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武急忙引着任逍遥至榻前:“陛下方才急火攻心,呕出精血,至今未醒。”
任逍遥略一察看,自青玉冰丝袖囊中取出一枚灵丹:“巧了,我正有良药。”话音未落,已将丹药送入天河询口中。
天河武面露忧色,却不及阻拦。所幸丹药见效极快,未及三十息,天河询长舒一气,悠悠转醒。
“陛下!”天河武喜道,“丞相他们归来了!”
天河询猛然睁眼:“当真?速扶朕起身!朕要亲征北野部!”
——
天河询听罢任逍遥所言,面露诧异:“此刻撤离北野,北上恒山?”
“正是。”任逍遥颔首,“天河立国虽成,却缺了关键之物。”
“何物?”
“气运。人无气运则困顿,国无气运则衰微。”
天河询追问:“登恒山可得气运?”
任逍遥沉吟道:“不敢断言。但北岳大帝统御北俱芦洲,欲获人皇气运,自当向其求取。若在恒山设祭,或能得气运加身——毕竟北俱芦洲尚无部族祭祀北岳,天河部若为首例,胜算颇大。”
天河询转向天河武。后者思忖道:“三万大军北上,粮草恐难支撑。”
沉默良久,天河询忽道:“北野部既允诺五万石粮草,不妨再索十万石。传话北野天武:借粮十万,我军即退。”
天河武击掌赞道:“妙计!臣即刻去办。”
未等北野医师至汉营,天河武已携使入城。北野天武闻讯大喜,不疑有他,爽快应下。
十日后,粮草交割完毕。天河询率军西出北野疆域,忽折道向北,直指恒山。
任逍遥却在此刻辞去相位,令朱由简等三人暗中随军,自身则携众先行赶赴恒山。
途中王朗问道:“老任,祭祀北岳真能助天河询夺得人皇气运?”
任逍遥沉默不语,目光转向无尘子。无尘子会意,开口道:先前在大司命府,我曾向玉枢将军详细询问过北俱芦洲的局势。北岳大帝在此地始终难以施展,若有国家愿奉祀北岳,大帝必定全力支持。
张秋白问道: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将此事禀告北岳大帝?
正是。任逍遥点头确认,还需在此选定设坛之地,并探明北岳方面的态度。
借助飞光云符,众人行进迅速,不出半月便抵达北岳恒山。
登临恒山,行至山府门前,一道神光乍现,数名北岳神将赫然现身。
北岳安天神府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入。神将们铠甲鲜明,气势威严地拦住了去路。
任逍遥立即止步,无尘子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玉简:我等奉汉国皇帝之命,特来向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呈递国书,烦请神将代为转交。
为首神将面露诧异:汉国?北俱芦洲何来国家与皇帝?
无尘子解释道:原天河部已废除部族旧制,建立国家,族长天河询即位称帝。
神将闻言神色顿变。他久居北岳麾下,深知其中意义。北俱芦洲部族林立,不敬神佛,加之物产丰饶,无需神明庇护。部族以血缘维系,更无需借神权确立统治正统。正因如此,北岳神府始终难以在此立足。
神将当即接过国书,吩咐同僚:尔等留守,我即刻面见陛下禀报。又对任逍遥等人道:请诸位在此等候。
说罢驾云而起,飞向远处祥云缭绕、金阙隐现的主峰。
神将来到安天殿外求见,经通传后入殿觐见。此刻太恒君与四位瑞神正陪侍在侧,北岳大帝端坐殿上。
神将行礼毕,将事情原委详细禀明。殿内众人皆露惊色。
太恒君疑惑道:北俱芦洲历来奉行部族制度,天河部怎会突然改制立国?
陆吾神笑道:此乃我北岳神府之幸事。
北岳大帝微微颔首:速呈国书。
神府尚书立即下阶接过国书,恭敬奉予大帝。展开一看,竟是严格按照道门格式撰写的正式奏表。
天河部的奏表清晰阐述了废除部族旧制、建立汉国的始末,并表达了前来恒山祭祀北岳的意愿。
北岳大帝阅毕,将奏表传示殿内众神。
太恒君与四大瑞神依次览阅,随即起身向北岳大帝行礼道贺。商羊神朗声道:若汉国真能前来祭祀,北岳神威必将广传人间,福泽众生。
面对群神庆贺,北岳大帝却沉吟道:那些天命人可还有踪迹?
此言一出,殿内众神皆是一愣。白泽神上前禀报:据闻北方不动身佛与三坛海会大神联手剿灭了天命人。虽未得详报,但近来北俱芦洲确实再未见其踪影。
北岳大帝颔首道:这些天命人虽行事乖张如妖魔,却打破了灌灵州僵化的部族体系,促使天河部萌生立国之念。于北俱芦洲而言,倒也算破局之功。
太恒君闻言眸光微动,却缄默不语。作为北岳大帝之子,他深知某些事不可妄议。
忽见北岳大帝抬首道:统制将军,朕命你率千名神将暗中护送汉国皇帝至恒山,不得有失。话音方落,一道符诏已飘落太恒君面前。
太恒君接诏领命而去。北岳大帝又对神府尚书道:赐予来使每人紫钱万枚,神山紫菱宝珠一串。尚书应诺,携神将退出安天殿。
山门外,神府尚书携仙侍向任逍遥等人宣达赏赐。北岳大帝显然将其误认为汉国使者,尚书转述道:请回禀汉皇,陛下准其前来祭祀,并已遣神将护佑。
任逍遥与同伴相视一眼,在顾寒清欲言时抢先应下。下山途中,顾寒清不解道:我们该出示散骑侍从令牌表明身份。
任逍遥摇头:如今已非天命人,行事须另作考量。
顾寒清追问:若由北岳神府全程护送汉皇祭祀,天河询获得人皇气运后,可算我们功成?
你仍困于旧日任务之思。任逍遥取出天玄玉符联系赤绫。玉符那端传来利落回应:有何疑难?
任逍遥道:请教一事。
任逍遥将此事告知赤绫,赤绫略显讶异:“你们竟已想出对策?甚好。”
赞许过后,赤绫又道:“可行。只要汉国皇帝获人皇气运,便算你们功成。”
“属下明白,谢过玉枢将军。”任逍遥收起天玄玉符,转向顾寒清。
顾寒清思索片刻,恍然道:“是我拘泥于旧念,总担忧他人争抢。”
“眼下该如何?是否返回通知天河询?”王朗问道。
任逍遥摇头:“他们终会至此,不如在此选定祭坛方位等候。”
无尘子附和道:“逍遥所言极是。北岳神府既遣神将护佑,我等无需折返。”
众人皆以为然,遂驻足恒山脚下。
汉军撤离,北野部重归宁静。
留守的偈谛菩萨察觉异样——汉军未返天河部宗城,反朝北方疾行。
他即刻禀报不空佛。不空佛运法探查,断言道:“天河部欲往北岳恒山。”
“为何?”五钱菩萨惊问。
不空佛淡淡道:“天命人搅动灌灵州后,众生渐弃旧念,转奉神佛。此举意图,不言自明。”
善音菩萨沉吟:“莫非欲祭恒山?”
“当为封禅?”羽陀菩萨疑惑。
善音解释:“天河询初立汉国,未得人皇气运,岂能封禅?唯有祭祀恒山,以求气运加身。”
藏可罗菩萨肃然:“若成,北岳神府将在北俱芦洲立足。”
众菩萨默然,目光齐聚不空佛。
不空佛阖目静思。佛门方借北野部破局,若汉国得气运一统灌灵州,此前天音圣境阻汉军之仇,必招灭佛之祸。
良久,不空佛忽问:“三坛海会大神现于何处?”
偈谛菩萨答:“哪吒三太子率五元帅与巨灵神驻汀州芦叶山,收伏群妖为部属。”
不空佛即命:“善音,持我手书邀哪吒一行至天音圣境议事。”
善音领命:“谨遵法旨。”
两日后,哪吒与众天将随善音菩萨踏入天音圣境。
不空佛备好斋宴相迎,哪吒一行上前 后,便被邀入席中。
席间不空佛对哪吒道:听闻三太子此行收服了不少妖魔?
哪吒扬眉笑道:确有此事,不空佛竟也知晓?
不空佛含笑点头:三太子法力高强,心怀慈悲,令人钦佩。
这番称赞让哪吒颇为自得,那些妖魔作乱一方,我既为天庭正神,自当为民除害。不过多数妖魔闻我威名便归顺麾下,只有少数顽固之徒被我诛灭。
不空佛又赞了几句,忽而话锋一转:不知三太子可否将那些归顺的妖魔暂借贫僧一用?
哪吒正陶醉在赞美中,闻言问道:不知不空佛借兵何用?
不空佛解释道:汉军虽从北野部撤兵,却未返宗城,反而沿边境北上。北野部北方防备空虚,恐其另有图谋。故想借三太子兵马稍作阻拦。
此言一出,邓、辛、刘、毕、庞五位元帅神色微变,隐约觉得事有蹊跷,却又说不出所以然,只得暗中向哪吒递眼色。
可哪吒几杯仙酒下肚,又被夸得忘形,不假思索道:区区小事,何须借兵?待我回去亲率部众拦截汉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