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张伟给女朋友说“产品经理”能力边,居然忽悠自己去搞产品!
不说不要紧,说了更坏事!
女朋友居然也忽悠张伟去搞产品,女朋友的原话是“你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要是不搞个产品出来,不就白瞎了么?”
我靠,这搞的张伟有点措手不及、无言以对啊!
当然,张伟一个程序员,逻辑能力肯定嘎嘎猛,打不过!
就逃啊!哈哈!
一个case代码语句丢出,溜之大吉!
“我觉得,还是把你的身份升级下,优先级更高啊,还得先搞定有房有车!”在女朋友面前,丢出这行case代码语句后,直接带偏了方向。
理科生对上文科生,需要用case代码语句!
哈哈!
此刻张伟暗暗的想“产品经理”你个小样,大爷我还治不了你了啊,居然还找帮手哦!
此时,产品经理能力线,仿佛在那里无声的嘲笑张伟的稚嫩,仿佛在说“把我召唤出来了,就这样想把我打发了,门儿都没有!”
SAp通过,配置,增强,搭建出来的系统,经过几轮的测试、修改、调参,差不多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现在还剩下那几个重要的开发项,进展缓慢。
按照进度计算周末得加班了,这次的flyback也回去不了。
上线时间在慢慢逼近了,现在必须要攻坚克难了。
周一,张伟和开发的两个同事沟通。
张伟基于自己目前构筑的四边形的能力,分析、总结了下原因。
不是人家技术不行!
能出来做开发顾问的,技术这块,肯定没的说。
当然也不是摸鱼,毕竟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还是tob产品的特殊性,开发人员本身不是业务从业者,无法对业务的需求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认知。
为什么toc的程序员,很容易转产品经理后,并开创自己的产品,甚至公司。
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用户,比如滴滴打车,功能需要怎么做,自己亲自去打车体验下,就能感同身受。
反而这种toc的产品,最终竞争的可能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资源、资本,构建产品很容易,可是让资源、资本来养育、投喂、补贴却非常的困难,看看滴滴和快滴大战,百团大战......。
而tob产品第一步就难倒了程序员。
比如张伟这个项目,开发为什么进度迟迟不能追上项目进度,因为程序员本身不懂财务,无法感同身受,带入用户视角去体会为什么有这个需求。
而程序员又不可能因为开发一个功能,去做财务工作吧。
oK你去做,可是为什么要用这个科目记账?
为什么要输入这个成本中心?
为什么是这个现金流量代码?
为什么这里需要控制金额?
.......
这些内容,是纯纯的财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
你首先要懂财务,大学财务可是专门一个专业哦,需要学习4年的。
其次你还得在企业干过一段时间,把书本上的知识,在企业里转化成财务生产力,然后才能变成一个纯纯的财务打工人。
还有更重要的,tob产品,在企业里的应用,不是像空调、电视这种产品买来就能用的。
而是需要和企业再造的,就是张伟他们这种工作,俗称“咨询、交付”。
也就是把SAp蓝丹,进行丹纹的构建!
本身SAp蓝丹是没有丹纹的,更准确的说,是丹纹无穷多,密密麻麻、千丝万缕、层层叠叠、严丝合缝。
光SAp产品来说最终反而是一个完整的光洁无比的巨大丹球,因为SAp产品里蕴含了无限多的可能。
可是当SAp去到真实的企业后,才会被构建出了丹纹。
而这个丹纹,每家公司都不一样,虽然都是用的SAp,全球虽然有上千万人使用SAp,可是可以肯定的是。
他们使用的整套SAp系统,绝对没有全部一模一样的。
就像你无法在地球上找到绝对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是一样的意思。
丹纹,就是企业本身构建的管理逻辑,在SAp蓝丹上的具象化体现。
而要构建管理逻辑,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的财务人员,仓管人员,采购人员......来完成的,虽然他们要做这样的工作,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本专业经验,这只能让他们可以从事这个工作本身。
而要构建一个企业的管理逻辑,是需要高管,也就是那些cxo亲自打造,有些甚至是董事长、老板,亲自一点点的摸索出来的。
企业管理每一点的进步,或者叫改变吧,都是通过时间、金钱消耗、堆积而沉淀下来的。
对于一个做tob的程序员,是不可能让他经历这些的。
toc程序员可以去体验一次滴滴打车,甚至是无数次。
但是能让程序员去学一次4年财务本科么?
能让程序员去企业当一个月的应收会计么?
甚至是能让程序员去当一回cFo-首席财务官么?
当然,更不用说仓库、采购、hR、销售......等等这些职业了。
这些对构建tob产品来说都是一样的逻辑,一样的意思。
这还只是一个企业,你既然是做tob的产品,肯定是不能只给一家公司用啊,否则亏的底裤都不剩!
电子行业有N家企业,服装行业有N家企业,汽车行业有N家企业,食品行业有N家企业......!
tob产品的名言,搞糖水公司的解决方案,和搞汽车公司的解决方案能一样么?
而滴滴一套功能却能让14亿人用,tob产品是绝对不行的。
正因为张伟知道这个tob产品有多难,才及时压制了“产品经理”能力边的忽悠,这绝对是一条不归路啊。
也正因为,张伟这么久以来的对tob产品的领悟,才更加感觉到SAp的深不可测、和望尘莫及。
因为SAp不管是对企业内部的各个岗位的解决方案,还是跨越各个各业,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这样的强悍战力,张伟越是深入,只能越加的佩服,和感到深深的不可抵抗感。
当然也更加同情,金有浪的无可奈何。
张伟能总结这些认知、逻辑的参悟,反而是第4条边“产品经理”能力架构,赋予自己的。
现在他居然反过来还忽悠自己去搞产品?
而现在“tob产品”的这个问题,已经明明白白,完完整整摆在了张伟面前。
项目组来的两个开发都是身经百战,技术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可是为什么SAp的标准功能,构建出来的功能,很快完成了多轮测试,达到了上线标准,而开发的不行了?
这是因为开发只能从技术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完成功能。
而不能从业务的角度去感同身受,来完成功能。
所以需要张伟这样的翻译角色,张伟又不能所有内容面面俱到、事无巨细都写入开发文档。
张伟这种还算好的了。
像田明,峰哥那种更加的艰难,说的全是财务的专业术语,开发似懂非懂,所以需要核对很多遍。
而张伟是把财务的专业术语,翻译成了It的专业术语,甚至是用axure画好高保真原型图,才能一次性完成对接。
即使已经这样了,开发出来的功能,还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这不是开发技术不行,也不是张伟能力不行,而是本来这事就很难。
张伟以前干开发,是首先就去找用户,聊几个小时,甚至是直接让用户教自己如何做业务,之后才能对自己即将开发的功能感同身受。
这就好比,张伟首先是让用户当自己的大学老师,给自己讲专业知识,大学要学30本专业书籍,“老学究”教授要教四年。
但是针对现在这一个财务知识的应用点,只是1本书中5章的内容,现在是被用户极限压榨的精髓,给张伟讲只需要30分钟就够了。
然后张伟再让用户当自己的工厂师傅,教自己如何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如何进行干活。
这样的组合拳打下来,最终才能做到张伟开发的功能一次过!
这也是为什么张伟能成为,业务顾问拿高工资,而不是开发顾问拿低工资的原因。
而现在,张伟就要把红姐、小燕、马总、王主任....等等一众用户的需求,融合进9层结丹里、交付方法论里,最后用产品经理能力进行全量整合。
然后在掰开揉碎后,用程序员的语言,告诉开发,如何实现这个功能。
等开发完成后,再用产品经理的能力,完成对开发出来的交付物进行各种测试、验证,反复修改。
往后再交给客户测试、验证。
这样反反复复好几轮,最终才能达成上线要求。
而SAp标准的功能,这些都不需要,配置完成后,自己顺便跑一下,就直接给客户验证了,基本上三下五除二就达到上线要求了。
所以张伟只能老老实实留下来加班啊。
张伟其实很想flyback,回去充能啊,那感觉太爽了,可是没办法,上线很重要,这个时间是无论如何不能耽误的。
周五只有张伟和两个开发顾问在项目组了,其他的顾问都回家了。
张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酒店,继续干活,这时张伟实在是没办法了,已经开始亲自下场写代码了。
张伟正在聚精会神的,做码农,敲代码。
突然房间门口响起了“叮咚”的门铃声音。
张伟以为是幻听,毕竟自己挂了免打扰的牌子,也没有叫酒店服务,肯定是隔壁房的。
张伟继续聚精会神的敲代码。
“叮咚”!
“谁啊?”
“叮咚!”,“叮咚!”
“酒店服务,也太不靠谱了吧!”张伟骂骂咧咧的,走去开门,非常的不悦,打断了自己写代码的思路,还能有啥好心情!
门打开后,张伟简直眼睛都直了啊!
嘴巴张得老大,震惊的语无伦次,话都说不出来了!
张伟此刻,只能在心中咆哮“太喜欢这个酒店服务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