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那场令人窒息的启动会结束后,横竖纵科技的办公区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表面波澜稍缓,水下却已是暗流汹涌,压力直接拉满。
十三位“代理管理者”回到自己的工位,还没来得及消化那四项堪称“变态”的任务,就被现实狠狠地按在了地上摩擦。
电话铃声、即时通讯软件的提示音、下属拿着文件前来请示的身影……所有他们熟悉的日常业务,此刻都变成了干扰项,提醒着他们:你不仅要做完原来的活儿,还得在那四座大山之外,额外开凿出一条路来。
小秦,销售部的悍将,素以作风强硬、目标感极强着称。
散会后他几乎是跑着回到工区的,脑子里已经飞速盘算起来:闪电项目?就打那个一直啃不下来的华东制造业龙头!长周期?简单,就是把份额再提20%!招人?早就看好了两个!开除?那个连续三个月垫底的老油条,就是他了!
他信心爆棚,准备先给那个目标客户的采购总监打个电话预热一下。
电话接通,寒暄还没两句,对方就直接扔过来一个“惊喜”:“秦总啊,正好你打来。你们那个‘主脑座舱’的方案我们看了,兴趣很大。但我们下个月就要上线新生产线,时间紧得很。这样,如果你们能保证三周内部署上线完毕,并且价格再降15%,我们这周就能签意向!”
小秦心里咯噔一下。三周?正常流程至少六周!降价15%?利润都快削没了!
他几乎是本能反应:“王总,这个……时间和技术难度太大,价格我们也……我得向我们领导请示一下……”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他猛地想起张伟的禁令——禁止联系原上级,此时自己就是最后一级了。
果然,电话那头的语气立刻冷淡了八度:“请示?秦总,这事你做不了主?那行,我等你们消息,不过别太久,另外一家也在联系我们。”说完,啪嗒挂了电话。
小秦举着电话,听着里面的忙音,额头冒汗,心里一阵发凉。
出师不利,第一个电话就差点搞砸!巨大的挫败感和压力瞬间袭来。
他习惯性地点开内部通讯软件,手指悬在了原销售总监小许的名字上……
挣扎了几分钟,他一咬牙,点开了另一个名字——张伟。
他发了一条措辞谨慎的消息:“伟哥,方便吗?有个紧急客户情况,需要向您汇报。”
几分钟后,小秦坐在了张伟对面。
办公室很安静,只有窗外的城市噪音隐隐传来。
张伟没有坐在办公桌后那种汇报工作式,相对而坐的格局,而是像见朋友一样和他一起坐在了会客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
“说吧,什么情况?”张伟语气平和,没有丝毫不耐烦。
小秦快速地把客户的情况和自己的困境说了一遍,语速很快,带着明显的焦虑,最后忍不住加了一句:“伟哥,您看这价格和时间,我们能接吗?该怎么回?”
他眼巴巴地看着张伟,指望这位大佬能给个准话。
张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小秦,开启了《高绩效教练》的GRow模型。
问出了第一个问题G-goal目标:
“小秦,先别想困难。你告诉我,拿下这个客户,对你,对销售部,对公司,最终想要达成的最佳结果是什么?”
小秦一愣,下意识回答:“当然是把单子签下来,完成业绩……”
“只是签下这一单吗?”张伟追问,“有没有更重要的?比如,把它打造成我们在华东制造业的标杆案例?比如,和这个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比如培养成华东地区可以被客户参观的案例样板,而不仅仅是一次买卖?”
小秦怔住了,他光想着成本和时间,确实没想那么远。“标杆案例……战略合作……参观样板……”他喃喃自语,眼神亮了一些。
“好,”张伟继续R-Reality现状,
“那我们再看现状。对方为什么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是真的时间紧迫,还是只是一种压价策略?
我们自身,除了降价和压缩时间,有没有其他筹码?
比如我们的技术独特性?后期的服务保障?增值服务?增购?甚至是广告?还有能不能在付款方式上做一些灵活变通?”
一连串的问题,让小秦不得不冷静下来,深度思考。
“他们……新生产线投产是事实。压价也是惯例。我们的筹码……”小秦大脑飞速运转,
“我们的智能体适配能力比竞……比别的方案商强得多,能更快融入他们的现有系统!
这是独一份!对了!后期运维、增购、增值服务才是我们的大利润点,或许可以在这一块打包做一个长期协议,对冲前期的降价?”
张伟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没有评价,继续问o-options选择:“那么,基于你的目标和对现状的分析,你现在能想到哪几种选择?”
小秦眼神和刚进来时完全不同了,目光清澈且聚焦:
“第一,硬扛,不接受降价和压缩时间,风险是丢单。
第二,完全答应,风险是利润太低且可能交付不及砸招牌。
第三……”小秦越说思路越清晰,“第三,接受部分条件,比如价格降10%,时间压缩到四周,但同时把我们最强的技术顾问团队和一年免费深度运维服务打包进去,突出我们的长期价值!把一次买卖变成长期合作的入口!”
“很好。”张伟点点头,教练的最后一环w-will意愿,“那么,你认为哪一个选择最可行?你下一步准备立刻去做什么?”
“第三个!”小秦猛地站起来,之前的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笃定,“我马上重新准备方案,重点突出我们的独家技术优势和长期服务价值!半小时后我就给王总回电话!”
“去吧。”张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小秦几乎是冲出了办公室,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忽然明白,伟哥不是不帮他,而是用一种更高级的方式——逼他自己找到答案,并且拥有100%的执行决心。
张伟不是真的不管他们,任其自生自灭,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企业智能体,壮大自己的企业智能体。
与此同时,产品部的小温也在遭遇打击。
她对自己“长周期项目”的规划充满自信——一份足足五十页ppt,详尽描绘了社交SRm产品未来六个月的宏伟蓝图,功能丰富,逻辑完美。
她抱着笔记本,想在30分钟‘站会’前先找张伟过一下,争取个好印象。
张伟花了十分钟快速浏览了她的ppt,然后问了一个让她措手不及的问题:“很全面的规划。那么,你打算如何验证你这些功能设想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小温自信地回答:“我们会进行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然后进行敏捷开发……”
“什么时候能见到第一个可用的、哪怕再简陋的功能组合,让真实用户来用起来,而不是只听他们说?”张伟打断她,问题直指核心。
小温卡壳了:“这……可能需要两个月左右进行前期开发和测试……”
“两个月?”张伟身体向后靠了靠,“小温,我们是在创业,不是在写学术论文。不要给我描述一座完美的城堡,告诉我你打算先砌好哪一块最重要的砖。你的最小可行产品(mVp)是什么?哪一个是最核心的功能,如何证明这个是核心的功能,如何能最快地让种子用户跑起来,并愿意为之付费?”
小温感觉自己的完美世界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她引以为傲的战略规划,在张伟看来,似乎有些脱离实际。
张伟没有停止,继续用问题引导:“如果资源有限,只能先做三件事,你会优先做哪三件?依据是什么?是用户痛点强度,还是开发难度,还是市场窗口期?”
小温额头开始冒汗,她发现自己之前很多想法确实停留在“纸上谈兵”。在张伟一连串关于“验证”、“数据”、“优先级”、“mVp”的提问轰炸下,她那五十页的完美计划显得有些苍白。
她抱着笔记本,有些恍惚地走出办公室。但和小秦一样,她没有怨恨,反而有一种被点醒的激动。她回到工位,第一件事就是删掉了那五十页ppt,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社交SRm V1.0 mVp核心功能与验证计划》。
下午五点,还是早上的会议室。气氛比早上更加凝重。
十三个人轮流发言,大多带着疲惫和困惑。
有人汇报了日常工作的推进,对四项任务避重就轻;
有人开始诉苦,抱怨资源不足,下属不配合;
小秦简短地汇报了已和客户重新沟通,提出了新方案,正在等反馈,语气沉稳了许多;
小温则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原来的长周期规划推翻了,正在重新聚焦mVp。
张伟始终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
轮到每个人结束时,他才会开口,高绩效教练的居高临下,问题精准而简短:
“你提到协调困难,你认为突破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有没有零成本或低成本启动的方法?”
“很好,下一步最关键的里程碑是什么?预计什么时候达成?”
张伟没有给出任何一个具体解决方案,但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锤子,敲打在每个人思考的薄弱点上,逼着他们自己去想答案,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站会结束,众人散去。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更加复杂,但之前的茫然无措少了些,多了一种被逼到绝境后不得不思考的专注。
涅盘的火焰,在他们胸中已经犹如星星的火苗在磅礴的生长中了。
张伟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
这是“教练”的第二次出手,效果显着。
他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城市灯火,嘴角那丝会心的笑意是对此刻心境最好的诠释。
横竖纵,第二批团队成员,正在自己这个教练带领下茁壮的成长。
原来看着别人在自己的指导下能飞速进步,这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居然是那么的满足、欣慰!
这种爽,和收获1300万是,完全不同境界的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