数:“双界能量强度按‘元婴后期巅峰’设定,持续冲击时间按‘1 炷香’算,材料损耗阈值调至‘星髓的 80%’。” 他一边调整,一边将林渊说的方案细节输入罗盘,苏瑶则在一旁注入少量阵灵能量,辅助罗盘模拟共振效果。
罗盘指针快速转动,屏幕上的模拟数据不断刷新。半柱香后,指针稳定下来,显示出最终结果:“组合材料耐受度:星髓的 80%;能量分散效率:92%;材料自愈速度:每秒修复 0.5% 损耗;共振稳定性:85%(注入阵灵能量后提升至 93%)。” 玄机子瞪大了眼睛,反复确认数据:“若再优化时空阵纹的节点布局,把量子道文也融入阵纹中,耐受度至少能提升到星髓的 90%,完全够支撑熔炉运行!”
“真的可行?” 林渊凑过去看罗盘数据,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可行!” 玄机子激动地拍了拍罗盘,“这个方案既利用了我们现有的材料和本源能量,又没有违背双界法则,天机罗盘显示‘天道契合度’有 82%,不会引发反噬。不过……” 玄机子话锋一转,“我们得先做个小型模型验证一下,毕竟模拟数据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误差。万一实际建造时,材料与本源能量的融合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林渊点头认同:“你说得对,模型验证必须做。玄兄,你负责设计模型图纸,按‘1:10’的比例缩小核心结构;王炼器师那边,让他用剩余的陨铁和灵脉边角料,打造模型的基础材料;苏瑶,你准备少量阵灵能量,用于模型的共振引导;我来准备本源边角料,模拟三块本源的能量注入。我们争取一天内完成模型,两天内做完验证,这样还剩两天时间,足够修改方案并启动核心建造。”
“好!” 苏瑶和玄机子齐声应道。三人立刻分头行动,玄机子掏出纸笔开始画模型图纸,苏瑶返回城内准备阵灵能量,林渊则去仓库取本源边角料。天机阁旧址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工匠们见林渊等人重新忙碌起来,眼中也重新燃起希望,纷纷围过来询问情况,得知有了新的改良方案,都主动提出帮忙准备模型材料。
夕阳西下时,模型图纸已绘制完成,基础材料也准备就绪。林渊看着桌上缩小版的核心模型图纸,指尖划过上面的时空阵纹与量子道文标记,心中满是期待。“只要模型验证成功,我们就能建成双界熔炉,守住青阳,守住双界。” 他轻声自语,目光望向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空,仿佛已看到熔炉启动时,双界能量汇聚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