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委会中的年轻合伙人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甚至夹杂了一丝揶揄的笑意:“张伟,你的逻辑确实清晰,理论也足够精彩。但再怎么精彩,你现在连个团队都还没有,怎么支撑后面的产品开发和落地?难道你真的打算一个人包揽所有的开发、销售和实施吗?”
卧槽,这是张伟的一个致命的‘弱点’!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这个问题尖锐而直白,连在场的其他投资人都明显感受到了一丝紧张感。
张伟早就知道这个弱点了。
什么是弱点,只有自己不知道的弱点才叫弱点,才能打别人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对张伟来说,叫着‘正中下怀’,张伟还怕你不进攻了,故意漏出的破绽,等着你进攻了。
张伟并未急于接招,神色坦然,微微一笑,轻轻将视线扫过投委会成员的脸庞。
短暂的沉默过后,张伟反而用一种十分平和的语气反问道: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投资过的创业项目里,从创立之初到最终走上资本市场,创世团队成员能完整保留下来的比例有多高?”
我靠又来慕容复的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一位经验丰富的年长合伙人听到这个问题,微微一愣,随即若有所思地点头:“确实不高。”
“是的,”张伟点点头,语气不疾不徐地继续说道:
“据公开的统计数据,创始团队从创业初期到成功上市,中途完全不变更核心人员的概率不足10%。”
丫的,你是确实不高,我是10%,软肋?弱点?毛线!
“换句话说,在座各位投资过的企业当中,初创阶段绑定的团队,多半最终都会出现大幅的人员变化。”
“那如果一开始我就为了融资成功,盲目地带着几个所谓cxo或者副总裁上路,请问各位,到时候他们能力跟不上公司的扩张,我该怎么处理?”
“而且这是大概率事件,这点你们比我清楚,你们应该见过很多创始人,和创世团队‘撕逼’的名场面吧。”
话到此处,张伟语气稍稍加重,投委会成员开始低头记录,年轻合伙人也收敛起了刚才轻蔑的神色,静静听着。
必须的,自己处理这种‘撕逼’名场面太多了啊。
张伟稍稍挺直了身体,继续用一种冷静而果决的语调说道:
“如果创业之初就提前安排了职位和利益分配,比如谁是cxo、副总裁这些头衔,对方的默认心理定位,就是,这块是我地盘,而且是永久性的。”
“无论我是否能胜任,地盘、职位、利益,全是我的,要收回,那就‘撕’吧。”
“创业初期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一旦稍有分歧或者资源没跟上,就很容易导致创始团队内部剧烈的撕裂与冲突。”
“各位都知道,我的工作经历使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业内人士。”
“我并不是没有合伙人人选,而是我保持了绝对的清醒和克制。”
“我不是没有能力组建团队,而是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初始团队’盲目绑定不确定的未来创业命运。”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始终观察着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从行业里找到了不少认同我‘企业智能体’理念的人。”
“他们随时可以加入我,但前提是——我需要拿到的‘子弹’,我需要确定手中的资源、资金和方向足够清晰,然后再根据现实的需求和挑战,动态匹配最合适的人选。”
“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咱们这次融资,我分分钟可以在Ibm、SAp、凯捷这种全球顶级大厂,拉人头过来,我甚至可以保证,他们一定是全职跟我创业。”
“不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创世团队,太重要了!”
说到这里,张伟不急不缓地从背后的ppt中调出了一张详细的股权结构图,指向上面标注的几个数字:
“业内的共识,一家公司要成功90%靠创始团队,而创始团队中90%靠创始人,按照这个算法创始人可以拿走81%的股份。”
“各位可以看一下,这份股权结构图清晰地表达了我的股份分配策略。”
“我预留给高管团队、优秀员工的股权期权池,有整整30%的额度,而我的授予策略,并不是此刻的‘一锤子买卖’,而是逐年、逐级,严格根据实际贡献和企业发展的阶段,按照需求、贡献进行逐年授予。”
“而不是此刻,全部按照激情、按照关系、按照加入的先后顺序,一次性授予。”
张伟语气更加沉稳:“说得更直白一点,我不会用职位和头衔去封官许愿,而是严格按照每个人真正的贡献、真正的战功,逐年发放他们应得的股权。”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团队的公平,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每一个真正加入我团队的人,确保他们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利益深度绑定。”
投资人们的眼神愈发专注,其中一位有过创业失败经验的合伙人眼里多了一层明显的共鸣,他低声自语道:“这才是真正理解创业的人啊。”
张伟再次停顿,眼神扫视了全场,放大招了:
“同时我事先预留了30%的期权池,也完全不会稀释你们的股权,这也是对你们投资人最好的投资价值的保证。”
这波攻击,势大力沉,真正攻击到了投资人的要害了,保证自己的投资股份不被稀释,这才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的绝对保障机制。
张伟的做法不是一句‘保证’,而是这个做法本身,就已经实现了目的,不是用所谓的人品来担保,而是用实际制度来保障,已经和人品没有关系了,这才是真正的‘保证’。
当然张伟也正是这样想的,懂得照顾各方的利益,选择最好的方案,才是王道。
张伟这几年,和投资人打磨项目,各种问题,各种案例听过一大把。
同时专门看这方面的书,肯定不是白看的,理科生做事,肯定是步步为营,有理有据,逻辑先行。
张伟此时眼神更加坚定了几分:“各位投资人,不是我不愿意组建团队,而是不想让错误的团队成员在创业的早期就误伤了我们成功的机会。”
“我相信,每个真正的创业者内心都明白,创业初期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找错了创业合伙人。”
“而这当中的时间差,仅仅只是几个月而已,可是付出的股权成本、心力成本,可不是几个月能弥补回来的啊!”
张伟的攻击,彻底打完,收招而立,站在中央,傲视众人,犹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将军。
年轻合伙人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轻蔑,眼里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考和审视。
他身边的其他投委会成员也纷纷点头,表情里全是认同与赞赏。
短暂的沉默过后,年长的合伙人语气沉稳地开口:
“张伟,你的回答足够真诚,也足够理性。很多创业者在谈团队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描绘一幅虚假的繁荣,而你选择了坦诚面对问题背后的真正逻辑。这很难得,也很可贵。”
投委会成员稍稍沉默片刻,轻轻挥手示意助理激活了房间里安静等待的AI评估系统。
瞬间,会议室内传来了AI熟悉的平静声音:
“我是chatGpt-x,通过此次的投委会对话,可以确认,创始人张伟在团队建设上的策略极具理性和前瞻性。”
“他不仅清晰地表达了对于创业团队风险的深刻理解,而且采用了最适合早期阶段的动态股权分配机制,这一点十分契合天使轮投资的风险控制原则。”
“我认为,他的团队建设思路严谨、合理。”
紧接着,另一个语音也启动:
“我是deepSeek-x,从财务结构和运营管理视角来看,张伟的股权和团队策略设计非常严密。”
“他采用逐级分配期权、以贡献定股权的激励方式,符合财务长期稳定性和动态激励的原则,这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因此,我也建议,本项目进入投委会正式决策阶段。”
房间里的几位投资人面面相觑,最终,最年长的那位合伙人合上了手中的本子,缓缓地对助手点了点头:
“好的,我们内部商量一下。”
会议室陷入了安静,投资人们迅速交换了几个眼神,低声交谈了几句,但没有耗费太长的时间。
很快,最年长的合伙人微笑着站了起来,他朝着张伟微微点头,手中拿出了一份文件,缓缓递了过来:
“张伟,经过我们的讨论,你的项目顺利通过了此次投委会的评审,这是我们给你的term Sheet。”
“具体的投资细节我们后续再谈,但现在,我要正式祝贺你,初步通过了我们的天使轮投资评审!”
张伟心跳骤然加速,但他迅速控制了情绪,镇定地接过了那张纸,心中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term Sheet俗称tS,中文名字‘投资意向书’!
他知道,这份term Sheet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大的开始——
“谢谢大家的认可,我会全力以赴,兑现今天向各位作出的每一个承诺。”
投委会成员纷纷起身,向张伟表达祝贺和鼓励,整个会议室里终于响起了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
张伟目光深邃,内心的声音愈发坚定:
“首战告捷!”
“企业智能体,主脑掌控座舱,EGb,等着哥,哥马上就能见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