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战国那会儿,有四位出了名的公子哥儿,人称战国四公子。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赵胜,就是其中一位,封号平原君,赵国王室贵胄,家里门客三千,排场大得很。
这赵胜啊,长得那叫一个俊,史书上说他翩翩浊世佳公子,搁现在就是妥妥的高富帅。可您别看他表面风光,背地里也是个狠角色。今儿个咱就来讲讲这位平原君几件鲜为人知的糗事和壮举,保管让您大开眼界。
一、跛脚门客引发的血案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赵胜正在自家大宅院里举办宴会。要说这赵府的排场,那可真是了不得。光伺候的婢女就有上百人,个个穿着绫罗绸缎,比寻常人家的小姐还体面。
主公,魏国使者到!
主公,齐国大夫求见!
门房一声声通报,赵胜端着青铜酒爵,脸上挂着标准的贵族微笑。他心里明镜似的——这些人大老远跑来,不就是想巴结他这位赵国实权派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胜的小妾们开始在楼上弹琴唱曲。其中有个叫绿珠的,是赵胜最宠爱的,生得杏眼桃腮,就是嘴巴特别损。
哎呀!绿珠突然指着楼下笑出了声,姐妹们快看那个瘸子!走路一歪一扭的,活像个翻了盖儿的乌龟!
楼下正巧走过一位门客,左脚有些残疾,走路确实不太稳当。这位门客名叫李同,虽然身有残疾,却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尤其擅长兵法谋略。
满座宾客哄堂大笑。李同的脸地红了,手里的竹简地掉在地上。赵胜抬眼看了看,居然也跟着笑了起来,还朝楼上喊了句:绿珠,你这比喻倒是新鲜!
第二天一早,管家慌慌张张跑来报告:主公,不好了!李同先生收拾行李走了,还留了封信!
赵胜展开竹简一看,上面写着:士可杀不可辱。君以妾笑士,同所以去也。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赵胜不以为然,我府上门客三千,走一个跛子算什么?
可接下来几天,陆陆续续有门客告辞。赵胜这才慌了神——这些门客可都是他的政治资本啊!他赶紧召集剩下的门客开会。
诸位为何都要离我而去?赵胜一脸委屈。
一位年长的门客叹了口气:主公,您可知士为知己者死?李同虽然腿脚不便,却是难得的人才。您纵容妾室嘲笑他,等于是在打我们所有门客的脸啊!
赵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门客是在抗议他轻视人才。他当即拍案而起:来人!把绿珠给我带来!
二、割耳明志的狠招
绿珠被带上来时还一脸懵懂,直到看见赵胜阴沉的脸色才意识到不妙。
主、主公...她声音都抖了。
赵胜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你知道错了吗?
绿珠眼泪汪汪:妾身不知犯了何罪...
你嘲笑李同先生,害我失去众多贤士!赵胜厉声道,今日我要让你知道,在我赵胜这里,人才比美人重要!
说罢,他地抽出佩剑。绿珠尖叫一声瘫软在地。只见寒光一闪,赵胜竟割下了绿珠的一只耳朵!
把这耳朵给李同先生送去,赵胜面不改色,就说我赵胜有眼无珠,纵容贱妾侮辱贤士,今日割耳谢罪,请他回来共谋大业!
这一招果然奏效。李同听说后大为感动,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了几位颇有声望的朋友。赵胜的门客数量不减反增,这件事反而成了他重士轻色的美谈。
不过据府上老仆私下说,那绿珠被割耳后失了宠,没过半年就病死了。而赵胜呢?转头就又纳了三个更年轻漂亮的小妾。
三、政治联姻的高手
赵胜这人不光对自家门客狠,对亲人也不手软。他有个妹妹,生得如花似玉,被他当作政治筹码使唤。
当时秦国有个王孙叫异人(就是后来秦始皇的爹),在赵国当人质。异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吃穿用度连赵胜家的马夫都不如。
有一天,赵胜突然把妹妹叫到跟前:妹妹啊,哥给你说了门亲事。
妹妹羞答答地问:是哪家的公子?
秦国质子异人。
妹妹当场就哭了:哥!那异人穷得叮当响,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你忍心让我去受苦吗?
赵胜神秘一笑:你懂什么?我看这异人面相不凡,将来必成大器。再说了...他压低声音,我已经和卫国大商人吕不韦谈好了,他愿意资助异人。你这叫投资,懂不懂?
就这样,赵胜妹妹含着泪嫁给了异人。谁曾想,这桩婚事后来真让赵胜赚大发了——异人回国后当了秦王,赵胜摇身一变成了秦王的丈哥,在七国间左右逢源。
四、长平之战的神操作
说到赵胜的政治手腕,最绝的还要数长平之战那会儿。当时秦国攻打赵国,两军在长平对峙。赵王急得团团转,问赵胜该怎么办。
赵胜眼珠一转:大王,廉颇老将畏战不出,不如换年轻气盛的赵括为将!
朝中老臣纷纷反对: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怎能担此大任?
赵胜心里门儿清:赵括确实不行,但正因为他不行,才能...嘿嘿。
果然,赵括上任后主动出击,结果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包了饺子,全军覆没。赵国元气大伤,但您猜怎么着?经此一役,主张求和的赵胜反而地位更稳固了,因为赵王觉得只有他懂得韬光养晦。
五、晚年醒悟
晚年的赵胜常常独自饮酒,有一次喝醉了,对着铜镜自言自语:我赵胜一生,养士三千,割过美人耳,嫁过亲妹妹,算计过亲侄子...到底图个啥?
管家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主公礼贤下士,名垂青史...
放屁!赵胜突然摔了酒杯,我那是做给人看的!什么杀妾留士,不过是收买人心的把戏!那些门客,有几个是真心的?不都是冲着我的权势来的?
管家吓得不敢吱声。赵胜摇摇晃晃站起来,指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你看那树上的鸟,早上来晚上走,和我的门客有什么区别?
据说赵胜临终前做了个怪梦,梦见绿珠血淋淋地站在他床前,手里捧着一只耳朵。他惊醒后大汗淋漓,当即吩咐家人:我死后,在坟前立块无字碑吧。
家人不解:为何不刻上您的功绩?
赵胜苦笑:我这一生,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
六、历史评价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赵胜: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这话说得客气,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长得帅会来事儿,但格局不够大。
不过话说回来,在战国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赵胜能混到四公子之一的位置,还活了七十多岁善终,绝对算得上人精中的人精。他那些看似荒唐的操作,细想起来都是精明的政治算计。
就像他杀妾留士这招,表面上看是为了挽留门客,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极端方式给自己打广告——看啊,我赵胜多么重视人才!结果呢?更多人才慕名而来,他的政治资本越发雄厚。
所以说啊,这历史上的大人物,没一个是简单的。咱们读史的时候,千万别被表面故事骗了。就像赵胜,你以为他是个纨绔子弟?错!人家可是把这门生意做到了极致。
下次您要是听到哪个老板说什么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不妨想想赵胜割美人耳朵的故事——所谓重视人才,有时候不过是笔划算的买卖罢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