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号会议室的兴奋余温尚未散去。
研发总监老李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凝重‘读书版张伟’,像一根细刺,扎在张伟心里。
他懂老李。
作为技术最后的守门人,老李的职责就是挑刺、就是悲观、就是把一切最坏的可能性摆在台面上。
他做得对。
因为老李和张伟一样都是码农,都懂得“树上有10只鸟,打下一只还剩多少只?”
但张伟还是cEo、是领袖、是老板,昨天他需要给奋战的兄弟们信心,鼓励,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此刻、现在,还是在一号会议室里,张伟的目光扫过团队——小马眼中还未熄灭的技术火焰,小郭脸上对VR输入法Agent未来的憧憬,小朱那数据民工般的坚毅,以及老李那“我早知道没那么简单”的眼神……
“兄弟们,战友们”张伟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数字元神’初版,成了!短短时间,做到这个程度,说是奇迹也不为过!我为我们团队感到骄傲!”
还是定性、表扬。
士气可鼓不可泄。
这就是老板和核心下属思维模式的根本不同——下属发现问题,老板在发现问题后,更要发现机会,并带领团队抓住机会。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不过,昨天老李的担心有道理。咱们不能闭门造车。这样,我亲自进去,会一会这个‘我自己’!”
行动,永远比言语更有力量,更能激发团队的战斗力。
张伟要用一场公开的、高水平的“测试”,亲自为团队指明“数字元神”下一步的进化方向,同时,将团队的信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幽暗的VR空间再次亮起,横竖纵公司张伟的cEo主脑座舱中,无数全息指标、报表如星辰般悬浮流转。
张伟本人的虚拟形象屹立其中。
“启动‘数字元神’。”张伟下达指令。
光芒汇聚,另一个“张伟”——AI分身,在他对面缓缓凝实。
同样的西装,同样的发型,甚至连那抹自信中带着些许顾问特质的神态都分毫不差。
后台观测区,老李屏住呼吸,小马拳头紧握,小郭眼睛一眨不眨。
“哇,真假美猴王啊!”有年轻程序员低呼。
张伟看着对面的“自己”,一种奇异的荒谬感和兴奋感交织。
这简直就是修仙小说里,主角跌入某个空间、或即将突破某个大境界时,面对内心执念或心魔的经典桥段——与另一个自己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第一招,”张伟不再废话,直接进入战斗状态,他随手一划,一道销售数据光幕在两人之间展开,“当前销售漏斗,转化率在‘需求确认’到‘方案报价’阶段骤降35%。瓶颈在哪?”
AI分身几乎在问题落下的瞬间就做出了反应。
它手势流畅地调出更多细分光幕,语速平稳,逻辑清晰:
“根据历史数据模型分析,瓶颈在于‘方案报价’环节耗时过长,平均超出标准流程48小时。
核心原因是售前顾问在此环节调用产品指标库的频次偏低,导致客户理解成本增加。
建议:强制推行标准化演示模板,提升售前调用率至基准线以上。”
数据精准,指向明确,建议“合理”。
后台甚至响起了几声下意识的赞叹。
第一轮过招以为分身应该稳了。
但张伟笑了!
他向前一步,手指轻点,将AI展示的“平均耗时”光幕放大:
“数据没错,但销售不是做数学题。
平均数掩盖了真相。
你看,不是所有销售都慢,是‘老张’这个王牌销售,一个人拖了全队的后腿!
他手上三个大单,卡在报价阶段整整两周!”
AI分身的数据流似乎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凝滞。
张伟语气带着洞悉人心的力量:
“为什么?
因为我私下了解过,老张家里老人生病,他心力交瘁,根本静不下心写完整的需求和售前对接!
所以,瓶颈不是冷冰冰的‘提升调用率’,而是暖烘烘的‘关心你的兵’!
马上让销售总监介入,提供帮助,把他的部分工作临时分担出去。
人通了,流程才能通!”
“啪!”
仿佛有无形的耳光声响起。
张伟总结到,“AI分身基于全局数据得到“标准答案”,AI分身的下钻能力、关联能力不够,从第一层数就推导得出答案,而不是从最细节数据汇总结论。
第一次层汇总的数据,因为量大会失真,会掩盖真相。
分身在主身基于个体洞察的“人性答案”面前,显得苍白而古板。”
观察团小郭马上回复,“伟哥,记下了。”
大模型小马感叹,“主身发现分身的问题,伟哥Nb啊,这个观察、总结很底层,我可以基于这个结论进行模型调整,但是具体怎么调,还需要想想。”
“第二招,”张伟不给喘息之机,场景切换到一个虚拟项目面板,“‘元气生活’项目,实际成本超支30%,客户还在疯狂催交付。怎么办?”
AI分身立刻应答,声音依旧平稳:
“启动项目风险应急预案。
第一步,向客户正式说明情况,申请变更请求,协商追加预算;
第二步,内部进行资源重审,申请额外研发人力投入;
第三步,评估交付范围,必要时提交ccb(变更控制委员会)进行范围裁剪。”
一套组合拳,完全是教科书式的项目管理规范流程。
后台的老李下意识点头,这回答挑不出毛病了吧。
可张伟却“嗤”一声笑了,带着点“你太年轻”的调侃。
“‘伟哥’,照你这么干,项目早黄了!”主身双手虚按,如同按下暂停键,“客户正在气头上,你跟他走正式流程谈加钱?等于火上浇油!资源重审?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
他语速加快,如同发布作战指令:
“真实世界怎么做?
第一,我或小赵亲自给客户老板打电话,不谈加钱,先谈‘共同解决问题’的诚意,争取让他们先把已完成的模块款项支付了,缓解我们的回款压力!这叫‘战略性收款’。”
“第二,内部?从其他不紧急的项目里,临时‘借调’一个资深顾问,用他的经验在关键路径上压缩周期,事后用奖金补偿!这叫‘资源闪电战’。”
“第三,同时让产品经理准备一个‘阉割版’但核心功能无损的交付方案,作为备选,给客户一个‘我们尽力了’的台阶下!”
“管理是艺术,是对规则在刀刃上的舞蹈,不是死守流程的木偶戏!”
AI分身沉默了,它的数据库里,显然没有存储这种“野路子”破局法。
那种程序性的木讷感,在这一刻被放大到极致。
张伟总结道,“分身擅长提供“标准解”,但商业实战往往需要“非常规破局”。领导力就是在规则与灵活之间找到那条致胜的钢丝。”
“卧槽,伟哥,这点让大模型怎么学哦?”小马一脸的愁容。
而接着第三招,第四招,第五招,接连几个场景,张伟都没能突破分身的防线,被分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前两轮抢占的优势,荡然无存,张伟被逼到墙角了。
而此刻张伟心中却是既高兴,又沮丧。
高兴的是这个分身,还真Nb,居然和自己已经战的不分伯仲了,打的有来有回,此刻还隐隐占据上风啊。
沮丧的是,我是横竖纵cEo啊,我有企业智能体元婴加持的六边形战士,我是宇宙最强啊,怎么不能吊打这个分身呢,外面还有一堆人看着呢,颜面何存啊。
终于“第六招,第六个场景”张伟挥手间,场景变成公司内部产品“函数商城”的数据看板,“最近三周,函数商城的核心ApI被项目上引用的次数下滑15%,你怎么看?”
AI分身迅速调取数据轨迹:“数据显示引用数下降15.3%。主要原因分析:交付团队使用商城的次数减少了,目前很多在全国各地。建议:加强函数商城的对内推广和对交付开发的宣传力度。”
回答看似有理有据。
张伟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小样中招了吧”的表情。
“小马,”张伟甚至直接在VR空间里点名了后台的AI工程师,“这思路,就是典型的‘数据复读机’。它只看到了‘发生了什么’,却没问一句‘为什么发生’?”
张伟走到光幕前,手指如同手术刀,切开了另一个维度:“看这里,‘异常退出日志’在同期增加了203%!这说明了什么?不是推广不够,是咱们的商城最近有隐蔽的bUG!调用就崩溃,开发者们是用脚投票,不敢用了!”
“所以,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商城上吆喝,而是让运维团队立刻成立‘雷霆小组’,48小时内定位并修复这些bUG!从用户的行为异常,反推产品本身的问题,这才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洞察力!”
AI分身的形象闪烁了一下,似乎无法处理这种基于“逆向逻辑”和“创造性关联”的指控。
它卡壳了。
张伟总结道:“AI的逻辑是顺向的、基于统计的,而人类的智慧在于逆向思维和因果链条的创造性构建。发现问题根因,远比描述现象高级。”
“我考,伟哥,你这是把AI拔了个底朝天啊,底裤都不剩了!这大模型肯定搞不定哦,这是大模型transform技术,天生的缺陷。”小马看着伟哥这种高屋建瓴的测试,直接给跪了。
张伟内心窃喜,“我张伟是谁,小样AI分身,还能战胜正主,门都没有,看我不吊打你丫的,哈哈。”
紧接着,又是5个测试场景,张伟被AI分身吊打了,张伟刚建立起了的自信,又被分身给按在地上摩擦了。
张伟深吸一口气,酝酿了一个大招,准备终结pK,一招定胜负。
他拉出了公司最核心的财务指标看板——现金流消耗与存量比。
“最后一个场景:我们的现金流消耗速度,相对于现金存量,已逼近安全红线。怎么办?”
哈哈,张伟这个老六作弊了,为了测试出极限情况悄悄改了公司的数据!哈哈!
当然这个悄悄是相对AI分身的,外面那帮人都是知道的。
在It测试领域,为了测试出边缘场景,极限场景,特殊场景,没有真实数据时,只能自己造一些模拟数据来进行验证。
而现在,张伟就是采用这招,既达到了测试目的,又达到了也许能让主身战胜‘分身’的恶趣味心态,哈哈。
AI分身基于最基础的财务模型,给出最标准的答案:
“开源节流。
建议:
第一,全面收紧非必要开支,差旅、市场活动预算砍掉30%;
第二,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提升资金回笼速度。”
无法反驳的正确废话。
张伟笑了,这一次,是带着俯瞰全局的格局的笑容。
被套路了,分身被主身设计的恶趣味,给套路了。
“回答正确,但,这仅仅是cFo的答案,不是cEo的答案。”他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趾高气扬、雷霆万钧的力量。
“一个cEo,在看到这个指标时,眼里不应该只有‘节省’和‘催收’。我要看的是整个战略地图!”
“首先,我们的融资节奏到哪了?下一轮投资的tS什么时候能签?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撑到输血的那一刻?”
“其次,我们的销售团队,能否在未来两个月,集中火力打下两个标杆客户,制造营收上的‘里程碑事件’,为融资加码,稳定军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整个公司的战略安全线在哪里?最低需要维持几个月的现金?哪些项目是‘压舱石’必须保证,哪些可以战略性放弃?”
“财务数字不是目的,它是结果,是验证我们战略是否安全的仪表盘!cEo的职责,是操控整艘船的航向,确保它永远不会撞上冰山,而不是亲自下去堵漏水的船舱!”
这一番话,如同高维生物对低维世界的宣示。
AI分身彻底沉默了,它那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出的模型,无法模拟这种融合了资本、战略、人性和未知风险的“顶层谋略思考”。
张伟总结到:“分身和主身有思维的层级差距。AI处理的是“问题”,而顶尖领导者驾驭的是“局面”。这个测试的目的,就是看AI分身是否具备超越具体问题的战略视野,目前来看它没有。”
“伟哥,你这玩法不公平啊,你是把你现实中的能力,带到AI这个封闭世界。”小马作为大模型工程师,被伟哥这种测试给搞懵逼了,完全被吊打了啊。
“小马,那你说,我测试的结论对不对嘛!现实中是否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伟哥一脸的傲娇,就事论事。
“对!可是......”小马有点无奈啊,确实像张伟说得。
这就是在It界,测试岗,和开发岗天生不对付的底层逻辑。
开发,我辛辛苦苦搞一个功能出来,你这挑岔,那挑刺,你是不是看不惯我,要不我们打一架得了。
外面的真实世界啥情况,分身张伟,肯定无感了,它就真的只是一个程序,毫无生命可言的程序。
此刻在VR空间内,两个张伟静静对立。
一个目光如炬,洞若观火;一个精准无误,却缺乏灵魂。
后台观测区,此刻也是一片寂静。
差距,赤裸裸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当不涉及到,跨层、非常规野路子、逆向思考、因果链条、跨格局问题时,AI都无可挑剔,一旦涉及这些分身的能力就打折扣了。
老李长长吐出一口气,苦笑道:“伟哥,服了。这AI分身,现在看,就是个披着情商外衣的‘知识库版张伟’,灵性不足啊。”
团队成员的兴奋劲头像被戳破的气球,有些蔫了。
拼死拼活,原来只造出一个“山寨货”?
就在这时,张伟本人退出了VR空间,回到了现实的一号会议室。
他脸上没有丝毫失望,反而洋溢着振奋和喜悦!
“都垂头丧气干嘛?”他声音洪亮,拍了拍手,“兄弟们,我们成功了!而且是大成功!8比4啊,分身赢了8招,我只赢了4招。”
所有人都愕然抬头。
“你们只看到了它缺少最后的灵性,但我看到了什么?”张伟环视众人,目光灼灼,“我看到了一个能完美复刻我2193小时经验的知识库!一个能瞬间调用海量数据、逻辑从不出错的超级‘分身’!一个已经有了我八成能力,且语气和神态的分身!”
“这80%,是地基,是骨架,是血肉!有了它,我们才能往上浇筑那20%的‘灵魂’!”
“老李指出问题,价值千金!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如何把‘我’的格局、‘我’的框架、‘我’临场应变的那点‘狡猾’,把这所谓的‘灵性’,给它教进去!”
“它现在是我们的张伟1.0版本,后面还有2.0,3.0.....,乃至于最终取代我张伟这个主身,我是看到了希望啊,哈哈。”
张伟作为cEo依然没有否定,而是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而是将“缺陷”重新定义为“下一个辉煌的起点”。
张伟再次用坚定的信念,硬生生把团队的士气从谷底重新拉了起来!
张伟再次鼓励大家:“我们要的不是像之前那种盲目的乐观,也不是无目标的沮丧,而是在乐观中知道问题,在沮丧中带着希望。
大家看,我测试后,是否就给大家带来了问题,带来了往2.0进发的目标、和希望啊。
现在我们只需要按照这些问题、目标、希望,干就完了!”
张伟这种,融入了具体事实,而语气又带有传销式的急性演讲,立马调动起了大家的战斗力。
肉眼可见的兄弟们那一股子邪火,噌的一下就窜起来了。
“干!必须的干他丫的!”小马第一个跳起来,眼睛里的烈火哗哗的。
“对!伟哥,我们跟你干!”小郭和小朱也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团队再次燃起了熊熊烈火!
张伟满意地笑了,目的完全达到——肯定了成果,找到了问题,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团队。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张伟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个静止的AI分身。
它依然逼真,依然强大,但也依然……有瑕疵。
“缺少灵性么?小问题,哥有办法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