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战国时期,秦国出了位骨骼清奇的君主——秦武王赢荡。这名字起得就很有特色,是姓,是名,合起来念总让人联想到某种洗衣产品。不过这位爷可跟清洁用品没半毛钱关系,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举重爱好者,专业术语叫力量举运动员,最后还因此送了命,堪称史上最硬核的健身达人。
一、天生神力
赢荡小朋友打娘胎里出来就与众不同。据秦国宫廷《育儿日记》记载,这小子出生时哭声震天,接生婆差点被震聋;三朝洗儿时,一脚踹翻了青铜澡盆,把亲爹秦惠文王乐得合不拢嘴:此子类我!
等到三岁,赢荡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运动天赋。某日宫廷开派对,小赢荡趁人不备,居然把祭祀用的青铜鼎给举起来了!虽然那只是个迷你版的礼器鼎,但也有百十来斤。众大臣看得目瞪口呆,小赢荡却笑嘻嘻地来了句:轻如鸿毛!气得他爹当场下令把宫里所有能搬动的东西都焊死在地板上。
五岁那年更离谱。赢荡在御花园看见一头小牛犊,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来了个过肩摔。牛犊被摔得七荤八素,小赢荡却拍拍手说:改天试试成年的。御厨们从此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这位小祖宗哪天突发奇想来个活牛刺身。
二、成长烦恼
随着年龄增长,赢荡的力量指数呈几何级数暴涨。十岁能单手举起石磨盘,十二岁能拉着战车跑马拉松,十五岁已经发展到看见什么举什么的地步。秦国朝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报——边关告急!
待本王举完这个青铜器再说...
大臣们很头疼,这哪是一国之君,分明是个人形起重机。有次邻国使臣来访,赢荡非要表演胸口碎大石,结果石头碎了,他的胸肌连个红印都没留下。使臣回国后连夜加固城墙,生怕这位肌肉君王哪天心情不好来拆家。
赢荡还有个特殊爱好——收集大力士。他的朋友圈清一色都是能徒手撕虎豹的狠角色,其中最得宠的是乌获和任鄙,这二位放现在妥妥的奥运会举重冠军。三人经常在咸阳街头即兴举办全民健身展示会,吓得老百姓见了他们就绕道走——谁知道会不会被拉去当人肉杠铃。
三、王位之争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驾崩。按理说该太子赢荡继位,但朝中却出现了反对声音。以樗里疾为首的老臣们忧心忡忡:让这位举重狂魔当王,秦国怕是要变成健身房啊!
关键时刻,赢荡的舅舅力排众议:诸位多虑了!我外甥虽然爱举重,但脑子又不傻...大概。说着自己也有点心虚地擦了擦汗。
登基大典上,赢荡果然不负众望。别人接玉玺都是恭敬地双手捧过,他倒好,直接来了个挺举式接玺,差点把传国玉玺当哑铃耍。大典结束后还意犹未尽,把礼官挨个举起来掂量重量,美其名曰人事档案补充。
四、治国理政
出乎所有人意料,赢荡当政后居然把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设立了举贤堂,专门招募力大无穷之人——当然文化课也得及格,不能全是文盲。还改革军制,创建了史上第一支重装步兵,个个身披三层甲胄照样健步如飞。
不过这位肌肉君王的政治手段也相当。有次楚国使臣在朝堂上出言不逊,赢荡二话不说,单手把使臣拎起来挂在宫门口的旗杆上,附赠一张纸条:轻如鸿毛2.0版。楚王听说后气得吐血,但看看秦国边境那些肌肉发达的重装步兵,还是决定忍了。
赢荡最着名的政策是以力服人外交策略。别的国家派使节都带珠宝美女,他倒好,每次出访必带一队大力士,见面先来场力量表演赛。据说有次在韩国访问,直接把人家城门给拆了当礼物送回去,美其名曰帮你们升级防御工事。
五、终极挑战
公元前307年,赢荡听说周王室有九鼎,象征着天下九州,顿时来了兴趣:本王举过的鼎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倒要看看这九鼎有多重!于是不顾大臣反对,带着乌获、任鄙等一干大力士直奔洛阳。
周赧王听说肌肉魔王要来,吓得连夜给九鼎上了三道锁。但这点小障碍哪难得住赢荡?他带着小弟们直接闯进太庙,指着最重的龙文赤鼎说:就它了!
乌获第一个尝试,脸憋得通红才勉强举起三秒,放下鼎就吐了口血;任鄙更惨,刚把鼎抬离地面就闪了腰。赢荡见状哈哈大笑:看本王的!
周王室史官在《周朝那些事儿》中记载了这历史性一幕:王袒胸露乳,扎马步,气沉丹田,双手握鼎足,大喝一声!鼎离地三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六、悲剧时刻
原来赢荡确实力大无穷,把千斤重的龙文赤鼎举过了头顶。问题出在他非要学杂技演员玩花样——打算把鼎从左手抛到右手。结果鼎是抛过去了,右手没接住,直接砸在腿上。只听一声,秦国最结实的两条腿当场骨折,鲜血像喷泉似的往外冒。
随行太医一看就哭了:大王,您这腿...得截肢啊!
赢荡虽然疼得冒冷汗,还嘴硬:截什么肢!给本王拿绷带来!
可骨头都碎成渣了...
那就当本王穿了条碎花裙!
当夜,赢荡因失血过多驾崩,年仅二十三岁。临终前他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早知道...该先练深蹲的...据在场宫女回忆,君王最后一句话是:告诉孟贲...他的卧推记录...还是没破...
七、历史评价
赢荡死后获谥,史称秦武王。这个字用得相当传神——既表彰了他的勇力,又暗戳戳地提醒后人别学这傻小子。
后世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武王有力好戏。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这哥们儿力气大就爱显摆。而民间则流传着更直白的说法: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值得一提的是,赢荡死后,他收集的那些大力士大多被新君秦昭襄王遣散。只有乌获和任鄙因为举鼎时受伤太重,被特许留在宫中养老——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对着年轻侍卫摇头叹气:你们这届年轻人不行啊,当年我们王上...
八、考古趣闻
2016年,洛阳考古队发现了疑似当年事故现场的遗迹。在周王城遗址附近出土了一个严重变形的青铜鼎足,旁边还有块刻着字的竹简,经碳14检测正是赢荡时期的物件。竹简上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
今日举鼎,手感不佳。
早餐只吃了五斤牛肉,明显不在状态。
孟贲那厮又在旁边说风凉话。
不管了,死就死吧,人死鼎朝天!
考古队长捧着竹简哭笑不得:这位武王,还真是...死得其所啊。
九、现代启示
赢荡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健身虽好,可不要贪杯;
装逼遭雷劈,举鼎被鼎砸;
当领导光有肌肉不行,还得有脑子;
如果非要作死,请先买好保险。
如今在陕西咸阳的秦武王陵,导游总会指着那个比其他陪葬鼎大好几号的青铜鼎说:看,这就是当年没砸到他的那个...游客们往往哄堂大笑,只有少数健身爱好者会肃然起敬,默默掏出蛋白粉干了一杯。
所以啊,人生在世,量力而行。毕竟不是谁都能像赢荡那样,把生命活成一个段子,把死亡演成一场喜剧。这位重量级君王的墓志铭完全可以这样写:
这里躺着赢荡,
他举起了鼎,
也放下了江山。
pS:鼎是假的,命是真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