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可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乖宝宝,而是春秋时期最会玩的诸侯——郑庄公。这位老兄在史书上被称作春秋小霸,但你要是以为他只会打仗治国,那就大错特错了。今天,就让我们扒一扒这位心机boy那些鲜为人知的骚操作,保证让你笑掉大牙又拍案叫绝。
一、史上最惨胎教:亲妈不爱我
话说郑庄公出生时,那叫一个惊心动魄。他妈武姜生他的时候,这小子居然——也就是脚先出来,把亲妈疼得死去活来。武姜一怒之下,给这个倒霉孩子起名叫,这哪是名字啊,简直是人生第一张差评!
更惨的是,武姜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叔段,这次顺产,于是母爱全给了小儿子。庄公从小就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长大,心里那个苦啊,估计比黄连还苦三分。
各位看官想想,要是搁现在,庄公绝对能写本畅销书:《我的母亲不爱我》,再上个情感调解节目,妥妥的流量担当。但人家庄公偏不,他选择了一条更狠的路——隐忍不发,暗中观察,活脱脱一个春秋版。
二、登基大戏:奥斯卡欠他一座小金人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去世,庄公继位。这时候他妈武姜跳出来搞事情,要求把制邑(今河南荥阳)封给叔段。庄公一脸为难:制邑可是险要之地,我爸生前说过不能封给别人啊。(内心oS:当我傻啊?)
武姜不依不饶:那京城总行吧?京城是郑国第二大城,庄公表面上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心里却乐开了花:鱼儿上钩了!
他这一手欲擒故纵玩得那叫一个溜,连现代商学院的谈判课都得拿来做案例。更绝的是,他还派了个心腹祭仲去当叔段的老师,明为教导,实为监视。这操作,堪比在对手家里装监控,还让对方出安装费!
三、叔段造反:史上最配合的计划
叔段在京城果然开始飘了,又是扩建城墙,又是招兵买马。大臣们急得跳脚,庄公却淡定得很: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让他作,作死才好收拾。
最搞笑的是,叔段准备造反时,居然还跟老妈武姜约好里应外合——武姜答应做内应打开城门。这母子俩的智商,加起来可能都不够庄公一个人玩的。
果然,叔段刚一起兵,庄公就来了个瓮中捉鳖,轻松平定叛乱。叔段逃到共地,从此人称共叔段。武姜也被庄公发配到城颍,还撂下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黄泉不相见)
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觉得庄公太狠心?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四、黄泉认母:春秋最佳公关案例
把老妈赶走后,庄公很快就后悔了。毕竟在那个讲究孝道的年代,这名声可不好听。但狠话都放出去了,怎么收场呢?
这时候,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来献礼,庄公赐他吃饭,他却把肉留着。庄公好奇问原因,颍考叔说:我带回去给我妈尝尝,她还没吃过国君赏的肉呢。这一记孝道暴击直接让庄公破防了。
庄公叹气道:你有妈可以孝顺,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趁机献策:这有何难?挖条地道见到泉水,不就是了吗?您母子在地道里相见,既不违背誓言,又能尽孝。
庄公一听,立即照办。母子俩在地道里抱头痛哭,和好如初。这波操作,既保全了面子,又赚足了孝子名声,堪称春秋时期最佳危机公关案例。要是搁现在,颍考叔绝对能开个危机公关咨询公司,专接名人洗白业务。
五、外交骚操作:周王室被他玩坏了
郑国地处中原核心区,四周强敌环伺。庄公的外交手段,那叫一个。
最经典的莫过于周郑交质事件。当时周平王为了安抚郑国,居然和郑国互相交换人质——周王室派王子狐到郑国当人质,郑国派公子忽到周王室当人质。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诸侯和王室平等交换人质,周王室的脸往哪搁?
更绝的是,后来周桓王想收拾郑国,结果在繻葛之战中,郑国军队一箭射中周王肩膀,直接把天子不可侵犯的神话给打破了。庄公还假惺惺地说:我哪敢侵犯天子啊,只是自卫而已。然后当晚就派人去慰问周王,把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玩到了极致。
这波操作,相当于今天一个小公司老板把行业巨头cEo打了,然后发推特说纯属误会,还送果篮上门。周王室被这么一搞,威信扫地,从此诸侯更不把周王当回事了。
六、军事创新:春秋版闪电战发明者
庄公打仗也很有一套。他首创鱼丽之阵,把战车和步兵混编,灵活机动,堪称春秋版闪电战。
最搞笑的是打许国那一仗。许国国君逃跑了,庄公居然派自己弟弟百里去守许国,还假惺惺地说:我弟弟有能力治理好许国。结果许国人根本不买账,没多久就把百里赶跑了。庄公也不恼,反而说:看来许国人不愿意被外人统治啊。这脸皮厚度,堪比城墙拐角。
七、身后之事:墓地被盗的奇葩遭遇
庄公死后葬在今河南新郑附近。搞笑的是,1923年他的墓地被盗,出土了大量珍贵青铜器,现在很多都在博物馆里。想想这位心机boy生前算尽一切,死后却被盗墓贼光顾,不知他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更讽刺的是,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昭公忽,最后却被臣子杀害,郑国从此陷入内乱。可见人算不如天算,再精明的权术家也难逃历史规律。
八、历史评价:被低估的权谋大师
孔子评价庄公,说他。但换个角度看,庄公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把权谋玩到了极致。他处理家庭矛盾、平衡国际关系、创新军事战术的手段,即便放在今天也堪称教科书级别。
现代管理学家可能会说他是危机处理专家,心理学家会研究他的情绪管理能力,而普通吃瓜群众大概只想说:这哥们儿,太会玩了!
各位看官,看完郑庄公这些骚操作,是不是觉得春秋历史比宫斗剧还精彩?这位心机boy用他的一生证明:在权力游戏中,有时候厚黑学仁义道德更管用。当然,这种价值观咱们现在不提倡,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最后送庄公一句现代评语:哥不是传说,哥是套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