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张伟开启了面试的历程了。
办公室里,张伟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Excel表格,眉头皱成了一团麻花。
这表格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八位候选人的各种信息——技术栈、项目背景、Github活跃度、甚至连候选人平时发的技术博客链接都被小玲细致地附了上去。
张伟看着这些堪比“黑客档案”的详细资料,顿觉眼花缭乱。
“我天,小玲,你这哪里是给我招个人啊?”张伟无奈地抬起头,笑着说,“你这是要选个特工吧?”
小玲耸耸肩,眨了眨眼:“伟哥,咱们公司现在除了我们俩,连个懂代码的鬼影子都没有,这个‘特工’必须选好,不然下个月我们俩就只能自己上阵敲代码了。”
张伟点头赞同,随即轻轻叹了口气,收起玩笑的语气,认真地说道:“今天的面试只看一个标准——谁能用最成熟的技术,最快速地把后台系统搭起来。我们不需要技术上的最强王者,只要当下最适合我们的人。”
说完,他又转头补充一句:“还有,我这次面试的策略跟以往不太一样,我准备真枪实弹地直接用咱们的‘企业智能体主脑掌控座舱’来考察候选人,一来考察综合实力,二来也顺便让咱学点JAVA知识,好久没搞Java了啊。”
小玲一听,立马眉毛一挑:“伟哥,这么刺激的吗?你确定面试不是来砸场子的?”
张伟淡定地一笑:“放心,我这体重能镇得住场子,哈哈!”
“有你镇场我才更担心呢,”小玲咕哝着,偷偷冲他翻了个白眼,“你可别把人家Java高手面成AbAp工程师了。”
张伟无奈地叹口气,目光转向玻璃门外坐着的候选人:“别贫嘴了,来了,第一位高手登场。”
第一位候选人推门进来,一张精致的程序员脸带着自信的微笑,简历上名字“刘博”,履历背景闪闪发亮,上家是个风头正劲的互联网大厂。
张伟先是简单寒暄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立刻切入正题:“你上家公司具体负责什么?”
刘博坐直了身子,一副标准的“面试最佳状态”,脱口而出:“上家公司,我主要负责的是微服务系统重构,用的是Springcloud,整合了全链路追踪,ELK日志聚合和分析,选型了Kafka与Rocketmq,最终选了Kafka......”
“很好!我大致讲下我们需要做那些.....”于是张伟直接在会议室的黑板上,开始给候选人讲解“企业智能体主脑掌控座舱”的产品和架构设计。
张伟讲完后,接着说:“你觉得你说的这些技术适合我们吗?”
刘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说的这些是标准打法,现在不这么做,后期维护成本会非常高。”
张伟点头,忽然话题一转,笑着提出一个极为刁钻的问题:“假如我只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必须搭建出一个能实际跑起来,并且能够跟Unity VR前端实时联动的数据后台,你打算怎么落地?”
刘博似乎并未觉察张伟语气中的试探,依旧镇定:“首先我们要花两周时间做架构设计,微服务模块拆分得足够清晰......”
2分钟过去。
话没说完,张伟轻轻地摆了摆手,语气变得更温和了些:“行,谢谢,我了解了。”
刘博似乎被这句话噎住了,有点儿意外地看着张伟:“张总,这才刚开始呢,你不问问具体的设计细节吗?”
“不用了,”张伟淡定地笑笑,“你的思路我大概清楚了。”
刘博起身离开后,小玲略带遗憾地凑过来小声说道:“伟哥,这人的履历看上去挺完美的啊,难道你不喜欢?”
张伟却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笑了:“小玲啊,咱们现在公司这台车刚刚造好底盘,咱们需要的是一名高效修车的技工,他直接给我们掏出了坦克的图纸。咱们这点燃料都没地儿加,拉不动啊!”
现在张伟角色是cEo了,需要通盘考虑,不是一上来就搞大而全。
小玲忍俊不禁:“懂了,这叫做过犹不及啊。”
......
第5位候选人推开门走进来,眉宇间透着一种沉稳的自信,但又不是那种刻意摆出来的。
与之前几位面试者不同,他手上并没有抱着资料,而是轻松地夹着一台电脑,显然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
张伟心中顿时有了点兴趣,微笑着示意对方坐下,先开了口:“陈军是吧?你的简历我看过了,简历上写得不多。”
陈军也不慌,淡然一笑,没先夸自己,而是直接问道:“张总,能不能先告诉我,这套系统你们最先要落地的是哪个模块?数据结构有没有明确下来?”
这个问题一出口,张伟瞬间眼前一亮,背后的脊梁骨微微挺直了些,心里默默给这位候选人加了一分。
“问得很准啊!”张伟笑了笑:“我们要做的产品叫‘企业智能体主脑掌控座舱’.......”
“我们首期落地的是Z-score为主的32个指标体系,数据源目前主要来自SAp系统。权限上也要支持多角色切换,这种场景,你会怎么搞?”
陈军几乎是脱口而出,没有任何迟疑:“我们初期目标是快速上线,不宜用复杂服务编排搞得太重。我建议直接上Springboot框架,Redis做热点数据缓存,权限控制直接挂到数据维度上,业务指标用YAmL配置,版本可控、修改起来也很灵活。”
张伟眉头微微一挑,这种朴素而务实的回答,瞬间戳中了张伟的爽点。
程序员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不起别人写的代码,而cEo、架构师,需要的是整合产品的能力,而不是重复造轮子。
用成熟的组件进行整合,才是最高效、最经济的做法,要有工程思维,汽车叫主机厂,就是整合的意思。
陈军继续解释:“数据库暂时先用mySqL,成本低、扩展性高,后期数据量大了再迁库也容易,最迟两个月内,Unity前端绝对能抓到可靠的数据。”
小玲在旁边听得直点头,心想:“这家伙说话真干脆,跟伟哥简直是天生一对。”
张伟压住心里一股莫名的畅快,故意挑了个更细的问题:“我猜你以前是不是干过tob的项目?”
陈军点点头,毫不避讳地说:“确实,我之前做过医保后台系统,医保数据你懂的,错一分钱就要炸锅,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压倒一切,跟你这个企业智能体逻辑本质上没差别。”
张伟听完,心头仿佛打开了一盏灯:“你真是一针见血,我们这个系统,确实就是要那种结构稳固、经得起业务折腾、不出幺蛾子的后台。”
陈军也咧嘴笑了:“张总,这年头,谁还没吃过几次业务大改的苦头啊?技术越是花哨,掉坑里越疼。”
张伟忍不住哈哈一笑:“很准,兄弟你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旁边的小玲也忍不住小声嘀咕:“伟哥,我怎么感觉你这是在跟技术版的自己对话呢?”
八个候选人全部面试完毕,夜幕降临,办公室灯光柔和。
张伟站起身,走到办公室角落的白板前,快速画出一个三角图,熟练地写上了几个大字:
x轴:技术落地能力
Y轴:业务理解能力
Z轴:时间压力下的建构力
小玲在旁边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一脸嫌弃:“伟哥,你这三角图看上去就像个马蜂窝,真的能选人吗?”
张伟瞥了她一眼:“小玲同志,这叫科学方法,你懂啥?”
小玲无奈摊手:“伟哥,你这个理工男cEo的职业病,又犯了啊。”
张伟不理她,提起马克笔,在三角图上快速地标注了前面几个候选人的名字。
“刘博(框架大师)”,技术落地能力满分,业务理解一般,时间建构力很差。
“张宇(业务达人)”,业务理解能力超高,但技术落地能力只能打助理级别,时间压力下几乎没戏。
很快,张伟将目光落在陈军的名字上。
“这个陈军,”张伟轻声说道,“落地能力不是满分,但稳健可靠。业务理解能力不是顶尖,但精准到位。更关键的是,在时间压力下的建构力几乎满分。”
小玲眯着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伟哥,你的意思是,他就像是我们造车的时候,需要的那个‘整合’的人?”
张伟得意地点了点头:“没错,这个人的能力就像个冷静的准将,不花哨、不浮夸,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用坦克来建地堡,更不会拿地堡的图纸去修公路。他就是我们当前阶段最需要的人。”
说完,他用马克笔重重地圈出“陈军”的名字,潇洒地打了个大大的对勾。
小玲拍了拍手:“好,终于尘埃落定啦!”
翌日上午,小玲拿起手机拨通了陈军的电话,铃声响了几下后接通。
“陈军你好,我是横竖纵科技的小玲,”声音轻松而明快,“恭喜你,你成功入选,成为我们公司的第一位技术骨干。”
电话那头的陈军似乎没料到会这么快得到结果,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么快啊,小玲总,你们这速度也太高效了吧?”
小玲忍不住笑了:“陈军,我们伟哥说了,你是第一个在面试里敢直接跟他讨论‘怎么快速落地’的候选人,你不入职,我们恐怕下个月就只能自己敲代码了。”
陈军也笑了:“放心,小玲总,代码我一定写得干干净净、不废话。”
小玲又开玩笑说:“伟哥还特地强调了一句,咱们代码写的可不是终点,而是思想的结构化表达方式,你觉得他说的对不?”
陈军顿时爽朗一笑:“绝对认同!你告诉张总,我也受够了那种为了炫技写废代码的日子,这回咱们好好干点实在的。”
挂断电话,小玲笑着转头看向坐在远处假装淡定、实际上耳朵早竖起来的张伟。
“伟哥,你放心吧,陈军这块基石,我看是彻底稳了。”
张伟脸上忍不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轻松地靠回椅背上,喃喃自语道:
“不错,不错,这基石选得好,以后建房子稳当了。”
说完,他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转头对小玲说:“走,咱们庆祝一下,今晚加个鸡腿。”
小玲一听,顿时眼睛一亮:“伟哥,说好的加鸡腿,你可别临时换成京东外卖。”
张伟哈哈一笑:“放心,今晚吃鸡腿——程序员必须吃鸡腿,不然怎么调动积极性啊!”
两人说笑着,轻松惬意地走出办公室,关门的瞬间,整个办公室内仿佛都洋溢着一股轻松、畅快、令人心情大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