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时间,弹指而过。
对横竖纵科技的十三位“二代管理者”而言,这十四天堪称职业生涯中最漫长、也最短暂的煎熬。
他们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中期的挣扎、以及最后几天近乎癫狂的冲刺。
今天,就是最终审判日。
会议室被重新布置过,长条桌首尾摆成了评审席。
张伟端坐中央,左侧是hR总监李娜,右侧是大内总管小玲。
评审席两侧额外添加了两位神秘嘉宾——研发老李和交付小赵,他们两位没有走远。
当然张伟把这二位请来,意味着:这次评审,确保自己不会一言堂。
对这13位来说,空气中的凝重,依然能拧出水来。
即便对自己成果最有信心的几个人,手心也在微微冒汗。
“开始吧。”张伟没有多余的开场白,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按顺序,每人二十分钟。陈述重点,直击结果。”
第一个上台的是销售部的小秦。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ppt,首页的标题就让评审席微微颔首——《破局传统制造业巨头:闪电战法与长期价值锚点》。
他没有赘述过程,直接亮出战绩:“两周内,我们不仅以降价10%、四周交付的条件,拿下了华东制造业龙头‘振华重工’的主脑座舱订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尤其是交付的小赵,“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此为支点,撬动了整个‘振华系’。这是订单合同。”他展示了签约现场的投影,“这是他们旗下三家子公司主动发来的合作询盘邮件。”
台下响起一阵极低的惊叹。连研发老李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
“这个客户,当初我们做SAp时,可是花了2年哦!”小赵也是一阵感慨,回忆起当初SAp项目的经历。
“我的闪电项目,就是拿下‘振华’并总结出可复制的‘价值锚点’谈判模型。我的长周期项目,是利用此模型,在未来六个月内,深度挖掘‘振华系’及同类型传统制造业客户,目标贡献销售部新增业绩的30%。”他数据翔实,目标清晰。
谈到招聘,他展示了一位新入职的行业分析专员,背景精准匹配传统制造业。
谈到那份沉重的“开除建议”,他展示了一份长达十页的详细报告,数据图表清晰,客观记录了某位老员工长期业绩垫底、工作态度消极的事实。
“我的建议是: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他话锋一转,“我与hRbp共同建议,公司应建立更完善的‘绩效改进计划(pIp)’和内部转岗机制,避免未来再出现此类情况时,只有‘开除’一个选项。”这番话,既显杀伐决断,又露管理者的周全思虑。
张伟只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降价10%,不是8%或12%?”
小秦坦然回答:“基于我们对竞争对手成本的测算、自身利润的底线,以及这个价格点对客户心理的冲击力。10%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最优解,而非拍脑袋。”
张伟的脸上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笑容,他清晰而有力地说道:
“小秦,做得非常漂亮!”
“不仅是因为你拿下了‘振华’这个关键客户,更在于你不是靠拼价格、拼关系,而是靠一套精心计算的‘价值锚点’模型去赢得订单,这证明了你的专业和思考深度。”
“更重要的是,你成功地将一次性的销售,变成了打开一个庞大生态系的钥匙,这展现了你超越普通销售的战略眼光和格局。你为公司发现的这条路径,其价值远超过订单本身。”
这番简洁而精准的反馈,既肯定了小秦的战绩,又点明了他方法论的可贵和格局的提升,让小秦瞬间感到自己的所有思考和努力都被完全地看见和理解,心中的成就感与认同感油然而生。
这种被看见、被肯定、被需要的感觉,瞬间笼罩小秦全身。
“感谢,伟哥!后续我会再接再厉!”
“很好!”
小秦走下讲台,脚步都是飘的,那种喜悦、成就感,简直要从身体里磅礴涌出了。
“下一位,产品部小温!”
小温走上台前,深吸一口气。
她没有携带任何硬件设备,只是向评审席微微颔首,然后将一个U盘插入电脑。
“各位评委,我的闪电项目,并非一个可运行的系统,但它比一个粗糙的产品原型更重要。我完成的是社交SRm产品的灵魂——它的核心功能定义、价值论证与交互原型设计。”
投影幕布上,ppt首页标题是:《“社交SRm”:用对话重构供应链协同》。
“在过去两周,我访谈了公司存量客户中具有代表性的15家采购方和23家供应商。”她切换下一页,展示出一张密密麻麻的访谈记录表和分析云图,“我问了他们很多问题,此刻我归纳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在现有的供应链业务中,你们90%的时间花在处理什么业务上?以及,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答案高度一致。”小温的目光扫过评审席,语气斩钉截铁,
“不是寻源招投标,不是智能分析看板。
而是日复一日的订单确认、交货期变更、收货对账 discrepancy(差异)处理!
这些存量业务的协同,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和沟通成本,而现有的系统、处理模式更像一个冰冷的单据记录仪,所有的沟通仍需依赖电话、邮件、微信,然后再手动录入ERp系统,效率低下,错误频发。”
台下鸦雀无声,尤其是几位来自交付部门的同事,下意识地点头表示认同。
“因此,我的核心论断是:我们社交SRm的首要战略目标,不是帮客户管理增量业务,而是高效、无感地管理好存量业务!”她抛出了这个经过充分论证的结论,铿锵有力。
当小温讲出,基于上面的调研,得出这个结论时,张伟已经完全对她刮目相看了。
“基于此,”她继续推进ppt,屏幕上出现了三个核心模块的Axure原型设计:“我们的核心功能锚点必须是:订单协同、收发货协同、对账协同。”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了真正的“王炸”环节——产品交互原型图。
“那么,如何让它变得‘社交’化?如何让用户像使用日常社交软件一样自然上手?这是我最伤脑筋的地方!”小温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甚至还看了一眼张伟,好像是在调取‘道种’一样,
“我们公司的理念是‘企业智能体’这是我入职第一天伟哥就培训过我的,最近又给我们讲了‘企业智能体社交’‘企业经营语言’这些理念。
因此基于这些理念,融入进我的设计逻辑中‘两家企业间他们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是系统里的一个冰冷代码。
他们相互间应该是一对活生生的‘企业智能体’好友!
就像在qq、微信社交产品里,我们相互间是好友一样!”
屏幕上,一个极其类似微信界面的设计呈现出来了。
左侧长的像“好友列表”,但列表里的形态是“企业LoGo+xx科技有限公司”、“企业LoGo+YY零部件厂”。
右侧,不是一个传统的表单界面,而是一个类似对话的窗口。
“看,这是与‘xx科技’基于‘企业经营语言’的对话界面。”小温讲解道,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前倾身体。
“左边,是结构化数据——最新的采购订单:订单,系统自动抓取并呈现关键信息,占据了80%的展现面积,这部分是企业经营语言的主体信息载体。
而右边,则是针对这个采购订单的聊天对话框!
这个对话框的功能,和微信的一模一样。
这个聊天框,是企业经营语言的附属信息。
这是和自然语言聊天社交最大的不同。
企业经营语言占据主导,自然语言交付反而成为附属了。”
小温,看着台下一种惊叹的眼神,越讲越兴奋,这可是自己熬掉多少头发才融合出来的创意啊。
“采购员可以直接在对话框里针对这张订单输入:‘王经理,这批货下周三能确保发货吗?’或者,‘王经理,这批货的设计图纸、工艺路线,都在订单的附件里了,请注意别搞错了。’,再也不用像以前去定位那张订单沟通业务了。”
“而供应商方的跟单负责人,同样在这个对话框里,用最自然的语言进行回复。比如可以回复“一定,周三肯定能发货!”或者“这个设计图纸的螺帽高度没有参数,请帮忙补充下”。”
“同时这个对话框,也可以切换到AI模式,比如输入“请帮我基于这份订单,生成一份,催货函!等等各种函件。””
她一页页展示着原型:群聊对应多供应商协同场景;“@”功能用于快速定位责任人;甚至还有“订单卡片”的直接拖拽操作……
“这……”台下,一向沉稳的研发元老李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张伟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心中疯狂的为小温点赞‘这就是我要的企业社交产品啊!哈哈!’
小温最后总结,屏幕上打出一句极具份量的话:
“我们产品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一位经过简单培训的采购员或供应商,都能凭直觉操作。
一句话概括:
会用微信,就会用我们的社交SRm!”
“轰!”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中了评审席上的每一个人!
SAp几十年来被人诟病的就是难用,用户体验极其的差劲!
此刻的张伟,感受尤其明显。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一个极具穿透力的产品哲学和市场宣言!
它瞬间将一个看似复杂的企业级软件,降低到了人人可理解的范畴!
一旁的hRbp张大了嘴,小玲不停地点头。
小赵激动地搓着手“这下,交付的工作可以省了不少的培训时间啊”。
张伟身体前倾,语气中充满了激动和欣赏:“你如何验证这个‘社交化’概念的有效性?”
小温成竹在胸:“我的长周期项目规划的第一步,就是选取3-5家高意愿的种子客户,用接下来两周时间,基于这套交互原型进行高保真原型可用性测试(Ux testing),收集最真实的一手反馈,快速迭代设计,然后再进入开发阶段。这能最大程度避免开发资源的浪费,确保我们做的是‘对的产品’。”
汇报结束。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是为她深刻的业务洞察,为她巧妙的产品设计,更为那句足以颠覆整个赛道认知的“金句”!
小温的汇报,没有一行代码,却勾勒出了一个足以让所有人感到震撼和兴奋的未来。
只见张伟直接从评审席上站了起来,他的脸上没有丝毫平日的沉静和码农特有的逻辑与理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兴奋和激赏,他甚至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桌子。
“小温,Good Job!你做得非常非常出色!我甚至可以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来形容你的进步!”张伟的声音洪亮,充斥着满满的欣赏,这让他接下来的话每一个字都显得格外有分量。
“我为什么这么激动?我为什么说你这不只是好,而是卓越!”张伟开始了他的领导魅力的极致演义“三级反馈”,这是来自于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
只见张伟目光灼灼地看着小温,也让全场都能听到他的思考。
“第一,你做的‘事’,极其漂亮。”张伟首先肯定了具体行为。
“你没有被‘社交’这个酷炫的概念冲昏头脑,而是扎扎实实地去做了23家供应商和15家采购方的深度调研!
你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空想,而是深入到真实的业务场景里,去倾听、去发现。
这才是产品经理的根!你精准地抓住了‘存量业务协同’这个真正的痛点,而不是去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
这份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推导过程,是这一切的基础,做得非常好!”
“第二,你带来的‘价值’,超越预期。”张伟接着阐述了这件事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价值。
“你不仅仅是定义了一个产品,你几乎是重新定义了这个品类用户的体验标准!
‘会用微信,就会用社交SRm’——这句话的价值,万金不换!”
张伟的声音因兴奋而提高,“它瞬间击穿了所有复杂企业软件的教育成本壁垒,为我们未来的市场推广、销售、培训节省了难以估量的成本!
它让我们的产品从‘另一个需要学习的系统’变成了‘一个本能就会用的工具’,这是一个降维打击级的市场定位!
这不仅是你闪电项目的成功,更是为我们整个‘企业智能体’的战略落地,找到了一个最锋利、最易懂的切入点!”
“第三,我个人的‘感受’,是震撼和骄傲。”最后,张伟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说实话,我刚才听到这个构思和那句总结时,我后颈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我为你感到骄傲!你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而是一个真正产品领袖的思维格局——深刻的理解、创新的设计、以及化繁为简的、极具传播力的表达能力。
这远远超出了我对这个岗位的期待!”
张伟这番反馈,结构清晰,由事及价值再及感受,层层递进,无比真诚。
他不仅告诉小温“你做得好”,更是无比具体地告诉她“你哪里做得好”、“为什么这么好”、“以及它对我\/对公司意味着什么”。
小温站在台上,听着这番详尽而炽热的肯定,最初的紧张早已化为激动和亢奋。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张伟的赞美不是敷衍的场面话,而是真正看懂了她、理解了她价值后的由衷赞赏。
这种被深度认同的感觉,比任何单纯的奖金都更让她感到满足和充满动力。
此刻小温心中深切的感受到了古人的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那种心境,完全是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振奋和奋勇拼搏。
全场的人也都被张伟这番深度点评震撼。
同时大家也真的明白了,张伟是真的懂,只要自己足够强,他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
这不仅是一次表扬,更是一次现场教学,告诉所有人什么是顶尖的洞察,什么样的成果才能真正赢得领袖的喝彩。
张伟平复了一下情绪,坐下的同时,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性总结:“这个方向,就是公司未来在SRm赛道上的核心战略方向!小温,你不仅是完成了任务,你是为公司立了一大功!接下来,就按照你的规划,全力推进原型测试!”
这一刻,张伟的领导力,也抵达了全新的高度!
让下属成功,让下属享受聚光灯下的光芒,也是一个领导者的必修课!
而这一刻,小温雄心、战斗意志,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