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的夏夜带着清凉,河边的芦苇随风轻摇,蝉鸣与蛙声交织成天然的交响曲。四对龙凤胎(熙安&溪然、顾念&瑶心、辰宇&沫希、泽安&汐玥)拎着渔具、扛着小马扎,带着王俊凯、苏清颜和孩子们,来到柳荫旁的小河边——今天,他们要陪着爷爷奶奶夜钓,让孩子们体验钓鱼的乐趣,也在水波荡漾的河边,聊聊家常、共享夏夜的静谧与温馨。
“爷爷,您的鱼竿我给您调好了!”泽安蹲在河边,帮王俊凯理顺鱼线,鱼钩上挂着提前准备好的蚯蚓 bait。王俊凯坐在小马扎上,接过鱼竿,笑着说:“还是你细心,我这老骨头,眼神和手脚都不如从前了。”苏清颜坐在旁边的折叠椅上,给孩子们分发小水桶和迷你鱼竿:“你们的小鱼竿没有鱼钩,就当玩具玩,别往河里跑,注意安全。”
孩子们立刻围到河边,辰沐阳学着王俊凯的样子,把小鱼竿往水里一甩,虽然没有鱼钩,却学得有模有样:“我要钓一条大鱼!”溪糯则蹲在水桶旁,盯着水面发呆,溪然走过去,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别急,钓鱼要耐心,等鱼上钩的时候,鱼竿会动哦。”顾瑶安和陆泽辰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着河里有没有小鱼,时不时伸手去碰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
四对龙凤胎分成两组,一组陪着王俊凯钓鱼,一组在旁边准备夜宵。熙安和辰宇坐在王俊凯两侧,各自架起鱼竿,辰宇说:“爷爷,上次踏春您说要教我们做柳枝风筝,什么时候安排上呀?”王俊凯盯着水面,轻声说:“等过几天凉快了,我们就在柳荫做,让孩子们也学学手工。”熙安点点头,突然感觉到鱼竿一动,他赶紧喊:“有鱼上钩了!”王俊凯立刻提醒:“慢慢收线,别让鱼跑了!”
溪然、瑶心、沫希、汐玥则在不远处的空地上,支起小炉子,准备煮毛豆、烤红薯。汐玥负责生火,瑶心剥毛豆,溪然和沫希则把红薯埋进炭火里。“小时候我们也在柳荫的河边烤红薯,”溪然笑着回忆,“那时候爷爷您还说,烤红薯要埋得深一点,不然会烤焦。”苏清颜走过来帮忙,说:“你们小时候调皮,把红薯埋在柳树根下,结果忘了挖,过了好久才发现,都烂了。”大家想起往事,纷纷笑了起来。
另一边,熙安已经成功钓上一条小鲫鱼,孩子们立刻围过来,辰沐阳睁大眼睛:“哇,好大的鱼!”熙安把小的,等会儿钓条大的,晚上给你们做鱼汤喝。”王俊凯也有了收获,一条巴掌大的鲤鱼咬了钩,他慢慢收线,辰宇赶紧帮忙抄鱼,苏清颜笑着说:“这条鱼够鲜,晚上炖鱼汤,给孩子们补补。”
夜色渐深,河边的灯光亮起,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孩子们玩累了,围坐在苏清颜身边,听她讲王俊凯年轻时钓鱼的故事:“你们太爷爷年轻时,钓鱼可厉害了,每次都能钓好多鱼,回来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做鱼汤喝,他们那时候,每次都能喝两大碗。”孩子们听得入神,溪糯小声问:“太奶奶,太爷爷以前也在这条河里钓鱼吗?”苏清颜点点头:“是啊,这条河陪伴了我们一辈子,也见证了你们爸爸妈妈的成长。”
夜宵准备好了,煮毛豆、烤红薯的香气漫满了河边。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泽安给王俊凯和苏清颜剥了毛豆,说:“爷爷奶奶,尝尝这个,煮得很软,好消化。”王俊凯拿起一颗毛豆,慢慢嚼着:“还是小时候的味道,那时候物资匮乏,煮毛豆就是最好的零食。”顾念抱着吉他,轻轻弹起舒缓的曲子,大家跟着哼唱,歌声与蛙鸣、蝉鸣交织在一起,格外惬意。
到了深夜,孩子们趴在父母怀里睡着了,四对龙凤胎收拾好渔具和场地,准备回家。水桶里已经有了不少收获,有鲫鱼、鲤鱼,还有几条小杂鱼。“晚上回去,我给大家做鱼汤喝。”溪然说,泽安点点头:“我来收拾鱼,保证弄得干干净净。”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河边夜景,心里满是踏实。
回到柳荫,溪然和泽安立刻钻进厨房,忙活起来。不一会儿,鲜美的鱼汤就炖好了,乳白色的汤汁冒着热气,香气扑鼻。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喝着鱼汤,吃着白天剩下的野餐食物,聊着今天的钓鱼趣事。辰沐阳喝了一大碗鱼汤,说:“太奶奶,鱼汤真鲜,下次我们还去钓鱼!”苏清颜笑着说:“好,等下次天气凉快了,我们再去。”
沫希把今天的瞬间——钓鱼的专注、烤红薯的欢乐、喝鱼汤的满足、孩子们的笑脸,一一拍下来贴进故事册“渔趣页”。辰宇在页末写下:“柳荫夏夜渔趣浓,龙凤垂纶伴晚风;亲情脉脉藏渔火,岁月悠悠乐无穷——最惬意的夏夜,莫过于一家人围在河边,钓鱼、聊天、享美食,这份温暖与欢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夜深了,柳荫恢复了宁静,只有老柳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晃动。四对龙凤胎带着孩子回家了,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庭院里,回味着今天的欢乐时光。这条河、这片柳荫,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儿孙们的成长,而这份跨越四代的亲情,会像这河水一样,源远流长,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