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林志强和陈庆丰包了一套衣服就出了门。
清江镇去县城的班车还没有出发,因为还比较早。
但是林志强这么早过来,还得办点事。
这个时候,清江镇除了供销社之外只有零星几家铺子是开门的。
在粉店里买了两大碗面,两人坐在一旁的桌子上吃了起来。
“庆丰,等会你就在这个店里等我,我一会去一趟兆山煤矿!也不需要多久时间......”
几个地方相隔都不是很远,加上班车还有不少时间才出发,所以林志强想去拜会黄新民。
这个点,黄新民已经上班了。
林志强手里提着两条烟,进了兆山煤矿的大门。
“梆梆梆......梆梆梆......”
“谁啊?这么早!...…”
里面的黄新民还有一些纳闷,刚刚才上班不到二十分钟,自己办公室门就敲响了。
“黄叔,是我,林志强!”
林志强在外面回应道。
“进来,进来坐!你小子,大半个月没见你了啊......你要再不来,黄叔得去你们家寻你去了!”
千想万想,没想到来的人是林志强。
“黄叔,看您说的......只是前段时间家里盖房子,没怎么出来。您是有什么事??很着急么!?”
林志强把两条烟很顺手的放在黄新民的办公桌上,问道。
“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
关系处理到位,林志强提点东西过来黄新民也不再拒绝了。
“东西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也只是小子的一点心意而已!刚好今天打算去一趟县城,所以来您这边先看看您......”
林志强有能力,且懂礼数,这些都是黄新民比较看重他的地方。
“算你小子有心了!你说你一会儿去县城!?去那里干什么?”
黄新民把倒好的茶放到了林志强的面前,问道。
“我听说县里东城市场那边有档口出租,想去那边看看能不能找个铺子租下来!”
林志强把这次去的目的告诉了黄新民。
“想干买卖?”
经济改革开放,全国各地的商品经济不同程度的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这些,黄新民经常看报纸,他自然是清楚的。
在东城市场那边,想租铺子还是很难的。
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想租铺头几乎是不可能。
“没错,黄叔,我听说那边现在是县城最大的贸易市场,我想把鱼卖到那边去!”
林志强回答道。
“嘿嘿......你小子,就你那点鱼,黄叔就可以帮你消化得了!还废那劳什子劲去东城市场干什么?”
黄新民打趣林志强说道,不过他说的倒也是事实。
“黄叔,您煤矿这边也不可能天天吃鱼对吧,再说了,过了冬季,捕鱼的量可就不是那些了,多的时候怕是一天能有两三千斤鱼!”
林志强这话让黄新民大吃一惊,差点把刚喝进去的茶都给吐了出来。
“两三千斤?好家伙,你小子不会是下药吧?”
一天两三千斤鱼,这可不是开玩笑,一个月下来不得有几万斤?
真要靠自己煤矿,哪里能消化得了那么多。
有种四六粉,可以药鱼,虽说药翻的鱼人也能吃,但是味道要差很多。
“那肯定不能够啊,那药肯定会污染水的,我不能干这些昧良心的事!”
用药去药鱼,其实不仅是对鱼有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水质。
“既然你有这个打算,黄叔到这边要鱼的话咋弄?”
黄新民问道。
“这边要鱼简单,到时候我让我爸送过来就行,价格按您的来!回头,您要有什么事要我来的话,提前跟我说就行!”
对于黄新民的问题,林志强自然是有对策的。
“行,既然这样,如果你去了东城市场,想租铺子,你找一个叫蒋海权的!
他现在是什么职务我也不知道,到时候见了他跟他提黄叔名字就行!这烟,你带着去,到时候送给他!”
黄新民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两条烟说道。
“谢谢黄叔,只是这送出来的东西哪有拿走的道理?!这事,我记下了,时间差不多了.........”
林志强心里确实有些感动,虽说人都是将心比心,互换的好,但是黄新民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帮自己。
离开了煤矿办公楼,他回到了汽车站这边。
没等多久,两人上了车。
冒着黑烟的中巴车,突突突的往县城的方向驶去。
车子是从市里淘汰下来的旧车,有些斑驳。座椅上的海绵有些都露了出来,看着有些脏兮兮的。
“来来来,把票买一下!去哪里的?”
售票员二十多岁,是个大姑娘,长得虽然不好看,但是声音倒是很甜。
“姐姐,安县汽车站,两个!”
林志强把准备好的九块钱车票钱拿了出来,这一次去县城,算是出远门了。
母亲罗秀莲不放心,连夜在林志强的裤子内做了个安全口袋。两千块钱放在安全口袋里,身上只有原来自己剩的一百多块钱。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年代的中巴车会遇到些什么人。
运气好的,安然到达目的地,运气差点的,一下车发现自己袋子里的钱空空如也。
这也是为什么母亲罗秀莲,要多给林志强准备个安全袋的原因。
只是这两千块钱正好放的位置搁在蛋下面,有些不太舒服。
林志强还没适应过来,手老是不自觉的摸了过去了。
“强子?你怎么个事?夹到裆了?”
摸一回正常,老是去摸就有些不正常了。
陈庆丰咧开嘴笑起来问道。
“去你丫的,这袋子没适应过来,有些硌人!眯一会,眯一会醒来就到县城了!”
车子在山路上拐着十八弯,颠簸来颠簸去,有节奏的摇晃着。
来坐车的人本来就起得早,这会儿不只是林志强困,一车人没有几个不是眯着眼睛睡觉的。
中巴车不大,加上司机和售票员也只能坐三十个人。
三十个人,形形色色的,除了自己两个人之外,谁也不认识谁。
在这车上,恰好就发生了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