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过&絺疵:听不进“逆耳忠言”,再强也会栽大跟头!
张孟谈(赵襄子谋臣)趁朝见智伯的机会出来,在军营大门外碰到了智过。智过立刻进去见智伯,说:“韩康子、魏桓子这俩人恐怕要变心了!”智伯问:“你怎么看出来的?”智过答:“我在大门外碰到张孟谈,他神情傲慢、走路抬头挺胸,一看就是有恃无恐,肯定是跟韩魏俩国谈妥了。”
智伯却不以为然:“不可能!我跟韩魏俩国早就约定好了,等攻破赵国,咱们三分赵地,他们肯定不会骗我。你别瞎说了。”智过又出去见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回来再次劝智伯:“这俩人脸色不对、心思也变了,肯定要背叛您,不如现在就杀了他们!”
智伯摇头:“咱们的军队在晋阳打了三年,眼看就要攻破赵国享受好处了,他们怎么会这会儿有二心?不行,你千万别再提这事!”智过只好退一步:“不杀他们,那至少得拉拢他们啊。”智伯问:“怎么拉拢?”智过说:“魏桓子的谋臣叫赵葭,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俩人都能影响主子的决策。您跟韩魏约定,等破了赵国,就各封给这俩人一个万户的县。这样一来,韩魏俩国就不会变心,您也能如愿拿到赵国的土地。”
可智伯舍不得:“破了赵国才三分土地,还要再封给他们俩万户县,那我得到的就太少了,不行!”智过见智伯不听劝、不用计,出去后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辅”,然后彻底离开智伯,再也没露面。
张孟谈很快听说了这事,赶紧去见赵襄子:“我在军营大门外碰到智过,他看我的眼神带着怀疑,进去见了智伯后就改了姓跑路。咱们今晚要是不动手,以后就没机会了!”赵襄子说:“好。”立刻派张孟谈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约定当晚行动。三人先是杀了看守堤坝的官吏,挖开堤坝把水灌进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忙着救水,一下子乱作一团。韩魏两军从两侧夹击,赵襄子率领士兵从正面进攻,彻底打败智伯的军队,还活捉了智伯。最后智伯被杀、智国灭亡、土地被瓜分,智氏家族全被灭了,只有改了姓的辅氏(智过后人)活了下来。
冯梦龙点评:按《纲目》记载,智过(也叫智果)改姓氏,其实早在智宣子立智伯(智瑶)为继承人时就提过。当时智过就说智瑶“有才华却没仁德,早晚得让智氏灭族”,他的眼光比后来更早、更准。
絺疵:从“神色”拆穿韩魏反心,智伯还把话漏给对方!
有一次智伯视察治水工程,韩康子、魏桓子陪他坐车。智伯随口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居然能用来灭掉别人的国家!”这话一出,魏桓子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悄悄踩了踩魏桓子的脚——俩人都想到了,汾水能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能灌韩国都城平阳,智伯这话是在暗示要对付他们。
絺疵(智伯谋臣)很快就对智伯说:“韩魏两国肯定要反了!”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絺疵答:“从人情事理就能看出来。咱们联合韩魏攻赵,赵国一亡,下一个就该轮到韩魏了。现在约定好胜赵后分地,眼看赵国都城就要投降,可韩康子、魏桓子不但没高兴,反而一脸忧愁,这不是要反是什么?”
第二天,智伯居然把絺疵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边批:真是蠢到家了!)。俩人赶紧辩解:“这是奸臣故意替赵国游说,想让您怀疑我们,好让您放松攻赵。不然我们俩难道不想要马上分到赵国的土地,反而去做反叛这种危险又没把握的事吗?”
韩魏俩人走后,絺疵进来问智伯:“您怎么把我说的话告诉那俩人了?”智伯惊讶:“你怎么知道?”絺疵答:“我刚才见他们看我的眼神又直又慌,还快步躲开,明显是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被我说中了!”
【管理智慧】
一、智过:从“走路姿势”看出反心,两次预警被怼,改姓跑路保平安
当代案例:职场“下属看出合作方反水,老板不听劝,最后项目黄了”
某互联网公司老板老王,跟A公司合作开发一款App,约定“老王出技术,A公司出流量,利润五五分”。项目推进到一半,下属小李去A公司对接,回来后赶紧找老王:“A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最近特别傲慢,以前都跟我一起改方案,现在直接说‘你们看着改就行’,我还听见他跟别人说‘咱们自己的技术快成了’——他们肯定要单干,想踢了咱们!”
老王却觉得小李想多了:“我跟A公司老板是铁哥们,都签了合同,他们不会反悔的。”小李又劝:“要不咱们给A公司的技术团队点好处,比如项目成了给他们发奖金,拉着他们别反水?”老王抠门:“利润五五分我都嫌少,还给他俩发奖金?没必要!”
小李见老王不听,偷偷更新了简历,没多久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果然,半个月后A公司突然宣布“自己独立开发App”,还挖走了老王的核心技术人员,老王的项目不仅黄了,还亏了前期投入的200万——跟智伯一样,放着“预警”不听,还舍不得小利,最后只能认栽。
二、絺疵:从“苦瓜脸”看穿反心,智伯还把话漏给对手——泄密比不听劝更致命
当代案例:商业“销售看出客户要毁约,老板泄密,最后订单黄了”
某家具厂老板老周,跟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签了“1000套精装房家具”的大单,约定三个月后交货。销售小陈去开发商那边对接进度,回来后找老周:“开发商的采购总监以前每次见我都笑,今天却皱着眉,问他啥都含糊其辞——我打听了,他们最近资金紧张,可能想毁约,咱们得提前准备!”
老周不信,还觉得小陈想多了,第二天居然给开发商老板打电话:“我家小陈说你们可能不想合作了,是不是有啥难处?”开发商老板本来还在犹豫,一听这话,立马找借口:“最近公司战略调整,精装房项目暂停了,这单先取消吧。”
老周这才慌了,可已经晚了——厂里已经囤了几百万的原材料,最后只能低价处理,亏了一大笔。小陈见老周这么不靠谱,也递交了辞职信——跟智伯一样,把“内部疑虑”泄露给对手,等于给对方递刀子,不翻车才怪。
三、智伯的两大致命坑:“刚愎自用不听劝”+“抠门还嘴碎”
智伯手里本来是“王炸牌”:有实力灭赵,还有韩魏暂时联手,可他偏偏踩了两个千年不填的坑:
1.刚愎自用,把“预言家”的话当耳旁风:智过从张孟谈的神态看出反心,絺疵从韩魏的表情看出忧色,都是基于“细节观察”的专业判断,可智伯却觉得“自己最懂”,把提醒当成“瞎嚷嚷”——就像现在很多老板,下属提醒“现金流不够”“合作方有问题”,他却觉得“下属没格局”,最后把公司搞垮。
2.抠门舍不得小利,还嘴碎守不住秘密:智过让他封两个万户县拉拢韩魏谋臣,他觉得“自己赚少了”,舍不得;絺疵提醒他韩魏要反,他转头就把话泄露给对手——就像职场里,老板舍不得给核心员工涨薪,最后员工跳槽;还把“对合作方的疑虑”告诉对方,让对方提前防备,最后合作黄了。
四、核心启示:遇到“细节预警”,别做第二个智伯
不管是职场还是商业,智过和絺疵的故事都在提醒我们:
1.别轻视“细节里的预警信号”:张孟谈的“志矜行高”、韩魏的“无喜有忧”,都是“风险信号”——就像职场里,合作方突然变得傲慢、客户签单后不开心,这些细节都藏着“要变卦”的苗头,别不当回事。
2.要听“专业人的专业意见”:智过和絺疵是“谋臣”,擅长观察和预判;就像公司里的财务提醒“现金流风险”、销售提醒“客户疑虑”,都是他们的专业领域,别觉得“自己比他们懂”,盲目自信。
3.该舍小利时别抠门,该守秘密时别嘴碎:拉拢人才、稳住合作方,偶尔要舍点小利(比如给奖金、给资源),别像智伯那样“算小账亏大本”;还有“内部疑虑”别随便泄露给对手,不然等于给对方递刀子。
【原文】智过 絺疵
张孟谈因朝智伯而出,遇智过辕门之外。智过入见智伯曰:“二主殆将有变!”君曰:“何如?”对曰:“臣遇孟谈于辕门之外,其志矜,其行高。”智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必不欺也。子勿出于口。”智过出见二主,入说智伯曰:“二主色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今杀之!”智伯曰:“兵着晋阳三年矣,旦暮当拔而飨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复言!”智过曰:“不杀,则遂亲之。”智伯曰:“亲之奈何?”智过曰:“魏桓子之谋臣曰赵葭,韩康子之谋臣曰段规,是皆能移其君之计。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智伯曰:“破赵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则吾所得者少,不可!”智过见君之不用也,言之不听,出更其姓为辅氏,遂去不见。张孟谈边批:正是智过对手。闻之,入见襄子曰:“臣遇智过于辕门之外,其视有疑臣之心,入见智伯,出更其姓,今暮不击,必后之矣。”襄子曰:“诺。”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而擒智伯。智伯身死、国亡、地分。智氏尽灭,唯辅氏存焉。
按《纲目》:智果(过)更姓,在智宣子立瑶为后之时,谓瑶“多才而不仁,必灭智宗”。其知更早。
智伯行水,魏桓子、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其言告二子,边批:蠢人。二子曰:“此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疑二家而懈于攻赵也。不然,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此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疾趋,知臣得其情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