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会议室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财务和采购部门相继被张伟杀了个对穿,完全没有丝毫可以回血的迹象。
生产副总陈总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毕竟他也是这个小团体的一员。
之前碰到这种事,都是叫的最欢的,现在现在怂了?
陈总心一横,绷着脸,声音沉闷道:“小张同志,你的系统搞财务、采购可能还算有两下子,但生产制造,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陈总客气了。”张伟杀意正浓,“既然您发话,那我们就再简单点。”
张伟再次轻点主脑座舱的指令,屏幕瞬间切换到生产指标界面。
主脑座舱空间中,各类生产计划数据与设备运行状态直观呈现,张伟开口便是一句杀人诛心,直捣黄龙:
“陈总,您最近三个月的生产计划准确性,知道是多少吗?”
陈总脸色微微一僵:“当然知道,生产计划哪有百分百准确的,咱们公司业务复杂,偶尔偏差正常。”
“偶尔?”张伟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如果连续三个月的生产计划与实际产出偏差超过20%,您觉得还是偶尔吗?”
说罢,张伟随手一指,主脑座舱中央的屏幕上立刻跳出一组数据图表,三道鲜红的曲线犹如利刃般扎入所有人眼帘,触目惊心。
陈总顿时面红耳赤,咬紧牙关:“这些偏差,主要是市场波动……”
“那我们就再看市场波动。”张伟根本不给他喘息机会,又点开了设备oEE指标。
“您去年刚投的4000万关键产线,oEE只有48%,而我们从百家同行企业模型中提取的行业均值是73%。意思是——你们的核心设备,有一半时间在闲着。”
张伟语气依旧平静,每一个数字都像铁锤敲在陈总胸口。
同时会场也有人小嘀咕:“怪不得出货慢,原来问题在这里啊。”
陈总再也忍不住,猛地一拍桌子:“你懂什么!设备闲着也不是我能决定的,生产计划很复杂的!”
张伟淡然一笑:“陈总,我当然不懂你复杂的逻辑,我只懂一个事实:设备是企业的肺,你的这台肺,每天只呼吸一半。你还嫌我这个‘主脑’没用?”
全场鸦雀无声。
张伟轻描淡写地补刀:“花4000万请了一尊睡佛,是你们的选择。而主脑,只是镜子,它不会羞辱你,它只会忠实地告诉你现实。”
陈总脸色彻底难看至极,嘴唇颤抖着,却连一句反驳都说不出来了。
生产部惨败收场,现场气氛仿佛冻结了一般。
张伟的目光终于落到了始终冷笑旁观的元老副总裁李总身上。
他是这帮人的带头大哥,老季总早就给张伟交代过了。
谋划的战略是首先削掉他的左膀右臂,砍成一个光杆后,再最终行动。
张伟这把刀子,可是刀刀毙命。
这也是张伟他们这行另外一个定律“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很多企业内部碍于情面,不好亲自动手,于是张伟他们这种人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俗话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张伟也深谙其道啊。
对于企业主来说肯定是乐享其成啊,搞的不好可以怪这个外来和尚,搞的好那就坐享其成。
李总不慌不忙地理了理袖口,冷声道:“小张同志,你的‘主脑’概念讲得挺玄乎,但企业管理,不是你这种小年轻能轻易颠覆的。我们的管理体系这么多年下来,一直行之有效。”
张伟淡淡一笑,语带讽刺:“行之有效?那我们就用数据来聊聊这个‘有效’吧。”
他手一挥,虚拟屏幕弹出一张鲜艳的“组织协同热力图”。
图中,“采购供-生产-财务”三条部门链路全部被刺眼的红色标记,预警信号一目了然。
“李总,这个热力图,显示的是你们企业组织协同的效率情况。简单来说,就是部门间协作流畅与否的神经图谱。”张伟不紧不慢地解释,“红色代表炎症区域,而你们企业的炎症,集中在采购、生产、财务三条决策链路上。”
李总脸色微微一变,冷笑道:“你少拿这些新鲜概念忽悠人,我们企业几十年了,一直这样运作,从没出过问题!”
张伟语气一沉:“以‘采购申请’到‘仓库确认收货’为例,这条链路的平均响应时长是8.7天,行业同类型仅4.1天。”
他指向红色标记处:“慢不是因为个人偷懒,而是你们的神经回路出了病变——审批层级过多、信息交互脱节、系统间数据断链,导致整个反应链像发炎的神经系统,延迟、失控,甚至反复。”
李总面色阴沉:“你什么意思?”
“很简单,”张伟声音渐冷,“你们这种多线汇报、层级审批的制度,本身就是企业智能体最严重的‘慢性病’,长期拖垮了组织的运行效率。”
李总再也无法淡定,愤怒地站起身:“企业管理靠的是经验和人脉,不是你这些乱七八糟的花招!”
张伟毫不客气地反击:“经验当然重要,但企业不能永远做‘经验的奴隶’。在一个变化如此剧烈的时代,仅靠某几个人的判断力,早已无法应对系统性复杂问题。”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谁脑袋聪明,而是谁的组织更敏捷——真正强大的企业智能体,依赖的不是某个个人的‘老脑袋’,而是一整套实时在线、数据驱动、自动感知并协同响应的系统,就像人的大脑,不靠某一块神经,而是依靠完整的神经网络来反应、判断、决策。”
张伟语气如刀锋般冷冽:“你们一直在维护一套‘靠人撑起来’的老系统,而市场早已在惩罚反应慢、协同差的公司。企业不主动进化,就会被整个时代进化掉。”
李总脸色煞白,重重跌回座位,神情颓败。
张伟环顾四周,语气沉稳而坚定:“我今天来,不是为了指责各位,而是帮你们看见真正的自己。我的系统不是为了取代你们,而是为了让你们更好地活下来。”
会议室彻底死寂,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短暂的死寂过后,几个元老终于忍不住纷纷跳脚反驳起来:
“数据根本不全面,真实情况你根本不懂!”
“你这些模型能有多靠谱?我们企业几十年也没垮掉!”
“引入你的系统风险太大!不能随便乱用!”
张伟完全明白,这就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全都对,可是你动到人家的地盘。
这也是张伟他们这行一个不成文的铁律,信息化项目,再小都是一把手工程。
所以张伟才有提前的布局。
就在争论最激烈之时,会议室里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别吵了!”。
这声音大家太熟悉了。
大家闻声取下了头显,只见一个身影缓缓走到了前台,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定睛,脸色齐刷刷变了——老季总悄然现身,面无表情地走到主座,缓缓坐下。
所有高管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仿佛被人狠狠抽了一巴掌。
谁都不知道老季总什么时候进来的,也不知道他看了多久,听了多久。
老季总轻咳一声,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各位,我昨晚看了一整夜小张的这个系统。你们真正怕的,不是系统没用,而是这个主脑太聪明,让你们无处藏身。”
众人脸色煞白,低头不语。
老季总转向张伟,语气欣慰:“小季这次能不能顺利接班,就靠你这个‘主脑’座舱了。”
张伟微笑着点头:“谢谢季董信任。”
老季总站起身来,威严地扫视全场:“这份合同不但不退,立刻追加三年,张伟的公司列为年度战略级供应商。”
他顿了顿,声音如雷霆般定下基调:“企业的接班工作,现在正式启动。”
一锤定音,全场鸦雀无声。
老季总话音刚落,会议室陷入一秒死寂。
下一秒,犹如冰河裂开第一道缝隙,全场气氛骤然转向。
最先转变态度的,是此前一直面色铁青的财务总监刘总。
他轻咳一声,端起水杯掩饰尴尬,放下杯子后忽然换了个口气:
“张总,咱们这个Z-Score评分模型,回头能不能出一份企业财务健康算法报告?我们财务部内部也可以同步学习一下……这个东西,确实是有价值的。”
这些个老六,比猴都精,很明显张伟是强者,而且已经和老板达成了某种默契,此刻没有任何必要和张伟硬刚。
对外来的强者服软不丢脸。
同时还可以在老板那里刷一个好感和老板的步调同频。
至于内部嘛,嘿嘿,慢慢来。
外面来的和尚,又能蹦跶几天了?
很快就会走的。
天下迟早都是我们的。
现在一时的服软不是输!
张伟也是大度一笑:“当然没问题。”
采购郭总也强撑着笑意跟进:
“对了,之前那个采购周转率的算法……我们系统是有,但没人分析过这块,可能我们数据基础也确实该优化了。张总要是愿意指导下流程,我们采购愿意配合。”
张伟此时肯定懂了,见好就收,毕竟后面自己还要和他们合作的。
此时点到为止即可。
于是满口答应了。
陈总则涨红着脸站起身,憋了半天,才挤出一句:
“那个……之前态度有些急了,生产这边确实也有不少数据问题,我回去会安排人重新梳理指标……回头我们再请教。”
张伟也是完全不在意,来者不拒。
而就在会议将散未散之时,老季总又补了一刀:
“还有,小张这个系统,不只对我们集团有效。我决定,立项推动主脑座舱在我们旗下其他三家子公司同步试点,预算我来批,谁敢拖延谁负责。”
众人彻底闭嘴,不敢再有半句多言。
小季一旁看得眼眶微热,这是父亲第一次,在众多老臣面前,明确宣告了“接班转移”的开始。
转头老季总目光一凛,扫向cIo与采购总监:“张总的系统,纳入公司信息化架构核心,享受绿色对接通道,采购流程全程直通,不许人为阻拦。”
“同时,张总的公司,将列入我们2025年度技术预算配比中的第一优先级。”
“小张,注意接单,我有几个老兄弟伙也需要你这个,我推荐给你。”老季总转头对着张伟邪魅的一笑。
“感谢,季董信任,保证高规格服务。”
终于张伟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而小季总,反而心中忐忑不安了,这帮人可都是活阎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