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一位史上最没存在感的周天子——周平王。这位老兄在历史课本上就一句话带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好家伙,堂堂周天子,混得还不如他手下的小诸侯有名气。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躺平界祖师爷的奇葩人生。
一、史上最惨太子:爹不疼娘不爱
周平王,本名姬宜臼,这名字听着就挺宜家宜居的,注定是个佛系青年。他爹周幽王,就是那个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作死小能手。按理说太子爷应该过得挺滋润吧?错!这位太子爷堪称史上最惨。
他亲妈申后,因为年老色衰被废,褒姒上位当新王后。这褒姒还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一看:哎呀这娃长得真像我!(废话,不像你问题就大了)于是决定废长立幼。宜臼同学就这样从太子变成了前太子,连个安慰奖都没有。
更惨的是,他外公申侯看不下去了,联合犬戎把周幽王给咔嚓了。按理说这是好事啊?错!犬戎这帮人进城后烧杀抢掠,把镐京祸害得不成样子。宜臼虽然捡了个王位,但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国库空虚、诸侯离心、京城破败。这哪是登基啊,简直是接盘!
二、搬家大作战:史上最寒酸的迁都
面对破败的镐京,周平王一拍大腿:这地儿没法住了!搬家!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着名的平王东迁。但各位别被这词唬住了,以为是多么盛大的场面。实际情况是:
1. 搬家队伍:就几辆破牛车,拉着周王室所剩不多的家当。什么九鼎啊、礼器啊,能丢的早被犬戎抢光了。随行人员除了几个忠心大臣,就剩些老弱病残的侍卫。
2. 新家选址:洛邑(今洛阳)。这地方虽然不如镐京气派,但好在是现成的——当年周公旦建的陪都,勉强能住人。
3. 搬家仪式:寒酸到连个剪彩仪式都没有。诸侯们纷纷表示最近忙,下次一定来,实际上都在看笑话。
最搞笑的是,搬家路上还出了个插曲:走到半路发现传国玉玺丢了!平王急得直跺脚:这玩意儿也能丢?后来在一个侍卫的包袱里找到了,原来是这哥们觉得玉玺挺好看,想带回家当摆设。平王也只能苦笑:算了算了,没丢就好。
三、佛系治国:史上最早的实践
到了洛邑后,平王开始了他的佛系治国生涯:
1. 财政政策:没钱?那就省着花!把宫廷御厨从100人裁到20人,美其名曰精简机构。诸侯进贡少了?那就少办点宴会!史上第一个推行八项规定的天子。
2. 军事策略:没兵?那就装死!犬戎再来犯,平王的应对策略是——把城门关紧,假装不在家。后来发现这招挺好使,成了东周的基本国防政策。
3. 外交手段:诸侯不听话?那就随他们去吧!郑庄公不来朝见?平王表示:爱来不来,我还省顿饭钱。晋国打内战?平王:你们先打着,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
最绝的是对待楚国。楚国国君熊通自封为王,这搁以前可是大逆不道。平王知道后,居然说了句:他想当就当呗,又不少块肉。从此开启了你开心就好的外交新模式。
四、晚年生活:史上最清闲的退休天子
平王晚年越发佛系,主要日常就是:
1. 养生:天天研究怎么活得更久,可能是史上第一个吃保健品的君王。御医说吃丹药能长生,平王就嗑药;方士说练气功能延年,平王就每天对着太阳吐纳。
2. 带孙子:特别宠爱孙子姬林(后来的周桓王),经常带着他逛洛邑的菜市场,美其名曰体察民情。实际上就是蹭小贩送的免费水果吃。
3. 写回忆录:书名很直白——《我这憋屈的一生》。可惜后来失传了,不然绝对是史上最真实的帝王传记。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六十三岁。死前最后一句话是: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这位憋屈了一辈子的天子,连死都死得这么没存在感——当时几个大诸侯正忙着打架,都没空来吊唁。
五、历史评价: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君王
别看周平王活得这么窝囊,其实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大了:
1. 开创东周:虽然是被迫搬家,但这一搬就是五百多年。洛邑成为之后多个朝代的都城选址。
2. 催生春秋战国:他的治国,客观上给了诸侯发展空间,才有了后来的百家争鸣。
3. 佛系治国鼻祖:证明了有时候不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这套理论后来被老子发展成无为而治。
最搞笑的是,现在网上那些躺平族要是知道,他们的精神祖师爷居然是周天子,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结语
周平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历史记住的不一定是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像他这样能屈能伸、懂得的普通人,反而活得更长久(他在位51年,是周朝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天子)。下次当你觉得人生艰难时,不妨想想这位佛系天子——连天子都能躺平,咱们普通人偶尔咸鱼一下又怎么了?
最后送上周平王的人生格言:活着就是胜利,苟住就是赢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