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我们不怕,跟他们吵就是了。”周星愤愤不平,“就是太恶心人,颠倒黑白。”
江川看着窗外,一言不发。他知道,跟一群掌握着旧时代麦克风的人对骂,是最愚蠢的做法。你永远吵不赢一个只想把你拉到泥潭里打滚的流氓。
想要让一座神殿倒塌,最好的方法不是用锤子去砸它的墙,而是在它旁边,建起一座更宏伟、更神圣的新神殿。
“我们不回应。”江川转过身,对所有人说。
“不回应?”顾倾城有些意外。
“是的。”江川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怒火,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我们做自己的事。宣布下去,星尘引力将创办一个全新的全球性电影奖项。”
他走到巨大的全息屏幕前,调出一个刚刚设计好的LoGo——无数星点汇聚成一条璀璨的银河,银河的尽头,托起一座造型简约却充满未来感的奖杯。
“它的名字,叫‘星河奖’(xinghe Awards)。”
“它的口号,叫‘为创造加冕,为文明喝彩’。”
当江川公布“星河奖”的评选规则时,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一,评选范围,涵盖全球所有在‘星河平台’上线的作品,不限国家,不限语言,不限成本。”
“第二,评选权重。50%的票数,来自全球所有‘星河平台’的付费用户,一人一票,后台实名制,杜绝刷票。”
“第三,另外50%的票数,来自一个由一万名成员组成的‘超级评审团’。”
顾倾城立刻问:“这一万名评委怎么构成?这会是他们攻击我们的核心点。”
“这正是我要说的。”江川笑了,“这一万名评委,将从全球公开招募。导演、编剧、演员只占其中的30%。另外的70%,我们将邀请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小说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师、音乐家,甚至是某些领域的顶尖技术工程师来担任。”
“我的天……”周星喃喃自语,“你是想让霍金的继承人去评审一部爱情片吗?”
“为什么不呢?”江川反问,“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情感、它的思想、它的结构之美,应该能被任何一个领域的杰出头脑所感知。我们寻找的,不是最懂电影的人,而是最懂‘美’与‘智慧’的人。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星河奖’评价的,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件‘文明的产物’。”
这个规则,石破天惊。
当它通过星尘引力的全球官网公布时,好莱坞那边先是愣了半秒,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嘲笑。
“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民粹主义的狂欢!”一位奥斯卡终身评委在电视上笑得前仰后合,“让观众和科学家来评奖?那我们以后是不是该让厨子来设计火箭?”
“一个哗众取宠的闹剧,它甚至撑不过第一届!”
旧学院派的联合抵制和抹黑,达到了顶峰。他们联合数百名知名导演和影星发表公开信,声称“星河奖”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并呼吁所有人不要参与这场“滑稽的表演”。
面对排山倒海的负面舆论,江川的办公室里却异常安静。
他没有看那些新闻,而是在看一份名单。名单上,是十个名字。
这十个人,都曾是电影史上最耀眼的星辰,但如今,他们都已退隐,被世人所遗忘。
有在六十年代用一部手持摄影机掀起“新浪潮”却因过于激进而被资本抛弃的法国导演;有在上世纪拍出过东欧最伟大动画长片却因国家解体而穷困潦倒的动画大师;有在非洲用电影记录民族苦难却一生未被西方主流奖项正视过的塞内加尔电影之父……
他们是电影史上的“无声的巨匠”,是被好莱坞体系排挤、却在真正影迷心中封神的存在。
“周星,孟龙。”江川放下名单,“我们去拜访几位老朋友。”
接下来的一个月,江川的身影出现在了世界各地。
在巴黎郊外一间堆满了旧书和胶片的小公寓里,他找到了那位已经八十多岁、脾气古怪的“新浪潮”导演。老人拒绝了所有好莱坞递来的“终身成就奖”,因为他觉得那是一种侮辱。
江川没有提“星河奖”,他只是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为老人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年仅十七岁的电影学院学生,正在用手机翻拍着老人五十年前的经典长镜头,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在‘星河平台’,您那部被禁了四十年的电影,上个月的全球播放量是三十万次。这是我们后台的用户画像,其中70%的观众,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江川平静地说。
老人看着屏幕,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光。
在布拉格一间漏雨的阁楼里,江川找到了那位靠画插画勉强度日的动画大师。江川向他展示了“夸父”引擎,并告诉他,星尘引力愿意无条件投资,帮他完成那部构思了三十年、却因技术和资金问题而搁浅的动画遗作。
在达喀尔尘土飞扬的街头,江川和周星一起,拜访了那位坐在轮椅上的非洲电影之父。江川没有谈艺术,他只是公布了“星河奖”的另一个计划——“终身创作者基金”。
“这个基金,将为全球所有七十岁以上、仍在坚持创作的艺术家,提供终身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江川看着老人饱经风霜的脸,“您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不朽的光影,这个世界,不应该让您在贫病中离去。创造者,理应拥有尊严。”
十次拜访,十次截然不同的谈话。
江川没有用金钱去收买,没有用名利去诱惑。他用的,是尊重,是理解,是将这些被遗忘的巨匠们,重新迎回他们本应属于的殿堂。
一个月后,正当好莱坞的嘲讽达到顶峰,认为“星河奖”已经沦为笑柄时,一份联合声明,通过全球各大通讯社,同步发出。
声明的署名人,正是那十位隐退多年的殿堂级电影大师。
声明内容很简单:
“我们,将共同出任首届‘星河奖’的终身荣誉主席。因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电影艺术被遗忘的初心,以及它最光明的未来。”
这份声明,如同一道横跨天际的闪电,瞬间击穿了所有的阴霾和噪音。
全世界的影迷都疯了。这十个名字,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让电影史抖三抖。如今,他们竟然联名为一个全新的奖项站台!
那些嘲笑“星河奖”是“民粹主义闹剧”的媒体,仿佛被集体扼住了喉咙,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学院派的联合抵制,在这十位巨匠的巨大公信力面前,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当天,“星河奖”官网的“超级评审团”报名通道被挤爆了。无数科学家、作家、学者,都以能成为其中一员为荣。
江川站在办公室里,看着舆情图上,代表负面的红色如潮水般退去,代表支持的绿色覆盖了整个世界版图。
他没有赢,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参与那场战争。
他只是点燃了另一堆篝火,而那些真正热爱光明的人,自己就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