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沙盘推演省委格局,周书记的“临别赠礼”
招待所的房间里,静得只剩下笔记本电脑风扇的低沉嗡鸣。
窗外,红山县的夜色深沉,工地上的喧嚣被隔音玻璃滤去,只剩下远处零星的灯火,像散落的余烬。
林舟坐在桌前,电脑屏幕的冷光映在他无波的镜片上,反射出无数跳动的数据流。他没有敲击键盘,只是静静地坐着,整个人的意识仿佛已经沉入了那片由代码和逻辑构成的深海。
在他的脑海中,【因果沙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那不再是局限于一个县、一个项目的局部模型。这一次,整个江北省的版图被数据化,幻化成一片浩瀚的星空。无数光点在其中沉浮,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关键人物、一个部门、一家大型企业或一个重要的社会节点。
光点之间,由无数或明或暗、或粗或细的光线连接,构成了一张复杂到极致的权力与利益网络。
沙盘的中央,两片巨大的星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互相挤压、碰撞,呈现出一种极不稳定的平衡。
一片星云炽热如火,光芒刺眼,内部的星体运行轨迹大开大合,充满了侵略性。星云的核心,标注着“张副省长”的名字,其核心诉求被沙盘清晰地标示出来:【激进增长,破旧立新,主导未来十年工业化进程】。无数与重工业、高新科技、城市扩张相关的光点被这片星云吸引,环绕其飞速旋转。
另一片星云则深邃如海,光芒内敛,但其覆盖的范围更广,内部的结构也更加致密、稳定。无数细小的光线如蛛网般将星云内的光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这片星云的核心,是“李副省长”,其核心诉求是:【稳定压倒一切,维系现有格局,保障传统优势产业利益】。
林舟自己,则是游离于这两大星云之外的一颗孤星。微弱,却因为在红山县的一系列操作,带上了一层独特的、无法被归类的白色光晕。
他没有急着去推演自己该如何选择,而是将视角拉高,望向了那两片星云之上。
在那里,悬着一颗即将燃尽的恒星。
它的光芒不再炽烈,甚至有些黯淡,但它散发出的引力,却依旧牢牢掌控着整个星系的运转。这颗恒星,就是周书记。
沙盘显示,这颗恒星的能量正在急剧衰减,其内部结构已经开始出现坍缩的迹象。最多三个月,它就会彻底熄灭,从这片星空中消失。
林舟在沙盘中设定了第一个推演变量:【周书记平稳退休,不进行任何重大人事布局。】
沙盘的画面瞬间加速。
恒星熄灭的那一刻,整个星系失去了引力中心。炽热的火红星云和深蓝色的海洋星云之间最后的束缚被挣脱,两者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悍然相撞。无数代表着项目、资金、人事的星体在碰撞中湮灭,化为宇宙尘埃。整个江北省的权力网络陷入一片混乱,各种政策互相掣肘,内耗空前,经济增长曲线应声而下,甚至引发了数个地市的社会不稳定事件。
【推演结果:省域发展陷入停滞,未来五年内斗不断,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
林舟的指尖微微发冷。
他知道,像周书记这样在省委书记位置上坐了近十年的政治家,绝不可能允许自己以这样一种不体面的、不负责任的方式落幕。他的政治生涯,必须有一个稳定而有力的收尾。
那么,他的收尾,会是什么?
林舟清空了推演,设定了第二个变量:【周书记在退休前,以稳定大局为最高目标,进行一次人事布局。】
沙盘再次飞速运转。
这一次,那颗即将熄灭的恒星,在最后时刻猛然收缩,然后爆发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这股能量并非冲向两大星云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化作无数道精准的射线,射向了星系中的各个关键节点。
一些原本属于红色星云的光点被推向了蓝色星云的引力范围;一些蓝色星云外围的星体,则被剥离出来,推向了中立地带;更有一些黯淡无光、处于边缘地带的星体,被这股能量瞬间点亮,强行提升了轨道,嵌入了两大星云之间的空白地带。
这不是简单的打压或提拔。
这是一种精妙绝伦的“掺沙子”和“再平衡”。周书记在用他最后的政治能量,强行打破原有的派系结构,制造新的权力制衡。他不是在为谁铺路,而是在为整个江北省的未来五年,重新设定一个更加稳定、也更加复杂的权力棋局。
他要确保,在他离开后,没有人能够一家独大。张与李,将从你死我活的对手,变成互相牵制、无法轻易掀桌的“室友”。
而林舟的那颗白色孤星,在这次推演中,被一道最强的能量射线精准命中。
沙盘的画面中,他没有被推向任何一个星云,而是被直接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轨道上。这个位置极其特殊,它不属于任何派系,却又与两大星云都保持着等距的引力联系。它像一颗新生的卫星,拥有了独立的运转轨道,并被赋予了观测和影响整个星系运转的特殊权限。
林舟的呼吸,在这一刻几乎停滞。
他终于明白了。
周书记秘书电话里那句“让你有个心理准备”,根本不是在暗示他要升官,也不是在让他思考站队。
那是在告诉他,一场决定未来五年格局的大洗牌即将开始,而他,林舟,是这场洗牌中的一个关键变量。
周书记不是要给他一个“果子”,而是给了他一张“考卷”。明天省委扩大会议的汇报,就是他的考场。
如果他交出的答卷,只是一份红山县的扶贫工作总结,哪怕再亮眼,他也只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他会被提拔,但最终还是会落入两大星云的引力范围,成为其中一方的棋子。
但如果他能交出一份超越红山县、超越派系之争、着眼于整个江北省未来的“发展规划”,一份能让所有人都看到可行性与巨大利益的“c方案”,那么他就能向所有人证明,他不是棋子,而是能为棋局带来增量的“破局者”。
这,才是周书记留给他的,“临别赠礼”。
这份“赠礼”,不是一个现成的职位,而是一个让他一步登天、自成一派的机会。一个能让他摆脱站队宿命,将脑中蓝图付诸实践的绝佳舞台。
想通了这一点,林舟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口直冲头顶。那不是紧张,而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极致兴奋。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双眼亮得惊人。
他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笔记本电脑上,双手放在键盘上,停顿了片刻,然后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敲击起来。
一个个数据模型被调用,一个个逻辑框架被搭建。
“红山剪纸文创产业模型”……接入。
“工业园区拆迁‘人心算法’模型”……接入。
“百亿新能源项目‘c方案’博弈模型”……接入。
他之前在红山县做的每一个项目,解决的每一个难题,都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本身。在沙盘的辅助下,他将每一个过程都数据化、模型化,形成了一套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论”。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方法论”,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庞大的、覆盖全省的顶层设计。
这条主线,就是“科学发展”与“精准规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房间里只剩下键盘清脆的敲击声。林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被消耗着。沙盘高速运转带来的负荷,让他的太阳穴一阵阵地抽痛,脸色也变得愈发苍白。
“咚咚咚。”
一阵突兀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林舟皱了皱眉,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凌晨两点。
他起身打开门,门口站着的,是穿着一身睡衣,睡眼惺忪的李瑞。
“我上厕所,看你这儿还亮着灯,跟要发射火箭似的。”李瑞倚着门框,打了个哈欠,目光扫过房间里那台嗡嗡作响的笔记本,“我说林大设计师,你不用睡觉的吗?明天不是要去省城开会?你顶着这么个死人脸去,不知道的还以为红山县的扶贫工作是靠榨干干部完成的。”
林舟没理会他的调侃,转身回到桌前,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
李瑞自顾自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床沿上,看着屏幕上那些他看不懂的图表和曲线,撇了撇嘴:“又在算计什么呢?算计明天怎么在张、李二位爷面前表演个左右逢源,两头不得罪?”
“我在做一份规划。”林舟头也不回地说。
“规划?”李瑞嗤笑一声,“这节骨眼上,谁看你的规划?大家都在看周老板的脸色,看谁能抢到他留下来的那几把椅子。你现在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你还琢磨着怎么把这块肥肉做得更香?没用的,人家只关心这肉归谁。”
林舟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
他转过椅子,看着李瑞,忽然问:“老李,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争的不是肉,而是谁能得到一口更好的锅?”
李瑞愣住了,他那副总是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表情,难得地凝固了片刻。
“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我能拿出一口,能把全省的食材都放进去,炖出一锅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佛跳墙的锅,”林舟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看不清他的眼神,“你说,他们还会只盯着眼前那块肉吗?”
李瑞看着林舟,沉默了很久。
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了快十岁的年轻人,身体里住着一个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怪物。这个怪物思考的,从来都不是怎么在牌桌上赢,而是怎么掀掉牌桌,自己重开一局。
“疯子。”李瑞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站起身,摇着头向门口走去。
“你最好真能变出那口锅,”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林舟的背影,“不然,第一个被扔进锅里煮了的,就是你这个厨子。”
门被轻轻带上。
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寂静。
林舟的嘴角,却在无人察觉的角落,微微向上扬起。
他将视线重新投向屏幕。经过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那份“省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草案,已经初具雏形。
那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立体模型,涵盖了经济、交通、能源、文化、民生……几乎所有领域。每一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无数条数据链条,彼此关联,互为因果。
这已经不是一份报告。
这是一个活的,可以推演,可以进化的“数字孪生省份”。
林舟知道,当他明天在省委扩大会议上,将这个“怪物”展示在所有人面前时,会引发一场怎样的地震。
他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
夜,已经深了。
但江北省官场的黎明,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