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明朝“权谋智者”!借天意破毒计,以巧言避杀身之祸
滁阳王的两个儿子嫉妒朱元璋的威望越来越高,暗中在酒里下了毒,想害死他。没想到这个阴谋提前泄露了。
等到滁阳王二子来邀请朱元璋赴宴时,朱元璋二话不说就跟他们一起出发,脸上一点为难的神色都没有。两人见他上钩,心里暗自高兴。
走到半路,朱元璋突然纵身一跃跳上马背,抬头望着天空,像是看到了什么异象。过了一会儿,他拉住马缰绳立刻往回走,对着二人骂道:“你们这两个歹毒的家伙!”
二人忙问缘由,朱元璋说:“刚才上天特意警告我,说你们在酒里下毒想害我。我才不去了呢!”二子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下马拱手站着,连连说“不敢不敢”,从此再也不敢有谋害朱元璋的念头了。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化解杀局,关键在“假意入局+借势破局,以天意掩先机”
朱元璋能轻松避开毒杀陷阱,核心逻辑是“虚实结合、借天意立威”的避险智慧,可拆解为两层:
1.假意顺从,稳住对手防线
他明知有诈,却不直接拒绝赴宴——若当场推脱,会暴露自己已知阴谋,反而可能引发对方狗急跳墙,用更直接的方式加害。“坦然同行”的姿态,让对手误以为计谋得逞,放松警惕,为后续脱身创造了时间和空间。
2.借“天意”为幌子,反转破局
他利用古人对“上天警示”的敬畏心理,以“望天见异象”“上天示警”为借口,既合理地终止赴宴,又给对手造成“阴谋已被上天识破”的心理震慑。这种方式无需暴露“消息泄露”的真相,既保全了自己,又让对手因“忌惮天意”不敢再轻举妄动,比直接戳穿阴谋更安全、更具威慑力。
二、核心启示:遇“致命危机\/恶意算计”,别硬刚,用“假意顺从+借势脱身”避险
朱元璋的避险智慧,对职场防坑、人际博弈、危机应对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遭遇“恶意算计”:别当场拆穿,先假意顺从避锋芒
若察觉他人对自己设下陷阱(如职场中同事设局让你背锅、合作方故意挖坑骗你签约),别立刻翻脸拆穿。可像朱元璋那样,先假装不知情、顺着对方的节奏走——比如同事让你签有问题的文件,可假意答应“先看看”,拖延时间收集证据;合作方诱你入局,可假装感兴趣,暗中核实情况,避免因当场对抗让对方提前下手。
- 危机脱身“借外力”:找合理“借口”,体面且安全
想从危机中脱身时,别用“我知道你要害我”的直白说法,可借助“第三方权威”或“客观理由”当挡箭牌。比如发现饭局有问题,可借口“突然接到家人紧急电话”离开;察觉合作有诈,可称“公司风控部门不通过”终止合作——用“非个人主观意愿”的理由脱身,既不会激化矛盾,又能有效避险。
- 威慑对手“造心理压迫”:用“不可抗因素”断其念想
若想彻底打消对手的算计,可借助对方敬畏的“权威”或“规则”制造心理压力。比如职场中遭遇恶意排挤,可让更高级别的领导(对方忌惮的人)无意中提及“关注你的工作情况”;面对无赖的纠缠,可假意提及“已咨询律师”,用对方害怕的“法律权威”逼其退缩,比单纯的强硬对抗更有效。
简单说就是:“遇到致命危机或恶意算计,硬刚往往会把自己逼入绝境。聪明的做法是先假装顺从,稳住对手;再找合适的时机,借助‘天意’‘规则’‘权威’等不可抗因素当借口脱身,同时给对手造成心理震慑,彻底断了他们的歹念。”
【原文】明太祖
滁阳王二子忌太祖威名日着,阴置毒酒中,欲害之,其谋预泄。及二子来邀,上即与偕往,了无难色。二子喜其堕计。至半途,上遽跃起马上,仰天若有所见。少顷,勒马即转,因骂二子曰:“如此歹人!”二人问故,上曰:“适上天相告,尔设毒毒我。我不往矣!”二子大骇,下马拱立,连称“岂敢”,自是息谋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