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威:五代“审时度势高手”!一席“避锋疲敌”谏言救主,凭知兵用势破局
晋王李存勖大败梁军后,梁兵暂时撤退。大将周德威对李存勖说:“敌军气势还很旺盛,咱们应该按兵不动,等他们士气衰落再动手。”李存勖反驳道:“我率领孤军远道而来,是为了救援他人的急难,镇州、定州的军队都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速战速决才对咱们有利。你却主张按兵不动、稳重行事,这是为什么?”
周德威解释道:“镇州、定州的士兵擅长守城,却不擅长野外作战。咱们依赖的是骑兵,优势在平原旷野上能快速冲锋突袭。现在咱们把军队压到敌军城垒门口,骑兵根本没法展开腿脚发挥优势,而且敌众我寡,要是让他们摸清咱们的虚实,事情就危险了!”李存勖听了很不高兴,退回营帐里躺着不出来,其他将领也没人敢再劝说。
周德威只好去见张承业,着急地说:“大王刚打了胜仗就轻敌,不估量自身实力却急于速战。现在咱们和敌军近在咫尺,只隔了一条河。他们要是建造浮桥来逼近咱们,咱们的军队很快就会全军覆没!不如撤军到高邑,引诱敌军离开营垒。他们出兵咱们就撤退,他们撤退咱们就出兵,再派轻骑兵去抢夺他们的粮草补给,不出一个月,一定能打败他们!”
张承业立刻走进营帐,掀开帘幕拍着李存勖说:“这哪是大王能安稳睡觉的时候啊!周德威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懂用兵之道,他的话可不能忽视!”李存勖猛地站起来说:“我正琢磨这事呢。”当时梁王紧闭营垒不出战,有投降过来的梁兵,李存勖追问之下得知:“王景仁正在大量建造浮桥,准备进攻。”李存勖赶紧对周德威说:“果然像你说的那样!”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胜后轻敌+逆势硬战”困局,关键在“审时度势+避短用长”
周德威能精准预判危机、提出破敌之策,核心逻辑是“不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立足兵种优劣和战场形势,用‘诱敌离营+疲敌耗粮’掌握主动权”:
1.清醒认知兵种优劣:明确己方骑兵“利旷野、忌城垒”,敌方步兵“利守城、忌野战”,拒绝在不利地形硬拼;
2.精准预判敌军动向:看穿敌军“造桥强攻”的潜在意图,提前规避“众寡不敌+地形受限”的双重风险;
3.制定灵活疲敌策略:以“退军诱敌”拉开战场空间,用“彼出我归、彼归我出”的机动战术,搭配“掠其馈饷”的精准打击,逐步消耗敌军士气和补给。
二、核心启示:遇“胜后轻敌+逆势硬上”,别冒进,用“审势避短+灵活制敌”破局
这种“冷静识局、以智取胜”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团队作战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初战告捷就急于扩张,忽视自身短板”:比如新品刚热销就想抢占全市场,却面临渠道不足的问题,别冒进。像周德威那样:“先认清自身优势(如产品口碑)和短板(如渠道覆盖),避开巨头盘踞的核心市场(避不利地形),聚焦下沉市场做深度运营(用优势场景),再通过‘小批量试销+快速迭代’消耗对手反应精力(疲敌),逐步扩大市场”;
- 职场攻坚遇“项目小胜就轻敌,想硬冲难题却忽视资源不足”:比如某模块刚做出成果,就想立刻攻克核心难点,却缺乏关键技术支持,别蛮干。可以说:“先明确自身资源边界(如技术储备)和难题核心(如关键算法),不急于硬冲(避锋),先通过拆解小任务积累经验(练手),再联合跨部门资源补充短板(补势),同时用‘试点验证+快速调整’的方式消耗难题难度(疲敌),最终突破核心”;
- 团队作战遇“阶段性胜利后士气浮躁,想速战速决却面临敌强我弱”:比如球队赢了一场就想强攻对手主力,却体力不支,别硬拼。可以说:“先冷静分析敌我实力(如体力、战术适配),避开对手强势时段(避锋),用‘轮换防守+快速反击’保存体力(避短),再通过频繁骚扰打乱对手节奏(疲敌),等对手体力下降、节奏混乱时,集中力量猛攻(取胜)”。
简单说就是:“面对胜后轻敌、逆势硬上的情况,别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关键是冷静审时度势,认清自身优劣和战场形势,避开不利局面、发挥核心优势,用灵活战术消耗对手,再伺机取胜,这才是稳扎稳打的成事之道。”
【原文】周德威
晋王存勖大败梁兵,梁兵亦退。周德威言于晋王曰:“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王曰:“吾孤军远来,救人之急,三镇乌合,利于速战。公乃欲按兵持重,何也?”德威曰:“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旷野,可以驰突。今压城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吾虚实,则事危矣。”王不悦,退卧帐中。诸将莫敢言。德威往见张承业,曰:“大王骤胜而轻敌,不量力而务速战。今去贼咫尺,所限者一水耳。彼若造桥以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别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逾月,破之必矣!”承业入,褰帐抚王曰:“此岂王安寝时邪?周德威老将知兵,言不可忽也!”王蹶然而兴,曰:“予方思之。”时梁王闭垒不出,有降者,诘之,曰:“景仁方多造浮桥。”王谓德威曰:“果如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