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一号会议室的窗帘缓缓合拢,将深圳午后的阳光隔绝在外。
取而代之的,是团队成员们脸上VR头显发出的幽蓝光芒。
“连接开始。”张伟平静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短暂的加载后,所有人的视觉被彻底接管。
他们悬浮于一片深邃的蓝色星空中。
脚下,是缓缓旋转的、由无数光点和流光线条构成的复杂结构雏形,宛如一个初生的星系。
数据的脉冲如同呼吸般在结构中明灭,将“企业语言七层宝塔”的轮廓隐隐勾勒出来。
这里,就是“空间编程系统”的雏形空间,未来的“企业语言word”。
团队成员以发光虚拟体的形式出现,彼此能看到对方惊讶的神情。
张伟的虚拟形象站在星空的中央,声音沉稳而清晰,穿透了这片数字宇宙:
“上午,我们看到了企业语言的‘七层宝塔’,那是沉淀企业文明的骨架。”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虚拟的“光人”,“下午,我们要让它——可以被编译、被执行、被运行。”
没有激昂的动员,只有一句沉甸甸的宣告。
全场瞬间安静,上午理论带来的兴奋与震撼,迅速被一种“要动真格”的紧张与期待取代。
张伟没有直接展示技术,而是如同一位苏格拉底式的教练,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抛开我们上午的理论,告诉我,按照传统方式,我们如何开发一个系统?比如,一个SRm系统。”
逻辑缜密的小周立刻抢答:“我们先梳理采购业务流程,然后建立对象模型,比如采购订单、供应商、物料,接着设计数据库表结构,最后编写前后端代码实现……”
“很好,流程很标准。”张伟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抛出第二个问题,如同投下一颗深水炸弹:“那么,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大型企业的ERp、mES、cRm系统,随着业务扩展和时间推移,最终都会变得臃肿、僵化,甚至推倒重来?唯一例外的,是SAp!”
会议室陷入沉默。
老陈的虚拟形象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虚空中敲击,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的习惯。
张伟没有让沉默持续太久,他挥动手臂,在星空中划出一道璀璨的光痕:
“因为,你们过去只是在定义动作、定位问题这是‘术’,而不是在定义语言这是‘道’。动作是零散的、应景的,而语言是系统的、包罗万象的、可传承的。没有统一的语言,就没有真正的文明体系,有的只是无数个信息孤岛和临时拼凑的补丁。”
“那么,我们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张伟自问自答,同时双手在虚空中操控。
随着他的动作,几个散发着白光的文字在星空中凝聚,构成一个清晰的金字塔结构,张伟指着这些说道:
“对象=词,对应我们上午的第一、二层,功能模块、业务建模层。
关系=语法
流程=句子
场景=段落
上面三个对应我们上午的第三层,业务建模层。
文体=模板,对应我们上午的第四层,文体结构层。
企业=作品,对应我们上午的第五层,企业项目层。
文明=沉淀,等于我们做这一切的全部,也是我们构建的这套系统的终极意义。”
一直沉默寡言,戴着耳机仿佛置身事外的老陈,猛地抬起了头,他的目光穿透虚拟镜片,死死盯住那几行字。
“你的意思是……”老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颤,“我们以后……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一行行地敲代码?而是在这个空间里,直接‘摆放’这些业务对象,并‘连接’它们之间的关系?”
“没错。这就是我之前一直说的,人人可编程。”张伟肯定地点头,语气带着一种开启新纪元的庄重,“我们不是在写代码,我们是在三维空间里,布置语义结构。空间本身,就是我们的编程器、编程语言。这就像从doS升级到图形化的windows!”
老陈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攫取这虚拟空间中的氧气,他喃喃道:“如果……如果能将业务语义彻底抽象并可视化……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这是必须的,SAp的bw拉线的模式,Salesforce paaS平台,都在二维平面给我们证明过,我们现在只是把这两者结合了一下,然后再移植到三维的VR空间罢了。”张伟很自然的回答道。
老陈没有再说话,但他原本略显佝偻的虚拟身影不自觉地挺直了,眼中闪烁着技术宅看到终极玩具时的光芒。
这个“沉默到抬头”的细节,让团队所有人都意识到,张伟描绘的并非空中楼阁。
张伟的声音回荡在星空中:“在这里,我们创建的每一个业务对象,每一个动作,都将作为‘词汇’,永恒沉淀在这个空间中。这不是在实现功能,而是在构建企业文明永恒语义基础的一砖一瓦。”
“各位同学,今天之后,我们就要把之前定义好的,企业语言的单词表,一个一个灌进来了。”张伟郑重的对团队布置了第一项任务了。
这也将是空间编程、企业语言word的,最基础、最底层的沉淀积累了——‘企业语言的单词表、字典’。
理论的光辉需要实践的淬炼。
张伟话锋一转,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到一个具体的光团上——那是“采购订单”对象的最初原型。
“好,理论暂停。现在,我们来实战,学会‘造字’,造第一个企业语言的文字。”张伟的声音带着引导者的力量,“我问,你们答。”
“第一个问题:采购订单,在企业语境下,它到底是什么?”
小温立刻回答:“是承诺,一份向供应商购买货物的承诺凭证。”
“很好!”张伟肯定道,星空中的一个光点被标记为【对象:需求的承诺】。
“第二个问题:这份‘承诺’由哪些不可或缺的属性构成?”
小周迅速接上:“供应商、物料清单、数量、单价、总金额、交付日期……”
随着他的报出,一个个属性光点从“采购订单”主体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发着柔光的平面,被标记为【信息面、单词:企业语义原子,也是企业语言的笔画、字母】。
“第三个问题:这份‘承诺’会和谁发生关系,产生什么故事?”
团队成员七嘴八舌地补充:“它由【创建】行动触发,需要【审批】行动确认,触发仓库【收货】,联动财务【对账】……”
张伟将这些动作和关联用流光线条连接起来,标记为【业务逻辑关系:组织行为的动作,企业语言的语法、句子】。
“如果企业语言句子里出现了【对账】业态词,前面却没有【收货】也没有【采购单】,这肯定是一个业务逻辑错误、企业语言的语法错误。”张伟顺势给团队进行了企业语言语法的解释,和定义。
就在这时,小周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虚拟形象的光芒都为之一亮,他兴奋地喊道:“我明白了!我们这不是在画流程图,我们是在把企业行为‘固化’成一种可执行的语义流程,一个完整的句子!”
“精辟!”张伟赞许道,“你抓住了核心。语言,正是因为可存储、可传递,进而才能可执行。”
一直专注聆听的小温立刻行动,她调用系统功能,将刚才共识的成果——实体词(供应商、物料)、行动词(创建、审批)、计量词(数量、金额)、以及核心的业态词“采购订单”,郑重地录入一个悬浮在星空中的、散发着古朴光芒的《企业语言字典》虚拟‘抽屉’中。
当然小温的这个动作只是构建的企业语言单词的VR表象,每个单词内部的代码,还需要逐个去构建。
看着字典中新生的词条,张伟总结道:“这就是语言的第一层沉淀。词汇,它们将于此永恒,它们不会因人员更替而消失,将会成为我们横竖纵公司真正的知识基座、宝库。”
团队第一次亲手“造字”并看到其被沉淀,一种创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仿佛此刻的团队成员,就是当初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时,李斯团队正在一个个创造小篆文字一样。
创造词汇的过程,肯定是持久的长年累月的,此刻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能被创造的文字,是“大篆”就是从SAp里提炼出来的企业语言的单词清单。
更多,更全的词汇,后面还需要横竖纵团队,甚至整个全球的人,持续的更新,迭代,积累,就像自然语言一样。
当然汉字更多新增的是词组,而英语新增的却是单词,这就是汉字携带两个信息维度的优越性。
词汇已有,那么也应该是构建句子、语法的时候了。
张伟在虚空中的“白板”上,写下了造句的骨架:
第一层:单词层(词典=企业业务对象建模的集合)
第二层:语法层(关系=业务逻辑映射规则)
第三层:执行层(场景= VR交互与数据流动引擎)
他转过身,面对团队,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再次重申,我们做的即是软件。更是在构建‘企业文明的可执行语言结构’。”
整个VR空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清晰、简洁却又蕴含无限可能的三层架构所吸引。
老李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小吴屏住了呼吸,仿佛怕惊扰了这个刚刚诞生的蓝图。
张伟看向核心开发老陈:“老陈,从这个架构看,语义如何驱动执行?”
老陈眼中闪烁着终极码农架构师的光芒,清晰地阐述:“‘单词层’的词汇,通过‘语法层’预定义的关系与规则进行组合,形成句子(流程),最终由‘执行层’在VR场景中渲染并驱动真实数据流动。这样,业务语义就被完美封装,交付给用户执行了。当然,后续也可以在空间中随着时间、业务的发展,进行迭代、演化。”
“正确!”张伟手一挥,三层架构之间被无数闪耀的流光线条紧密连接,形成一张庞大而有序的立体网络。
“这张‘语义关系图谱’,将在空间中不断积累、扩展、演化。它就是企业的‘结构性记忆’,是企业文明最初的神经网络。”
老李低声自语,声音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已经不是传统的系统了。这是一个,可以生长……,一直会沉淀在,咱们横竖纵公司的这套系统架构上,......就是伟哥,一直强调的,时间轴、空间轴积累......,这么看来,这个网络就是一个不断在扩张的神经网络,......”
老李说到这里,倒吸了一口凉气:“甚至是一套活的神经网络?”
张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老李,相互心照不宣的,笑了一下。
理论架构与共创共识已然到位,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小杨,”张伟示意,“让我们第一个‘句子’动起来。”
“早就准备好了!”小杨兴奋地应道,启动了VR编辑场景。
所有人屏息凝神,看着张伟进行神迹般的操作:
第一步.他伸手从《企业语言字典》中,将“采购订单”这个业态词,拖拽到虚空。
第二步.紧接着,他将“收货单”业态词拖出。
第三步.他在两个对象之间,用手指划出一条闪烁着绿光的连接线,并定义了执行关系“完成后触发”。
第四步.最后,他模拟了一个“创建采购订单”的行动词动作。
奇迹发生了!
只见“采购订单”对象瞬间被激活,发出柔和的白光。
随后,一道金色的光流从它内部涌出,沿着各条绿色的连接线,精准地注入到“收货单”对象中的各个字段。“收货单”随之被点亮,仿佛从沉睡中苏醒。
业务数据,第一次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以可见的“光流”形态,按照他们定义的语义规则,奔腾流淌!
系统,真的“活”了!
“我的天……”小吴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这不是在开发功能,这是在书写企业文明史!
我们居然见证了,第一条空间编程的‘程序’诞生,有幸见证这样的历史时刻,这辈子值了!
这套‘空间编程方法论’,足以申请一个‘体系专利群’!伟哥,你留着我,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张伟看着他,微微一笑:“没错,你的战场,在专利壁垒和行业标准。”
当然,被小吴这么一提醒,大家都明白了,这一时刻,是多么的神圣,此时此刻,这是人类文明第一次诞生了一种新的三维语言的具体呈现。
就这样在空间编程工具里、企业语言word里,活生生的,就这样诞生了第一个句子。
大家此刻都由衷的感觉到了一种神圣感,一种荣耀感从脚底席卷而来直冲脑门,那种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分泌的愉悦感,贯通的全身。
一阵的战栗!
张伟指向那一道道在虚空中流淌、蜿蜒、并自动记录下来的金色光流轨迹,庄严地说:“看,这就是业务在时间中的流动。每一个流程的执行,每一次数据的传递,都会被自动记录,沉淀在企业文明的‘时间轴’上。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智能体书籍、史书。”
“这是第一条!第一句!从今天起,在这个空间里将会诞生更多这样的句子,文章。就像人类基于自然语言一样,这里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张伟激动的说道。
演示结束,VR空间恢复了星空的宁静,但那流动的光轨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张伟的虚拟形象缓缓变得清晰,他目光扫过团队每一位成员,看到了他们眼中被点燃的熊熊烈火。
“今天,”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如同铭文,刻入这片数字宇宙,“我们共同完成了企业语言的奠基。”
张伟停顿了一下,留下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悬念:
“明天,我们将亲手写下——企业史上第一行‘空间编程的底层核心代码’。”
镜头缓缓拉远,团队成员的身影逐渐融入背景。
只剩下那片蓝色的星空,以及在其中缓慢旋转、蕴含着无尽生机的企业语言星系。
张伟的声音在虚空中低缓回荡:
“当不同的企业,开始用同一种语言书写自己的故事……文明,便会在空间中彼此联结、传承、并继续演化。”
他微微抬首,仿佛在凝望某个尚未到来的时代:
“最终,我们将共同塑造一个由企业语言单词作为最小神经元所构成的——企业全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