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燃将手中刀狠狠劈在春秋大刀上,瞬间溅起一串火星子。春秋大刀一侧一卷,带出一片匹练似的刀光,将苏燃手中的刀反而包裹在内,顺势一拢,挽出一个刀花。
这刀花越画越小,把苏燃的刀带的整个运动轨迹也越来越小起来,甚至由于这种空间受限,苏燃感觉自己手里的刀变得难以发劲,只能被动地跟着春秋大刀的运动轨迹走。
这正是春秋大刀里的“舞花”技法。苏燃心知这样下去不好,赶忙把手中刀一横,架着就直沿着春秋大刀的刀身磕下去,试图用侧面对长柄武器的击打使得宋猜对于武器的重心失去控制,从而让他脱手。
可是宋猜仿佛早有意料似地,用力向下一推,刀锷与苏燃的刀锋猛地敲击在一起,苏燃的刀锋砍到了刀锷和刀刃之间的那个角度里。
随着宋猜嘴角上扬,他手中的春秋大刀的刀柄也非常微小地转了一个角度。由于春秋大刀是长兵器的原因,虽然握着刀柄的手只是让刀柄转了很小的幅度,但是春秋大刀是上粗下细的构造,顶端的刀刃就相应地转动了一个较大的幅度,居然正好把苏燃的刀卡在了期间。
宋猜嘴角嗫动,仿佛在说,看好了,这招是这么用的,手上双手持握变为单手持握,整个人身随步走,手虚把着刀柄快速向前,然后趁着苏燃的刀被暂时卡住的机会,一式盘肘,拧腰转胯发力,猛地击向苏燃的胸腹之间。
苏燃一惊,仓促之间抬手与迎面而来的肘击对拼一记,但是忘记了另一只手上的刀还卡在春秋大刀的刀锷之间,一动之下手中刀竟然脱手。是的,他在对战中被缴械了……
宋猜见到苏燃刀脱手也停了下来,这毕竟不是要一定要分出个胜负的擂台比赛,打到一方兵器脱手自然要停。
宋猜站定以后,皱着眉头说道:“虽然你提出的械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洪天然用自身的境界优势对你形成碾压,可是兵器战并不意味着洪天然就不能在比斗中找到短兵相接的机会。”
他边说边用兵器比划道:“毕竟他的功力远高于你,那么像这样,或者像这样,他甚至可以短暂地弃兵器于不顾,找到直接与你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到时候你还是必败无疑。”
苏燃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发现确实是如此,自己一旦被洪天然近身,对方就能发挥出那一身恐怖的实力,而自己先前的百般谋划怕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就只能用兵器打得他只能招架。你打算用刀是吧?洪天然有化劲实力,能够生扛子弹,身上挨你几刀怕是并不致命,但是他的脖子一样脆弱,那里连一刀都挨不上。所以你的刀招要招招不离他的脖颈,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宋猜不愧是大洪拳的习练者,他的洪拳底子虽来自于南洋的洪拳分支,但居然更接近于古代那种军阵武术,因此械斗实力果然比徒手实力更强几分,几乎是每几秒钟就给出了让人不得不赞同的答案。
“刀法,素来就有缠头裹脑之称,这是因为古代战场上最是凶险,即使是武艺高强的将军也不能仰仗刀的锋利而只攻不守,然而刀无论是攻击范围还是防守范围都十分有限,所以在这有限的空间里面刀法选择了退而结网,只照顾头面部位,于是就有了缠头裹脑的称谓。防守如此,攻击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能攻敌所必救的刀法就是好刀法。我自然也会使这样的刀法。”苏燃沉吟过后,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宋猜闻言喜不自胜,竟哈哈大笑起来,下一刻,他丢掉了手上大刀,一脚一旁的兵器架上钩来一条九节鞭,一把将鞭身两处远端对折,伸到胸前,对苏燃说:“那就再来。”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猜连续换了刀、枪、斧、钺、剑、戟、钩、叉、槊、棍、镗、棒、鞭、锏、锤、抓,从长兵器使到短兵器,从短兵器使到软兵器,甚至连洪拳里独有的奇门兵器铁桥凳都使出来了。
事实也证明,宋猜确实是一代武器大师,所有这些兵器在他的手中,能够发挥出来的威力都是苏燃见所未见,可以说即便放在前世见识过的专精这些武器的大家之中,宋猜使用单个兵器的功力也绝对在前三之数。
这就带给苏燃很大压力了,因为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寻常人要学会一种兵器都不可能,更何况他要适应这么多兵器的节奏特点呢。不过还好他也不用真的学会,他只要会打,而且还是用刀法去对打就可以了。
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不管是宋猜使出的劈、砍、撩、挂还是斩、抹、拦、截,抑或是戳、刺、挑、架等等技法,苏燃只一套刀招,先荡开对方的武器,然后缠头裹脑,缠头裹脑,缠头裹脑……
当然他也不是只会这一招刀招,但是却要围绕这这个核心来布局自己的刀法招式。一开始他还很难应付宋猜多变的兵器风格,经常不是被缴械,就是被戳打到身上。
宋猜开始最常和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这是真打,你已经死了。”(摇摇头)“不是这么打的。”渐渐地,一天,两天,三天过去,宋猜的口头禅渐渐变成“不是,你这一招鲜吃遍天啊。”他开始渐渐变成那个经常头疼了的人。
等到苏燃完全适应了十八般武艺的风格之后,宋猜已经不能轻易取胜了。苏燃虽然不是像他一样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武器大师,但前世也是下了苦功夫修炼过兵击之术的,其中刀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他的刀招虽然看上去不精妙,但却往往很实用,正好可以用于擂台这种生死相搏的地方。
在两人的对打之中,时间总是快得很快。半个月的时间一点都经不起消耗,不知不觉间,马上就要到苏燃要对战洪天然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