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道佛光自裂缝倾泻而下,不空佛踏祥云凌空显现,脑后佛轮照耀四方。
其后七位菩萨身披佛光,足踏七彩云霞相继现身。
再后方是五十六尊十丈金刚,怒目持杵,威势逼人。
群妖见之魂飞魄散,伏地战栗不敢稍动。
善音菩萨向前喝道:“北方不空成就佛亲临,太尘魔君速来觐见!”
声浪滚滚震彻山谷,仅有寥寥小妖强撑入洞通报。
彼时太尘魔君正拥南宫婉于榻上休憩,闻报骤然惊醒。
“禀魔君,天外来了群神仙,自称北方不空成就佛,命您出迎。”小妖仓皇跪禀。
太尘魔君猛然坐起:“不空佛?”
得小妖确认后,他冷笑:“来者不善,秃驴存心不良。”
转而对南宫婉温言:“夫人且安歇,待我会会这老秃。”
南宫婉眸光幽深:“愿佛陀立诛,使我早脱罗网。”
太尘魔君不恼反笑:“他杀我非易事,你解脱亦艰难。”
言罢纵身飞出洞外,抬眼便见不空佛一行凌空而立。
见其阵仗,太尘魔君了然于心:“佛陀不在净土清修,率众来此何为?”
善音菩萨合十诵佛:“魔头!你擅破真武封印祸乱人间,我佛特来降你!”
太尘魔君嗤道:“本君与你不空佛素无恩怨,何苦自惹麻烦?”
不空佛肃然:“除魔卫道,何谈麻烦?”
太尘魔君讥讽:“我刚脱困十余日,你便急不可耐赶来。可见凡心炽盛,修行有亏。”
不空佛目绽精光:“魔头休得妄言,收你不过反掌之事。”
不空佛抬手间风云突变,金佛月轮骤然显现,璀璨神光直射太尘魔君。
太尘魔君周身扬起万千尘埃,将神光尽数化解。他冷笑道:心生杂念,尘埃自起,不空佛,你的心乱了。
法印结成,太尘魔君指向金佛月轮。旋转的月轮骤然停滞,内外涌现无数尘埃,顷刻间光华尽失,化作土圈坠落山间,压垮峰峦,生灵涂炭。
望着被污秽侵蚀的法器,不空佛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随即怒喝:魔头!佛法当前仍不知悔改,天地难容!
天地可容,唯你不空佛不容。太尘魔君淡然回应。
荒谬!不空佛挥袖结印,且入我掌中佛国修心养性!
话音未落,太尘魔君已被摄入佛国。这方净土佛光普照,梵音缭绕,沙弥比丘诵经不绝。然而魔君身形散作尘埃,遍布十方。
佛国之内尘埃翻涌,幻化魔相,与佛音抗衡。太尘魔君长笑:你有多少佛子,我便有多少魔相。这掌中净土,当真无尘?
云端之上,不空佛托举佛国,七菩萨五十六金刚 左右。初始佛光炽盛,转眼间魔气渐生。三五日后,魔光已据半壁河山;又过数日,更侵三分之二疆域。
不想此魔如此棘手。善音菩萨忧心忡忡。偈谛菩萨叹道:佛国内皆低阶 ,难敌魔威。
五钱菩萨提议:若我等入内相助,或可扭转局势。众菩萨齐声 。眼见魔气愈盛,不空佛不及深思:速入佛国助阵!
不空佛袖袍轻拂,七位菩萨与五十六位金刚尽数没入佛国。
菩萨法力果然深厚,入得佛国便催动无边佛法。短短一日,原本占据佛国大半的魔光节节败退,最终被压制在角落。
佛光炽烈如阳,眼看就要彻底净化魔气,诛灭太尘魔君。
千钧一发之际,太尘魔君骤然祭出北辰渡界舟,朝众菩萨金刚当头压下。此宝能穿梭虚空,转瞬已至众人头顶。彼时菩萨们正全力 魔气,猝不及防间,法身尽数崩碎。
七枚五彩舍利被魔舟一卷,飞回太尘魔君袖中。
哈哈哈!不空佛,终究是你输了!魔君狂笑间,滔天魔焰反扑,瞬息吞没整个佛国。
外界的不空佛双手微颤,功德金光又减半数。他起身凝望被魔气侵蚀的佛国,合十长叹。
魔气翻涌间,太尘魔君踏空而出,威势惊天。无数魔尘扑向不空佛,却近不得他周身三寸。
魔头,今日暂让你得意。邪不胜正,来日必遭天诛。佛音未落,不空佛已化作点点金光消散于天地。
太尘魔君目送其离去——非是不拦,实不能拦。佛陀超脱三界,岂是寻常手段可阻?
尘魔洞内,魔君将七枚舍利置于案上:夫人炼化此物,可得七菩萨法力,证无上道果。
南宫婉初时不理,闻言眸光微闪,终是拈起一枚舍利。
太尘魔君目睹此景,嘴角微扬,随即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不空佛自青梧山退回天音圣境。
昔日佛光笼罩、梵音缭绕的圣境,此刻却一片沉寂。
诸菩萨与金刚尽数陨落,唯余几名小童子如常忙碌,或浇灌花草,或修剪枝叶。
见不空佛归来,众童子赶忙上前行礼:“恭迎世尊, 这就为您备茶。”
“不必。”不空佛止住众人,向其中一童子问道:“所有人可都在此?”
童子环视一周,答道:“回世尊,尚有三人未至。”
“唤他们来。”不空佛吩咐。
童子领命而去,片刻后携三人返回。
众童子齐聚身前,不空佛淡然开口:“此番我率菩萨、金刚前往青梧山 太尘魔君,不料此魔修为高深,七位菩萨与五十六位金刚皆殒命其手,连我的佛国亦被其吞噬。”
此言一出,童子们面露惊惶。佛陀在他们心中本是无上存在,如今竟败于魔头之手。
一童子颤声问道:“世尊,那魔头现下如何?”
不空佛叹道:“他夺我佛国,修为大增,我已无力制衡。”
众童子默然相视,不知所措。
不空佛继续道:“魔势滔天,北俱芦洲将临大劫。天音圣境既与此魔结怨,恐难独善其身。”
他目光扫过众人:“圣境内珍宝无数,尔等多年照料,今日便尽数赐予你们,各自取用吧。”
童子们慌忙跪倒:“世尊要逐我们离去?”
不空佛摇头:“非是驱逐。太尘魔君迟早寻来,遣你们下山是为避祸。待日后魔患平息,再归不迟。”
说罢袖袍一挥,圣境中所有法宝、仙草皆凌空浮起。
“择取所需,速速下山。”不空佛道。
又有童子追问:“ 们该往何处?”
不空佛答道:“你们随我修行日久,可觅僻静山林隐居潜修。这些资材足以助你们证得仙道。”
他语气转淡:“缘聚缘散,莫再耽搁。若勤修不辍,他日自有重逢之期。”
众童子见不空佛心意已决,不再多言,各自领了法旨,将天音圣境的宝物分完,便拜别下山而去。
不空佛遣散众人后,立即动身前往北岳恒山拜见北岳大帝。
北岳大帝见他归来,笑着迎上前道:佛老既回,想必已降服太尘魔君?
不空佛深深一拜,沉声道:贫僧有负陛下所托,特来请罪。
北岳大帝一怔,看向身旁的赵充国,随即问道:佛老何出此言?莫非未能降魔?无妨,我们另作打算便是。
不空佛摇头道:此魔已非我等能敌,请陛下速报大司命府。
赵充国急忙追问:佛老此行究竟发生何事?
不空佛将降魔经过详细道来,听闻七位菩萨与五十六位金刚尽数陨落,连佛国都被吞噬,北岳大帝震惊不已。
不想此魔竟如此厉害,这可如何是好?北岳大帝满面愁容。
不空佛肃然道:此事皆因贫僧而起,贫僧绝不推诿。此番告罪后,便回天音圣境,若魔头来犯,必全力诛之,纵使不成,也要损其道行。
说罢,不空佛拜别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北岳大帝忧心忡忡地对赵充国道:看来必须向大司命府求援了。
赵充国劝阻道:陛下且慢。不空佛方才言语间已有死志,欲与魔头同归于尽。
北岳大帝惊道:这怎么行?快派人请他回来!
赵充国摇头:事已至此,他心意已决,劝不回了。
那依你之见?北岳大帝问道。
赵充国沉吟道:如今佛魔与婆罗门教在西牛贺洲作乱,佛门无力北顾。若不空佛舍身除魔,北俱芦洲便再无佛境,我北岳神府可独掌此地。
北岳大帝叹道:此计虽好,但若除魔不成,我神府也难以独善其身。
赵充国笑道:若真如此,不妨招安。
招安太尘魔君?北岳大帝诧异道。
赵充国点头:正是。可效仿当年齐天大圣旧例,给他个天王之位。
北岳大帝恍然:天王亦有大小之分。
赵充国含笑不语。北岳大帝却想起那猴王后来的故事,不禁眉头紧锁。
于是说道:此事不妥,万一被他发现端倪,岂不是又要惹出祸事?
赵充国从容答道:陛下多虑了。招安之时可明言先授五品天王之位,待其立功后再行升迁,如此光明正大,何来欺瞒之说?
北岳大帝沉吟半晌,颔首道:也罢,若事态紧急,便依爱卿之策行事。
果然不出不空佛所料,十余日后太尘魔君便率众来犯。
天音圣境的佛光结界在魔威之下形同虚设。太尘魔君在北俱芦洲掀起滔天魔尘,将整座圣境围得铁桶一般。
魔气所过之处,原本庄严祥和的佛门净土顿时凋零衰败。太尘魔君长驱直入,直至不空佛的莲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