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总回到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基金的合伙人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每个人的表情都各不一样,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无所谓。
“张伟这个项目,必须尽快退出。”吴总掐灭了手中的烟,语气斩钉截铁,“现在市场环境太差,再拖下去,别说溢价,本金能不能拿回来都是问题。”
几位合伙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没有人提出异议。
大家都知道,这一轮资本的寒冬比想象中更冷,许多项目都已经出现了估值倒挂。
张伟的项目虽然数据还在增长,但烧钱速度太快,产品化又不成功,现金流已经亮起了红灯。
主要是目前还有更好的选择了。
“问题是,现在这个估值,谁会接盘?”一位合伙人皱眉问道。
“所以得让张伟降估值,搞定A轮,走人”吴总语气坚定,“哪怕是割肉,也得尽快变现。”
会后,吴总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北京灰蒙蒙的天空,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张伟的电话。
“张伟啊,你这轮估值叫得太高了。”吴总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降降估值吧,赶紧拿到A轮。我觉得1个亿的估值就行了,一年涨一倍,很不错了。”
电话那头的张伟沉默了几秒,然后笑了起来:“吴总,1亿的估值我根本没办法接受。您也知道,我们的tcV已经突破几千万了,这个增速,1亿估值肯定是在贱卖。”
吴总心里一沉,但语气依然平静:
“拿到钱才是王道,别守着估值不放。我们有几个项目,前几轮都是千万级别的估值,到c轮一下子冲到10亿。
活下去才是重点,我觉得你8千万的估值,能拿到钱就行,估值迟早有一天会冲上来的。”
“吴总,这估值也太低了,”张伟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抗拒,“我还不如再等等。大不了债权融资,熬一段再融!”
挂断电话后,吴总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没想到张伟会这么强硬,这种首次创业的,就是在乎估值,不知道活下去,拿到钱才是最重要的么。
当然,我也才能拿钱退出。
张伟这边,放下电话,心想,吴总这还没到位啊,还得再熬他一熬,还想着从A轮变现呢,下次给你来点猛的。
第一次劝说失败,但吴总并不死心。
过了几天,他又拨通了张伟的电话,这次他的语气更加紧迫。
“张伟,我又给你找了几家,人家看了你的财报,都说要看你后面几个月的财报。你必须得降估值了,尽快拿钱。”
电话那头的张伟似乎正在处理什么事情,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
而此时的张伟,心知肚明,吴总应该很着急了,但听他说话的内容,好像依然存有幻想,得给他上点强度了。
来一剂猛药吧。
你不捅破,我帮你一下吧,有竞争才有压力啊,卷起来吧!
过了一会儿,张伟才慢悠悠地回道:“吴总,融资的事,这段时间我都没时间关注了哦。”
吴总正要说什么,张伟突然话锋一转:“对了,汪总最近找我,他说看到一个项目,手上没钱,想以6千万的估值退一个点。”
吴总顿时觉得血压飙升,直往头上涌。
汪总是tob方面还算有名的天使投资人,以前的老SAp人,以看tob项目眼光毒辣着称。
如果他都想以六千万的估值退股,那说明......
“你也知道,我以前干SAp顾问,没存太多钱,也就大几十万吧。”张伟的声音依然不紧不慢,“正在和老婆沟通,看能否把汪总手上的股份回购一个点。”
张伟不紧不慢的抛洒着诱饵,指点着迷津,引导着方向。
而此时北京的吴总握电话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几分。
他立刻改变了策略:“这样,我不要六千万估值,我这按照原价,只需要你出银行贷款利息,年化10%就行了。现在经济形势差,我们基金也要回笼资金,打算换一个赛道了,你就维持住我的资金成本就行。”
哈哈,对症下药,起效果了!
电话那头传来张伟的苦笑:“啊,吴总,你这搞的我很被动啊,你们这都要退出,我咋办哦!我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那你有多少钱?”吴总紧追不舍。
“我现在真的最多、最多只有100万了,更别说利息了!”
“你这肯定不够啊,我总共投了你150万。”
“我是真没钱,要不我们还是等A轮融资你找下一家接盘你的股份吧。”张伟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在吴总心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挂断电话后,吴总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找下一家?都找了5家了,没有一家给tS,你玩我了。
吴总,重重的啐了一口,Fuck!
可以肯定,张伟可能真拿不出那么多钱,毕竟张伟这种创业者,吴总见多了,又不是富二代,哪能随随便便能拿上百万哦。
但如果这个时候让步,很可能就会满盘皆输。
又过了两天,吴总再次拨通了张伟的电话。
吴总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这次带着一种刻意放缓的、近乎妥协的语调:“张伟,我们的Lp、合伙人催得紧啊,我不要利息了,你退回我本金就行了。”
张伟握着电话,手心有点湿。
感觉吴总到位了,已经进入自己谋划的位置了。
但心里还是有点忐忑啊,毕竟自己是真只有100万了,而且这钱还是自己的创业应急储备金。
张伟其实清楚公司不是没钱,只是和财务打了招呼,项目的款故意缓了缓,发票也压着没开,这才让现金流看起来紧绷。
但此时真要从自己家里掏钱,哪怕是走个过场,心里也沉甸甸的,毕竟这下自己就真没应急储备金了。
当初参加创业论坛时,那个女性创业者,可是再三强调要给自己家庭预留一些应急储备金的。
没办法啊,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啊。
张伟叹了一声,语气显得特别为难:
“吴总,我真是尽力凑了……最多也就一百个。剩下的……除非,我真把房子押给银行。”
吴总一听,像是早就等在这似的,立马接话:“那行,我给你找银行!放心,很快!”
“别别……吴总,您这真是把我往墙上推啊。”张伟的声音有点发干,确实是苦笑一声:
“您是不知道,我是农村出来的小镇做题家,这房子是我和小玲俩在深圳这么多年,一点点攒出来的……说真的,‘抵押’这俩字,光说出来都怵得慌。”
虽然张伟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真到了这一步,心理还是有点慌啊,张伟这种不是那种赌性很大的人。
码农强调的就是四平八稳,逻辑自洽,不是这种梭哈赌一把大的那种,更何况还是农村出来的码农。
当年这个房子贷款时,自己已经月收入几万了,远远超过月供,但那时还是心里憋得慌,要不小玲开导,估计要郁闷好几天。
“理解理解,”吴总语气放软,但话没松口,“就短期周转一下,b轮我肯定会来投你。”
张伟挂掉电话,一晚上没睡好,真的要走到抵押房产这步了啊。
第二天晚上,他跟小玲坐在客厅,桌上摆着房贷合同和公司财务报表。
小玲低头一直翻,手指无意识地在纸页上划着。
“其实也就五十万,过桥一下,等吴总退股、新的款进来,一切都好了。”张伟声音不高,说得有点虚,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小玲没抬头,声音闷闷的:“我知道是策略……可我一想房产证要交出去,心里就憋的慌。”小玲抬眼看着张伟,眉头轻轻拧着:“咱们老家一辈子为套房子奋斗,爸妈要知道我们抵押了房,得吓成啥样……”
小玲倒是没大哭大闹,但攥着衣角还是有点紧张啊,这毕竟是自己和张伟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家。
虽然百分百可以确定,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没见过大世面的两人,第一次经历,还是很拉扯啊。
张伟从农村来的,小玲虽然从城市来,但也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家庭,对抵押房产筹措资金也是第一次经历。
其次对于女人,特别是有家有孩子的女人,房子不只是一个住处,还是一种安全感,是家的代名词。
过了几天,吴总的微信又追过来:“张伟,资金筹措的怎么样了啊!需要我再推荐银行不?”
张伟看着那行字,又抬头看了眼正在旁边心神不宁整理材料的小玲,回复得有点慢:“还在和小玲沟通……她主要还是担心,毕竟第一次做抵押,心理这关不好过。”
吴总看着这条微信,眉头紧锁。
他不确定张伟说的是真是假,但时间不等人,基金合伙人们每天都在施加压力。
又过了两天,吴总再次发去消息:“张伟,资金筹措的如何?要不我吃点亏,我降10万吧。”
这次,张伟没有立即回复。
直到第二天,张伟才发来一张照片——他和一个女子在银行柜台前的背影,桌子上放着房产证和一些文件。
“吴总,稍等,正在做房产抵押。你明天过来和小玲办理股权转让吧。”
吴总长舒一口气,立刻回复:“好的!”
但就在他以为一切已经敲定时,张伟又发来一条消息:“吴总,明天我不在公司,去现场项目走走,就当散心吧,转让还是150万吧,你们都抛弃我了啊!我觉得我们公司还是挺好的!”
张伟觉得不能给吴总留下把柄,150万,干净利落,互不相欠。
吴总看着这条消息,就不管那么多了,这下能马上拿到钱的了,立马回道:“好的。b轮,我们再进来!。”
“股东交割的文件,你也给周总、和汪总说下,我也给他们说下,让他们签字同意你的股权出售了。”
“好吧!”吴总回复道,终于能够拿回本金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张伟!创业就得接受失败,我也是按照江湖规矩办事。
第二天,吴总如约前往深圳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在律师事务所里,他见到了小玲,但却没有看到张伟的身影。
所有需要张伟签字的文件,张伟都提前签好了。
手续办理得很顺利,直到吴总仔细看了一眼股权转让协议上的受让方名称——深圳市黄明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有点奇怪,为什么不是张伟本人,或者小玲本人也行啊!
他皱起眉头,看向对面的“小玲”:“这家公司是?”
“哦,这是我的公司,”小玲微笑着解释,“张伟说用这家公司来接手比较安全,这次创业房产都抵押贷款,太难受了,下次不想经历了。”
小玲说的也是一个事实,也很真切,作为一个女人,谁希望自己的家被抵押了啊。
虽然小玲这么说了也是一个事实,可吴总心里升起一丝疑虑,但看到营业执照这家公司的法人确实写着小玲的真名,也就没再多想,在业内这算规避创业风险的一种常规操作了。
此刻对自己重要的是能拿回钱,至于接手的是谁,已经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了。
吴总签字仪式结束后,完全是一副喜上眉梢的表情,终于卸下了这个包袱。
钱到账!
各种文件办好,交割的很顺利。
剩下的就是正式的等工商变更了。
吴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终于!
终于在张伟倒掉前,出货成功了啊,哈哈!
而张伟这边,跟周总沟通吴总退出时,又发现新情况了,真是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