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元君自信地说:恰逢玄仙大劫,又有天外之人搅动劫力,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庄颜问道:东岳陛下召我前来,是要我联名上书?
碧霞元君略显迟疑:此事我不甚清楚。稍后五岳大帝将亲自与真君商议。
庄颜点头应下。
碧霞元君执杯相邀,浅笑道:此间佳肴皆为我东岳众仙踏遍山河所集,望真君笑纳。
庄颜颔首应道:甚好。遂举箸细品。
元君眼波流转,向宣灵侯递去暗号。宣灵侯会意离席,持盏上前施礼:小神敬真君一杯。
庄颜抬眸打量,含笑举杯相应。
宣灵侯仰首饮尽,庄颜则浅尝辄止。
宣灵侯复斟琼浆,再拜道:此盏为昔日冒犯之过致歉,乞真君海涵。言罢又尽饮杯中物。
庄颜朗声道:既饮此杯,前尘往事皆作云烟。亦举杯饮下。
见状,碧霞元君连忙起身执礼:贫道亦敬真君,感佩真君雅量通天,聊表仰止之情。语毕倾杯而尽。
庄颜见状亦起身饮尽。念及元君乃泰山尊神,享四品仙秩,万民敬仰,自当以礼相待。
酒过三巡,前嫌尽释,满座欢颜。
众仙重归席位,闲话天地。
须臾,一位金甲神将按剑入殿,正是东岳十太保之首李元帅。
李元帅先向元君与宣灵侯行礼,继而朝庄颜拜道:末将李权,参见灵台显妙玉极真君。
庄颜虚扶道:元帅免礼。
谢真君。李权起身禀告:奉五岳陛下敕命,恭请真君移驾紫霞殿议事。
庄颜当即离席下阶。
碧霞元君询道:陛下可曾召我等同往?
李权拱手:未得诏令。
元君遂向庄颜拱手:恕贫道不能相陪。
庄颜含笑摆手,转向李权道:有劳引路。
李元帅侧身相请:真君请随末将来。
至紫霞殿外,炳灵公早已恭候多时,见庄颜即上前行礼:都火元帅拜见真君。
庄颜还礼道:道友请起。
炳灵公禀道:五岳大帝与五方鬼帝皆已入殿。陛下有谕,真君至即可直入觐见。
庄颜微笑颔首:
炳灵公侧身展臂:真君请。
炳灵公引庄颜步入紫霞殿,李元帅留守殿外。
踏入殿内,庄颜顿觉浩瀚神威扑面而来。抬眼望去,五尊身着十二章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帝君端坐高台,周身帝光流转,足踏玄黄之气。
左侧为西岳、北岳二位大帝, 乃东岳大帝,右侧则是中岳与南岳大帝。五岳以东方为尊,庄颜当即伏身行礼,依次 。
灵台真君请起。东岳大帝含笑抬手。
庄颜谢过起身,东岳大帝指向两侧九位冕旒加身的帝君:此乃五方鬼帝,这两位是东方......
庄颜遂与五方鬼帝见礼。虽同列帝君,鬼帝权柄终逊五岳一筹。其职在辅佐酆都、泰山二帝执掌阴司,故位列次席。
请真君入座。东岳大帝示意南方鬼帝身侧玉座。
谢陛下。庄颜落座刹那,十四道目光骤然汇聚。
诸位这是......?
西岳大帝抚案道:此番谋划,缺不得灵台真君。
已议定数日,专候真君。南岳大帝接言。
庄颜恍然:可是为《五帝治方书》?
正是。东岳大帝颔首,需借真君之力,亦当共襄盛举。
中岳大帝笑问:愿闻真君高见。
北岳大帝星眸微闪:人间权柄重定,自有真君应得之份。
庄颜眸光骤凝。原是要与他共分人间权柄——诸帝此番势在必得,却需他首肯,倒出人意料。
五岳大帝如此看重庄颜,缘由再简单不过:这位灵台真君若不相助,只消天庭一纸诏令,便能教诸般图谋尽付东流。
然则诸位何以执着五帝治方庄颜拱手相询,望乞明示。
五岳大帝听闻此言,面上浮现了然笑意。东岳大帝率先开口:此举非为私利,亦非贪图权柄,旨在重塑十方地陆神道秩序。
炳灵公奉旨出列,将一卷玉册呈予庄颜。庄颜展卷细读,五岳大帝与五方鬼帝从容品茗,静候其览。
玉册所载令庄颜渐露惊色。内中详述人间山川水土诸神变革之策,直指当下神职冗余之弊。譬如傲来国一县竟设三山神、二水神、十二土地,实属不当。革新方案主张精简神职:每县仅留土地神一位,次要山水不设神位,唯主脉名川方可立庙。
核心要义在于:水土乃众生根基,受香火之神明当以庇佑苍生为第一要务。凡领受人间香火者,行使权柄皆须以黎民福祉为先。
阅毕玉册,庄颜沉思良久。北岳大帝笑问:灵台真君以为此策如何?
气魄非凡。庄颜答道,若得施行,必使人间永享太平。
南岳大帝追问:如此说来,真君亦赞同此策?
自然。庄颜颔首,然则五帝治方书一事,在下以为欠妥。
诸帝君相视而笑。东岳大帝询其缘由,庄颜直言:此举似有胁迫天庭之嫌,恐非臣子之道。
南方鬼帝杜子仁笑道:真君多虑了。灌江口二郎真君已表态支持此疏。
二郎真君亲至?庄颜讶然。
非也。杜子仁解释,本帝亲往拜会,得其承诺不干涉此事。
庄颜敏锐察觉关键:敢问真君可愿联署上书?
杜子仁略作迟疑:二郎真君仅示支持,未应联名之请。
庄颜微微颔首,二郎神想必是看过玉册上的改革方案,才会对此事表示认可。
不过以二郎神的性子,绝不会参与联名上奏五帝治方书这种事。
思及此处,庄颜起身说道:诸位帝君,在下有话要说。
众帝君神色一凛,东岳大帝开口道:灵台真君请讲。
庄颜拱手道:承蒙玉帝厚爱,先任我为灵台山神,后又晋封灵台神君,短短数百年间便位列天庭四品正神,敕封灵台显妙玉极真君。今日受邀共议《五帝治方书》,深感荣幸。
听闻此言,众帝君面露失望,炳灵公也暗自叹息。
东岳大帝笑问:看来灵台真君不赞成《五帝治方》?
庄颜答道:此事无关紧要,在下只听玉帝旨意。
明白了。东岳大帝点头笑道:真君直言相告,我等自当体谅。
随即又道:不知真君可否给个承诺?
庄颜拱手:请讲。
东岳大帝说道:待众神齐聚太玄山大会后,将再上《五帝治方书》。在玉帝明确示下前,望真君莫要阻挠。
庄颜闻言失笑,拱手道:诸位帝君放心,在下对改革方案亦颇为认同。只要玉帝未明确驳回,绝不会为难诸位与人间众神。
五岳大帝展颜道:不如请真君多留几日,待明日仙筵后再回?
庄颜婉拒:府中事务繁多,就此告辞。
东岳大帝颔首:三山正神,代我等送客。
炳灵公领命,与庄颜一同离开紫霞殿。
真君这就回青瓶山?炳灵公问道。
庄颜点头:道友不必远送。
炳灵公笑道:岂敢违旨。
有劳了。庄颜道。
炳灵公却说:该我谢过真君才是。
此话怎讲?
家弟宣灵侯向来不成器,当初我们都不赞成他来东胜神洲。若非真君及时接手翔灵府,只怕他要闯下大祸,届时连父亲都保不住他。
庄颜淡淡道:帝君之子养尊处优,骤然出任山神,难免滥用权柄。
庄颜向炳灵公问道:道友认为这次《五帝治方书》能成事吗?
炳灵公含笑答道:有八成把握。
庄颜略显诧异,这个概率相当高了。
炳灵公解释道:东胜神洲九成正神已归顺东岳神府,这是我们千年的谋划。此外,五岳大帝在天庭获得了东王公、西王母、斗姆元君、真武大帝等帝君支持。他们都赞同试行五帝治方,若有益于苍生,天庭愿意尝试。即便失败,也可及时纠正。
庄颜点头认同。若不涉及权柄之争,《五帝治方》确实值得一试。那些帝君正是这般考量,既然不影响自身权位,推行新政造福人间亦无不可。
二人飞出太玄山,庄颜止步道:道友请留步。
炳灵公拱手道:真君保重。
庄颜施展瞬移之术,转瞬消失无踪。炳灵公怔立原地,半晌才叹道:果然神通广大,这般遁法三界罕见。说罢返身回山。
五日后,众神治方大会如期举行。仅用一日,五岳大帝便统一了所有正神意见。次日,《五帝治方书》及《治方大略》由五岳大帝、五方鬼帝联名呈递人间部。
玄都真君即刻将奏疏送往大罗天,呈交太乙救苦天尊。天庭再度召开朝会商议此事,玉帝亲临凌霄宝殿,四御大帝主持,五品以上仙官悉数与会。
此番上奏《五帝治方书》,明确反对者寥寥,多数仅对新政存疑。毕竟施行后,人间权柄将集于五岳大帝之手。
虽鲜有强烈反对之声,明确支持者亦不多——赞成者须承担未来可能的责任。然此次多位帝君表态支持,加之五岳大帝已获人间九成神灵拥护,四御大帝难以独断驳回。
朝会持续七日未果,众神意见分歧。玉帝遂下诏休会三日,容后再议。
玉帝遣太白金星前往太玄山宣旨,令五岳大帝等人暂留人间,静候天庭进一步谕令,不得擅自行动。
朝议中止,众神退出凌霄宝殿,未归各自府邸,而是三五成群,私下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