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王教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盯着投影幕布上那几张研讨会拍下的照片,表情微妙地变化着。
一开始是专注,眉头紧锁;
接着是震惊,怒目圆睁;
再接着是激动,嘴角抽搐;
最后——直接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嘴里不停碎碎念:
“妙啊……真妙啊!!!”
尤其是“企业智能体”这个概念——简直是跨越时代的认知啊!
“这个‘企业智能体’……如果推展开来,至少能开辟一条全新的企业信息化理论方向啊!”
“而且不止信息化,连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商业模式,都可以串联起来!”
王教授越想越激动,越琢磨越觉得热血沸腾。
——这特么不是小修小补,这是开宗立派啊,NNd!
——这是理论界的又一座丰碑啊!
——无论如何要找到这个大神,不能让这个理论蒙尘,不仅是发论文的问题,简直可以直接冲击未来十年的研究项目!
王教授激动得手指颤抖,当即一拍桌子:
“必须找到他!无论动用何种手段!”
旁边的研究生小杨,正在悄悄的啃着精武鸭脖,听到动静,赶紧咽下半口没咬断的鸭脖,狐疑问道:
“教授?咱……咱找谁啊?”
王教授一挥手,指着白板上那行照片里模糊却掷地有声的字:
“找那个提出‘企业智能体’的家伙!!!”
小杨一脸懵:“可……他没留名字啊?会场也没登记啊?”
王教授皱起眉头,揉了揉太阳穴。
沉吟了几秒钟,猛然抬头:
“去找主办方!动用一切资源,查人!”
小杨:“……???”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
王教授亲自带着小杨,风风火火地杀到了甲方主办单位总部。
横冲直撞的,找到会议主办方——cIo黄总。
教授果然Nb,在这种当地大哥级的企业,都是横着走。
黄总一听,差点以为王教授要投诉会议组织问题,吓得赶紧安排高规格接待。
结果王教授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他懵逼了:
“我要找那天会议上在白板上讲‘企业智能体’那个年轻人!”
“啊!?”黄总一脸的狐疑,这么大阵仗,原来是找人啊,吓得我汗毛倒竖。
黄总使劲回忆,一脸苦瓜相:“那天……那人好像挺脸熟的,感觉在哪里见过,就是想不起来是谁....!”
“啊,对了!“黄总想了好一会,一拍大腿。
这下把王教授,吓了一激灵:啥情况,小黄!
cIo=小黄?!也是,人家是武大的仙风道骨,也行吧!
哈哈!
“我想起来了,当时他走的时候,和德勤的陈总一起走的!教授放心,立马给您联系!”
不一会。
德勤陈总,一脸蒙叉叉地被黄总叫来了办公室。
然后就接到黄总这句话:
“上周你参加的楼下那个会议,和你一起去的年轻人,是谁?”
陈总愣了一下,心里暗想:
——张伟?
——那个会上炸街的?张口闭口“智能体”、“马斯洛”的狠人?!
陈总立马明白了,嘴角狂抽,心里腹诽:
——牛逼啊,张伟,居然蹭个会,都能搞来这么大阵仗!
不过表面上,陈总还是一本正经:“哦,你说他啊,就是我们项目的合并报表顾问,张伟啊!黄总你见过的!”
“啊,你说干合并那个啊,哈哈,我还真见过,怪不得看着眼熟了!哈哈!”黄总,尴尬的打着哈哈,掩饰着自己把这么重要的人给忘记了。
“把他叫过来,我们有事找他!”黄总接着补充。
很快,张伟被叫到黄总办公室。
推门一看,屋里坐着三个人。
黄总认识,甲方的cIo,穿着西装,一脸客气。
还有一个戴眼镜、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正满脸期待地望着自己。
还有一个缩在角落,抱着笔记本,看眼神透露着清澈的愚蠢,不用猜肯定是个学生。
张伟立马开口:“黄总好,我是张伟!”
“张伟.....!”
还没等黄总说完,旁边的王教授,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小张同志,我是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王教授,那天听了你的讲解,非常震撼!”
我靠,985的大神仙啊,那可是梦中情校哦!
没听错吧,大神仙震撼了?!
张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紧接着教授认真说道:“张伟啊,我说正事。你那个‘企业智能体’理论,确实非常创新,我想和你合作,一起写一篇学术论文,正式把这个理论推向学术界。”
我我嘞个去,震撼弹,顿时来了精神。
立马说道:“啊,真的!?教授!”
王教授继续说:“你那个理论核心架构,论点、论据,我都可以帮你完善,咱们争取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
啊,张伟此刻只想弹出一个捂脸的表情包。
张伟尴尬一笑:“教授,那个…那个…其实吧,核心的东西,我好像都已经写完了。”
这下轮到教授尴尬一笑了:“啊?你认真的?”
本来张伟,还以为黄总找自己谈项目上的事,这次是带着电脑过来的。
也好,就顺势打开电脑,连上投影到大屏幕上。
只见——
密密麻麻的文字,系统且严密的推导,专业到爆的模型图,完备的理论体系,一应俱全!
王教授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三万字?!
——理论?模型?数据?
——这……这已经不是初稿了,这是完整的论文啊!
张伟一页一页往下翻,越翻教授越心惊。
到最后,王教授忍不住拍案而起,激动到声音发颤:
“小张同志……哎,还是年轻人牛啊!!!”
看教授这反应,张伟尴尬且谦虚的笑着说:“就是自己平时做项目的时候,瞎琢磨的。”
王教授眼眶微红。
作为一个搞了三十多年理论研究的老学者,他太清楚这套体系意味着什么了。
这不是简单的论文!
这是一条崭新的理论主线,是一座未来十年、二十年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灯塔!
王教授傻眼了,整个人表情僵硬的坐回椅子:“你……你真都写好了?!”
感觉好像,丢失了一个天大的宝贝,那种失魂落魄完全溢于言表啊。
搞的张伟非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对啊,写着玩儿的,这不是没啥事嘛。”
教授此时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他原本以为张伟是个业余‘玩家’,自己搞出点灵感,还需要我们这些搞学术的帮忙把关、指导,然后嘛,哈哈!
自己也能搭上“企业智能体”这条学术快车,再次走上学术巅峰。
结果没想到,这货已经提前把车子都开到终点了!
黄总看这架势,也在一旁打着圆场:“哈哈哈,张伟你藏得够深啊!”
“没有,没有,在教授,和黄总面前,可不敢造次啊!”
同时不好意思的呵呵一笑对着教授说:“教授,你看我这个论文如何,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很多不懂啊,让您见笑了哦!”
教授一脸复杂地叹了口气,半晌才说:“张伟啊,你这篇文章,内容是完全没问题的,就是排版和格式要改改而已。这篇论文,是开创性的研究啊!”
张伟当然自己是懂的,毕竟这是从SAp这么庞大的体系上破茧而出的产物,这是自己六边形战力孵化出来的‘元婴’,能不强么?
但是此时要低调啊。
特别是遇到这种超级大佬级别的知音,更是要低调,抱大腿的时候啊,哈哈!
这就是千里马,遇上了伯乐哦。
前段时间,自己发给了同行,连泡泡都没冒一个,不过张伟现在懂了,这就是彻彻底底的错配了啊。
理论的东西,发给产业界?!不就是摆明了找抽么!
这就好比把倚天剑,给李元霸使,人家说,这是牙签吧?
理论的东西,要来学术界,才是王道。
张伟立马接话:“啊,教授有这么好啊,还请教授帮帮忙啊,我发给我SAp的朋友们,完全是石沉大海啊,没有任何响应哦!”
教授一脸愤恨:“那是他们眼拙,暴殄天物,完全不懂其价值!”
不过又立马苦笑道:“本来我还想和你合作写一篇‘企业智能体’的论文,没想到你已经搞定了,我这个‘老头子’,竟然没帮上啥忙啊!”
这下搞的张伟甚是尴尬,有点不知道咋接话啊。
教授思索片刻,突然眼睛一亮。
于是王教授神色一正,认真道:
“小张同志,不如这样……”
“咱们换一个角度,围绕你的理论,先写一个应用型的小切口论文,先发一篇!”
“比如——‘企业智能体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在企业的分层管理.......,就是你上次在研讨会说的那些。”
张伟眼睛一亮!
小杨在旁边差点鼓掌!
黄总也暗暗点头:
——这老王,果然是老江湖,出手就是妙招!
张伟一听顿时精神了起来:“好啊,教授Nb!这个有搞头啊!”
教授点头:“对!你看,你上次那个企业智能体五层结构,不就是企业版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吗?”
张伟笑了:“教授,您还真说对了。我之前在深圳还真做过一个现场的案例可以用。”
王教授瞪大眼睛:“真的吗?说来听听!”
张伟立刻把之前自己如何用“企业智能体+马斯洛理论”,帮孙副总把cRm销售团队,搭了整套‘企业马斯洛五层分销体系’,从销售分组,到客户画像,到跟单流程,完整一条链,以及每个团队针对不同层客户需求,打造相应销售话术和策略的案例讲了一遍。
也就是说这套理论,既可以对内指导某个部门,孙副总的案例;
又可以指导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进化、升级历程,研讨会的案例!
教授越听眼睛越亮,小杨则拼命在笔记本上记下每一个细节。
王教授兴奋得拍了一下桌子:“漂亮!太漂亮了!这完全是可以实操落地的案例啊!而且是b端软件领域的,极具应用价值!”
“定了!定了!论文题目就叫:企业智能体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在企业升级衍化与企业内部体系优化中的应用探索”
教授说完,高兴的手舞足蹈,完全是那种学术疯老人的态势啊。
看的张伟都觉得,自己在教授面前,咋感觉有点放不开了啊!
黄总也是立马表示恭喜啊:
“那这不正好,理论有了,案例也有了,论文框架一下就成型了啊!”
张伟也是立马争取表现:“教授,这样吧,我帮联系孙副总,他那边数据什么的都全,咱们一起把这篇论文写出来。”
教授一听,顿时喜笑颜开:“那真是太好了!”
就在大家热血沸腾的时候。
问题,出现了。
小杨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教授……可是,咱们要引用‘企业智能体’的理论,张老师那篇三万字的论文还没发表呀……”
确实啊,虽然张伟的“企业智能体”体系极具颠覆性,但由于尚未正式发表,如果直接套用、扩展,很可能在学术发表上遇到一堆的阻力。
毕竟,这世界是有“论文江湖规矩”的:
未发表=没法引用,没法引用=不能直接作为基础去展开。
空气突然安静。
三秒钟后。
王教授一脸认真地一拍胸脯:
“这事包在我身上!”
“‘企业智能体’那篇论文,我来全权帮小张同志运作!”
“保证找最合适的期刊渠道,保驾护航,让它以最快速度,正式挂名发布!”
小杨瞬间瞪大眼睛。
——哇!这是王教授在用自己的人脉和信用,帮张伟铺路啊!
张伟听了,太感动了啊,这个伯乐是认准自己了,自己也不能一毛不拔啊。
“教授,要不把通讯作者挂你的名字吧!”张伟试探性的问。
只见王教授咬牙切齿,掷地有声的说:“不挂了,我不挂名字,所有作者署名,全部是你-张伟!”
“这是你的成果,我不会沾光!”
王教授仿佛如释重负般摆了摆手:“这东西本来就是你的,我帮你,是荣幸!”
张伟心里猛地一热,985的老神仙,就是有节操啊!
——遇到这样的老神仙,真是天大的幸运!
论文名字有了,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也有了。
接下来,就是新论文的,论文署名问题了。
王教授话锋一转对着张伟说道:“那咱们就开始商量一下新论文作者署名吧,这篇‘企业智能体+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论文,理论基础是你的,你挂第一作者,我挂通讯作者,小杨来做数据分析和写作,挂第二作者,你看怎么样?”
张伟听完,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笑,缓缓摇头:
“不行。”
王教授一愣:“为什么?”
小杨也瞪大眼睛,一脸紧张。
黄总在旁边捏了一把汗。
——不会吧,不会吧,难道张伟嫌弃自己份量不够??
只见张伟悠然开口:
“教授,您帮我这么大忙,我不能什么好处都占光了。”
“而且,我以后是走产业界的,理论、论文这些,只是帮我完善体系,拓展认知。”
“真正需要成果的人,是你们——是需要学历、需要论文发表资历的人。”
“我一个搞产业界的,挂一作没啥用,倒是小杨更需要。”
教授微微一愣:“你……什么意思?”
张伟继续笑着说道:
“小杨是您的学生,他未来发展、毕业,都需要论文!”
“还有,黄总是公司cIo,未来也要靠理论提升部门影响力!”
“所以,我提议——”
“这篇论文,小杨挂第一作者,张伟挂第二,黄总挂第三!”
“单位署名,武汉大学第一单位,咱们SAp项目组第二单位!”
小杨顿时愣在原地,嘴巴张得老大:“张哥,你……你说真的?!”
教授更是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张伟啊,你这样不亏吗?”
黄总也赶紧摆手道:“哎呀,张伟啊,你太客气了!我这都沾你光了!”
张伟哈哈一笑:“教授,我混产业界,不靠这个,挂个名字就挺好的,倒是小杨需要发表论文攒学术资本啊,黄总穿针引线,太感谢了啊,必须得有啊!”
黄总这里,张伟纯粹是,站在“江湖规矩、见者有份”的角度。
一番话,说得办公室里陷入了集体高潮!
王教授喉头哽了一下,脸上微微泛红,此时心中早已翻江倒海,被张伟这番大气的做法彻底折服,拍着桌子连连点头:“好!既然张伟兄弟都这么说了,那就按照你说的来!”
同时,还对着小杨说:“这篇论文搞完,你就可以毕业!”
小杨更是感动得快哭了!
小杨在旁边“唰”地站起来,重重鞠躬:
“谢谢教授!谢谢张老师!”
黄总在旁边看着张伟,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这个小伙子,不仅才华爆表,而且格局极高,审时度势极强.....优点太多了啊。
——这种人,将来要是不成大器,那才是天理难容!
会议结束,送走教授一行后,黄总特意拍了拍张伟的肩膀,感慨万分:“张伟啊,今天这一场,我算是真服了你了啊!”
张伟嘿嘿一笑,揉揉鼻子,脸上带着一丝狡黠:
“黄总,混江湖的,讲究的就是个情义,何况教授那么看重咱们,也算是缘分了。”
黄总哈哈大笑,心中却暗暗赞叹:
今天这一场,张伟的气度、胸怀、格局,真是炸裂到爆炸啊!
真是越看这小子越有前途,日后必成大器!
张伟转身走出会议室时,心中却暗自爽翻了天:
我张伟的企业智能体理论,这下子不仅走进了学术界,还顺便做了个天大的顺水人情,这波操作真是美滋滋啊!
回到座位,张伟又悠然地端起了咖啡,内心无比满足:
张伟啊张伟,你特么真是越来越牛逼了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