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次flyback女朋友都过来玩了,周边能去玩的,都玩遍了,大街小巷的美食,也全吃遍了,搞的女朋友再也不过来flyback了。
张伟收集的售前名片,每次都当成战利品,交给女朋友,当然主要是炫耀了,各个上市公司、龙头企业,cxo的名片,不是谁都能搞到的,给女朋友装b那妥妥的装到了。
每次女朋友拿到张伟上缴的战利品,都用带着小星星的崇拜眼神看着张伟。
蓝图阶段,就这样波澜壮阔的闯过去了,当然何总心心念念的30%的蓝图款,就变得只是流程上各个节点的流转问题了,很快就付出来了。
张伟最近发工资才发现,居然意外获得了一笔2万的项目奖金,张伟现在才明白何总说的,给自己弄点好处,原来是给自己批一笔项目奖金啊!
哈哈!自己狭隘了不是。
不管了,有钱拿,还有170G的资料,那是嘎嘎香啊,哈哈!
张伟最近算了一下收入,自己偶尔一个月的收入,居然赶上了自己大学4年花费的总和了。
真是感慨啊,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还有《增广贤文》“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还有“吃亏是福”,还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张伟有时甚至感觉,几年前那个大山里的张伟,和现在的自己,犹如隔世,差距之大,颠覆之强,仿佛命运亲手把自己撕裂,又重塑了一遍!
.....
项目进入了UAt测试阶段了。
张伟的工作节奏不再像早期那么紧绷了,有小赵、小李,还有6个关键用户,被张伟调教的嘎嘎顺手,绝大部分时间,张伟都是把控方向了。
这个阶段,项目组整体是极度的忙碌,在FI、co小组,这个忙碌不包括张伟,其他8人确实,忙得16只脚不沾地。
张伟反而有点闲,你懂的,嘿嘿。
毕竟自己第三条边,管理能力、领导力,那可不是白修炼的,反而是运营的炉火纯青。
这天下午,cIo方总约张伟喝咖啡。
外部来的职业经理人,和cFo王总就是不同,喝的不是茶,而是咖啡。
cIo办公室的一角布置的甚是讲究,有点意大利咖啡馆的感觉,cIo估计是喝过“洋墨水”的。
靠窗的位置阳光洒进来,桌上放着两杯咖啡,张伟对咖啡没啥研究,不知道品阶,不过看这架势,应该不简单了。
张伟现在懂了,为啥何总经常到方总这里来溜达了,这种小情调,还真是有那么几分闹中取静的惬意啊。
方总比张伟年长十多岁出头,做事雷厉风行,说话却出奇温和,这种反差感让张伟,一下子还有点不适应。
方总刚端起杯子,便开门见山“张顾问,咱也认识这么久了,你做事我看在眼里,不绕弯子了,前两天董事长和cEo找到我说,准备内部设一个‘战略It顾问’岗位,就想让你来。”
我靠,果然,来了,挖人!
人家是犯桃花劫,咱这是犯了被“挖”的劫,走到哪里都被挖。
看来cEo那句不是玩笑话啊,来真的了。
张伟愣了愣神,这种惊喜,或者叫赏识吧,砸在自己头上,还真是有点懵逼,这可比上个项目王主任的试探来的具体太多了啊。
有管理层亲自授予,甚至连具体岗位都被定义出来了,肯定不是闹着玩的了。
“啊,方总!我……受宠若惊啊。”张伟又惊又喜的开口。
“说实话,我们现在不缺人,缺的是懂系统又懂业务,还能一线落地的人。你这几个月下来,你的能力我都看在眼里,跟我们财务打穿了,又和销售、工厂、采购、仓库那边也磨合得很丝滑,能听得懂他们的话,也能把问题翻译成系统语言,这种桥梁型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
当然还有对董事长、cEo的脾气、胃口,这点方总省略了,其实方总内心,是彷徨且忐忑的,既怕张伟来,又怕张伟不来。
方总喝了口咖啡,目光深远“我觉得你要是留下,后面国际化、数字工厂、私有云,这些事都能让你直接上桌参与。”
张伟心跳漏了半拍,后面的大饼真是不错啊。
不过国际化有点发怵,英语,英语啊,哈哈!
这是邀请!当然也是一种“战略性绑定”。
张伟当然知道,内部顾问意味着有稳定、有地位、有话语权,和当年的max一样。
也意味着,一旦进来,就很难抽身回到外部市场,更别说做自由顾问,甚至创业了。
毕竟被王总点燃了一颗创业小火苗,产品经理小精灵也在对着小火苗添油加柴。
张伟微微一笑,声音稳定而又礼貌“方总,您能这么信任我,我真的很感激,说实话,这段时间项目做得很顺,团队氛围也好,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张伟语气一转,略带一点为难“但我现在属于外部实施方,何总那边包括我们孙副总,都还有后续客户安排,如果转成客户内部角色,不太好交代……”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不是不想来,是“不方便”,张伟也知道项目之间肯定有互不挖人合同条款的。
当然张伟这样说,锅甩得很自然,情绪释放得也很柔和,保留彼此的脸面。
方总听到这话,既有点失落,也有点高兴。
方总点点头“我明白,你现在还在第三方架构里,直接转换确实有点敏感。”
他停顿了几秒,忽然问“那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一直想在咨询这行干下去?”
张伟抿了一口咖啡,这味道果然不是自己喜欢的感觉,还有点苦涩,酒、咖啡看来和自己都无缘了啊。
张伟眼神坦诚,但语气仍带着几分坚定,也有一点彷徨“我一直在项目里跑,喜欢这种跟业务结合、落地做事的感觉,以后会不会转型,我还没完全想清楚。”
方总笑了“你这话说得.....”还没说完,又抿了一口咖啡“跟我当年差不多,哈哈!”
来了,看来前辈要分享人生阅历了,大佬指甲缝里漏出的信息,对现阶段的张伟,都是金玉良言。
张伟成长的环境,接触到的人,最厉害也就是三舅家表叔的大姨的儿子在县城当老师,可是人家基本不给张伟这种分享人生阅历啊。
张伟怎能放过,立马趁热打铁“哦?您以前也是做项目出身的?”
“我当年进这行,第一份工作是写代码的,”方总靠着椅背,“那时候做ERp,什么都土。后来做实施、带团队,最后转到甲方,算是‘被推着’成了cIo。”
“我原来也觉得‘留在乙方自由’,可慢慢你就会发现,乙方看项目,甲方看企业,视角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
张伟点头,但没有接话,而是顺势问了句“那您怎么看to b软件这个行业?我总觉得,这一块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总在转型,又总没跳出去。”
这个问题,在张伟心中酝藏了很久,毕竟每次SAp都是换“金有浪”,同时被产品经理小精灵篡夺自己搞事情,总得问问行业资深人士吧。
方总听完,笑了笑“这个问题问得好。to b这行的本质,不是技术,不是平台,是“理解客户的业务+持续陪伴的能力“所以你看,能做成的,要么能深耕垂直行业,要么就必须能做‘长期服务’。”
他顿了顿,语气带点情绪“to b行业是慢工,不适合浮躁的人,谁都想做‘爆款’,可企业管理和流程改善,永远不可能靠爆点打天下。”
张伟默默记下这句话,和自己SAp结丹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多甚是相似。
张伟心中一动,忽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对“交付项目”这件事越来越感兴趣,不是喜欢系统,而是喜欢,通过解决企业难题,看见更大的结构逻辑。
就像现在构建的10层结丹,就是妥妥的结构逻辑啊,而且整颗蓝丹,也是一个结构逻辑体,浑然天成,毫无瑕疵。
“张顾问”方总忽然收回思绪,看着张伟笑道“你不用给我答复,我知道你难拒绝,再说,项目还没完,我也不逼你站队。”
他语气一转,调侃道“但我话撂这儿,你要真哪天不想漂了,想沉下心搞点长线的事儿,记得先给我打电话。”
张伟也笑了“那我给方总挂个‘收藏’,将来真要‘转型’,第一个来找您。”
两人举杯,咖啡代酒,轻轻一碰。
张伟心里知道,今天这场谈话,不仅守住了专业分寸,也为自己埋下了一颗种子。
张伟甚至有一种幻象,未来,也许会有一天,自己不再只是顾问。
而是用六边形战士的能力,成为了一个能引领行业方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