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定力:明代“借势治事智者”!用“素冠罚蝗”破两局,以巧计安民心
耿定力(司马是其官职相关尊称)担任成都府知府时,当地有个奇怪的习俗:家里有人去世后,不办丧事却让子弟戴白色的帽子。耿定力迫切下令禁止这种做法。
恰逢省级的两台官员下文,要求捕捉蝗虫,耿定力还没来得及下令执行。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三个戴白帽子的人,都是当地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耿定力斥责他们:“法律不会宽恕你们,你们能不能通过捕捉蝗虫来赎罪?”这三个人连忙磕头认错,随后到处招募人手捕捉蝗虫。很快蝗虫就被消灭干净,百姓也没有受到骚扰。
冯梦龙点评:本来就打算捕捉蝗虫,正好借着惩处戴白帽子的人来推进这件事,一下子解决了两个问题。这种灵活运用的聪明心思,还可以举一反三。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借势治事,关键在“抓痛点绑定+以罚促办,以‘一举两得’解双局”
耿定力能同时解决习俗乱象和蝗灾隐患,核心逻辑是“精准拿捏‘违禁者怕追责、治蝗需人力’的契合点,不单独处理两件事,而是将‘惩处违规’与‘推进治蝗’绑定,用‘赎罪’的方式让违规者主动承担治蝗任务,既落实了禁令,又高效完成捕蝗工作,还不扰民”,可拆解为两层:
1.绑定需求:以罚促治,用违规者补治蝗人力
他明白,禁止不良习俗需要惩处力度,而捕蝗需要大量人手。遇到违规的豪族子弟,直接处罚效果有限,不如让他们“捕蝗赎罪”,既给了违规者改过的机会,又解决了治蝗缺人的问题,把“处罚成本”转化为“治理动力”。
2.高效落地:借势推进,避免额外扰民
他清楚,单独组织百姓捕蝗可能引发不满和混乱。借助豪族子弟的资源和号召力,让他们招募人手捕蝗,既利用了其社会影响力,又减少了官府直接摊派带来的扰民问题,轻松完成治蝗任务。
二、核心启示:遇“多事交织、资源不足”困局,别拆分,用“需求绑定+借势落地”破局
耿定力的智慧,对应对多任务并行、资源短缺、基层治理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1.应对多事交织:绑定关联需求,一举两得
若面临多个待解决的问题(如职场中多项任务堆积、生活中多件事需处理),别逐一拆分硬扛。可像耿定力那样,找到事情间的关联点(如违规者与缺人手),将其绑定处理(如以罚促办),让一件事的解决带动另一件事落地,提升效率。
2.化解资源不足:借势借力,用现有对象补缺口
面对资源短缺(如缺人手、缺资金),别只依赖自身投入。可学“借势”思路,找到能利用的现有对象(如违规者、有资源的人),通过合理引导(如赎罪、合作共赢),让其主动填补资源缺口,比单纯争取资源更高效。
3.基层\/日常治理:柔性推进,减少抵触情绪
推行禁令或任务(如落实新规、推进项目),别强硬执行。可通过“给出路”的方式(如违规后有赎罪途径、执行任务有回报),让相关方主动配合,既减少抵触情绪,又能高效落地,还能维护局面稳定。
简单说就是:遇到多事交织、资源不足的困局,拆分处理只会效率低下。不如找到事情的关联点,绑定需求借势推进,把“问题”转化为“解决其他问题的资源”,既高效落地,又减少麻烦——这才是应对多任务困局的高明思路。
【原文】耿定力
耿司马公定力知成都府。益俗不丧而冠素,亟禁之。适两台拨捕蝗,公寝未发。道逢三素冠,皆豪子弟也,数之曰:“法不汝贳,能掠蝗自雪乎?”其人击颡,遍募人掠之。蝗尽,民无扰者。
本欲掠蝗,借素冠以济,一举两得。灵心妙用,可以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