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战国时期的一位倒霉蛋——楚怀王熊槐。这位老兄在位三十年(前328年-前299年),堪称楚国由盛转衰的关键先生。不过您可别以为我要讲什么严肃历史,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位老实人被各路神仙坑得团团转的趣事。
一、开局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话说楚怀王刚上位那会儿,手里拿的可是级别的牌面。楚国当时疆域辽阔,东到大海,西至巴蜀,南达岭南,北抵中原,堪称超级大国。他爹楚威王给他留下的家底厚实得很,按现在话说就是富二代创业,起点比马云还高。
这位熊槐同志刚登基时还挺有抱负,任用屈原搞改革(就是那个后来跳江的屈原),看起来是要大干一场。可惜啊,这位爷有个致命弱点——耳根子软得跟面条似的。这就好比现在某些领导,上午开会说要反腐倡廉,下午就被糖衣炮弹攻陷了。
最搞笑的是,这位楚怀王特别容易被画大饼忽悠。张仪来楚国行骗时,一张嘴就是商於六百里地,楚怀王一听眼睛都直了,立马跟齐国断交。结果呢?张仪给的所谓六百里地实际只有六里。这就像现在某些人相信投资一万,月入百万的骗局一样,贪小便宜吃大亏。
二、被张仪连环骗,堪称战国版杀猪盘
说起张仪骗楚怀王的故事,简直能拍一部《战国防诈指南》。第一次,张仪用商於六百里地的诱饵让楚国和齐国绝交。等楚怀王发现被骗后,气得发兵攻打秦国,结果在丹阳被打得满地找牙,死了八万多人,连大将军屈匄都被俘了。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可咱们这位楚怀王偏不。过了两年,张仪又来了,这次换了个套路:我们秦王说了,愿意用武关以外的地换你们的黔中地。楚怀王这次倒是学乖了:地我不要,把你张仪给我就行。
张仪也真敢来,到了楚国就被关起来了。眼看要掉脑袋,张仪又使出绝招——贿赂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宠臣靳尚。结果您猜怎么着?楚怀王又把张仪放了!这就好比现在某些人,明明知道对方是骗子,被几句好话一说又转钱过去了。
最绝的是,张仪刚走,屈原从齐国出差回来,问楚怀王:咋不杀张仪啊?楚怀王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派人去追,结果张仪早跑没影了。这段故事告诉我们:有个靠谱的顾问多重要啊!要是楚怀王早点听屈原的,也不至于被当猴耍。
三、国际关系中的傻白甜
楚怀王在外交上的表现,活脱脱一个战国版傻白甜。秦国说要和楚国联姻,他信了;秦国说要会盟,他也信了。结果呢?一到武关就被绑架,堪称古代版跨国绑架案。
秦王要挟他割地,这位爷倒是突然硬气了一回:地可以割,骗局我不参与!结果被扣在秦国,最后死在异乡。这结局,连秦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史记》里说:秦人怜之。能让敌人都同情,可见这位爷被坑得有多惨。
最讽刺的是,楚怀王死后,楚国居然还给他上了个的谥号。按照谥法:慈仁短折曰怀,就是说这人挺仁慈,就是死得早。要我说,这谥号应该解释为老是怀念被骗的时光才贴切。
四、后宫戏比《甄嬛传》还精彩
楚怀王的后宫故事也很有看头。他的正牌夫人是南后郑袖,这位可不是省油的灯。当年张仪行骗后,就是她收了贿赂帮忙吹枕边风。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夫人外交啊。
更绝的是郑袖和魏国来的美人之间的宫斗。据说郑袖假装和魏美人亲如姐妹,她先偷偷告诉魏美人说楚王最喜欢看美人掩鼻的娇羞姿态,然后对楚怀王说:魏美人觉得您身上有异味。等楚怀王再见魏美人时,发现她总是掩鼻,一怒之下就把魏美人的鼻子割了。这手段,比《甄嬛传》里的华妃还狠。
楚怀王还有个宠妃叫李嫣,这位更厉害,直接让自己哥哥李园把持朝政,最后还策划了刺杀春申君。可见楚怀王不仅在外交上被忽悠,在后宫也是被拿捏得死死的。
五、屈原:一个忠臣的无奈
说到楚怀王,就不能不提屈原。这位爱国诗人堪称史上最憋屈的顾问。他给楚怀王提的建议都是金玉良言,可惜楚怀王是左耳进右耳出。
最搞笑的是,楚怀王被张仪骗了之后,居然还派屈原出使齐国修复关系。这就好比现在某些公司,市场部把客户得罪了,让销售部去擦屁股。屈原倒也尽职尽责,可等他修好关系回来,发现楚怀王又把张仪放了,估计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后来楚怀王被扣秦国,楚国立了新君,屈原彻底没了靠山,最后只能投江明志。要我说,屈原投江前肯定在想:跟了这么个老板,还不如喂鱼呢!
六、历史评价:老实人的悲剧
纵观楚怀王的一生,你会发现他其实不算坏人,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智商税交得太多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他:贪而信张仪,遂绝齐欢。这话说得客气,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贪小便宜活该被骗。
楚怀王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1. 领导耳根子太软是要坏事的
2. 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
3. 有个靠谱的顾问很重要
4. 画大饼的人多半是骗子
最后说句公道话,楚怀王虽然治国无方,但至少在被扣押时守住了底线,没有为了活命出卖国家利益。这一点,比他那个没骨气的儿子楚顷襄王强多了。所以啊,历史对这位老实人的评价,还真是又爱又恨。
各位看官,楚怀王的故事讲到这里,您是不是也觉得这位爷的人生就像一部荒诞喜剧?不过笑归笑,咱们也得从中吸取教训:做人不能太楚怀王,否则迟早要被现实教做人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