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完账走出“知味小筑”时,晚风刚好吹过巷口的老石榴树,落了片带着清涩气的叶子在林薇的发梢。她抬手去拂,指尖刚碰到叶片,就听见江屿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别往前走,小心脚下的石板缝。”
林薇低头一看,果然,脚下的青石板缺了块角,缝隙里还长着几株浅绿的苔藓,要是踩空了准得崴脚。她赶紧往旁边挪了挪,刚站稳,就感觉胳膊被轻轻扶了一下——江屿的手没用力,只是虚虚搭在她的小臂上,等她踩实了地面才松开,指尖带着点晚风的凉意,却让她的胳膊瞬间热了起来。
“谢谢。”林薇的声音比刚才软了些,耳尖悄悄红了。两人并肩走在老巷的石板路上,没急着去开车,就这么慢悠悠地晃着。路边的小店大多关了门,只有几家卖夜宵的摊子还亮着灯,烤红薯的甜香混着卤味的酱香,飘在晚风里,像老巷特有的烟火气。
“要不要吃烤红薯?”江屿突然停下脚步,指了指巷口的小摊——铁皮桶做的烤炉里,红薯正冒着热气,摊主大爷正用铁钩子翻着红薯,火星子在夜色里闪了闪,像细碎的星星。
林薇点点头,眼睛亮了亮——她小时候总在冬天缠着妈妈买烤红薯,刚出炉的红薯烫得没法拿,却忍不住掰开,咬一口甜糯的瓤,连手指都沾着甜香。江屿走过去买红薯时,她站在原地等着,看着他跟大爷说话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不是吃烤红薯的期待,是这种“有人记得你喜欢”的踏实。
“刚出炉的,小心烫。”江屿把红薯递过来时,用纸巾包了两层,还特意把红薯的“尖儿”对着她——那是烤红薯最甜的地方。林薇接过红薯,指尖碰到温热的纸巾,心里暖乎乎的。她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甜糯的瓤在舌尖化开,带着点焦香,比她想象中还要好吃,忍不住眯起眼,像只吃到了喜欢食物的小猫。
江屿看着她的样子,嘴角弯了弯,自己也掰了块红薯吃。两人没说话,就这么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往前走,脚步声落在石板路上,“嗒嗒”的,和晚风里的虫鸣混在一起,格外安静。林薇吃完红薯,把纸巾揉成小团攥在手里,刚想找垃圾桶,就看见江屿递过来一个干净的纸袋——是刚才装红薯的纸袋,他特意留着给她装垃圾。
“你怎么知道我在找垃圾桶?”林薇把纸团放进纸袋,小声问。
“刚才你看了两次路边的花坛。”江屿的声音很自然,像是在说件很平常的事,“花坛里不能扔垃圾,前面路口有垃圾桶。”
林薇心里一动——她自己都没注意到刚才的小动作,他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前总觉得江屿是个“冰山”,话少又高冷,可相处久了才发现,他的温柔都藏在这些小细节里:帮她拧松的椅腿、记得她不吃太辣、递红薯时特意对着“尖儿”、留着纸袋给她装垃圾……这些细碎的温柔,比甜言蜜语更让人心动。
走到路口的垃圾桶旁,林薇把纸袋扔进去,刚转身,就看见江屿正看着她,眼神在夜色里显得格外亮。“工作室最近的订单多吗?”他突然问,语气很自然,像是在聊工作,却又带着点刻意的关心。
“挺多的,‘老巷四季’系列卖得比我想象中好,昨天还接了个学校的定制单,要做一批印着校园风景的帆布袋。”林薇说起工作室的事,话就多了起来,“顾妍说要帮我招个兼职,不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觉得……招个学生兼职怎么样?”
“可以。”江屿点点头,认真地给她建议,“学生兼职时间灵活,也容易接受新鲜想法,不过要记得签兼职协议,明确工作内容和薪资,避免后续麻烦。”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需要帮忙看协议,随时找我。”
“好!”林薇用力点头,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江屿不是随口说说,之前帮她整理维权资料时,他就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比她自己还细心。两人聊着工作室的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文创园门口——江屿的车还停在早上的位置,路灯的光落在车身上,泛着淡淡的银。
“今天……谢谢你。”林薇站在车旁,看着江屿,声音轻轻的,“红薯很好吃,菜也很好吃。”
“不用谢。”江屿看着她,眼神比夜色还温柔,“下次有空,可以带你去老巷的陈伯糖水铺,他做的凉糖水比外面卖的好吃。”
林薇的心跳突然快了几分,抬头撞进他的眼睛里——他的眼里带着点期待,不是客气的邀请,是认真的约定。她赶紧点头,声音有点发飘:“好啊!我好久没去陈伯的糖水铺了,上次去还是……还是第一次跟你在糖水铺门口遇见的时候。”
说完这句话,两人都愣了愣,随即都笑了。第一次遇见时的场景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海里闪了闪——她抱着堆帆布袋,冻得鼻尖通红,他站在糖水铺门口,手里拿着张设计图,眼神认真。谁能想到,从那次遇见开始,会有这么多细碎的温柔和心动,慢慢攒成了现在的样子。
江屿打开副驾驶的车门,看着她坐进去,才关上门绕到驾驶座。车子启动时,林薇看着窗外的文创园,心里像揣了颗甜糯的烤红薯,暖乎乎的。她知道,这场晚风里的散步,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都是两人心里没说出口的心意——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是细水长流的靠近,是“下次还想和你一起”的期待。
车子驶离文创园时,林薇悄悄侧过头,看了眼正在开车的江屿。路灯的光在他脸上明明暗暗,他的侧脸线条柔和,嘴角还带着点没散的笑意。她突然觉得,这样就很好——有喜欢的人,有想做的事,有藏在晚风里的心动,还有“下次见”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