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不以为忤,洒脱一笑:“无妨。我这掌教之位倒也逍遥,九名 自幼随我入山,我看着他们长大修行。不求他们有何成就,只愿平安自在,于山中清修便好。”
庄颜颔首:“道友如此豁达,令人钦佩。”
云中子摆手:“谬赞了,贫道不过是个牵挂后辈的俗人罢了。”
庄颜又问:“道友的 可曾收过门徒?”
云中子轻笑一声,道:是我拦着他们收徒。那几个不成器的,连自身道法都参不透,更别提教导他人了。
庄颜略一沉吟,问道:不知哪位 最得道友青睐?
云中子不假思索答道:当属大 楼文易。此子已臻地仙大圆满之境,天资悟性皆为九人之冠。只是......
庄颜追问:只是如何?
云中子叹道:可惜他三次闭关冲击玄仙境均告失败,如今锐气已失。
庄颜闻言笑道:未必是他资质不足的缘故。
云中子眉峰微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恍然道:莫非与玄仙劫有关?又自摇头道:不对,十年前他首次闭关时,玄仙劫尚未显化天机。
庄颜悠然道:天数早定。那时虽未显化,但玄仙劫现世本是定数。令徒三次无功,皆在劫数之中。
云中子若有所思道:如今劫运已至,天机混沌难辨。
庄颜提议:不如让令徒再行闭关。此番不必急于突破,可静心体悟,待劫运消散之时,自当功成。
云中子展颜道:道友此言甚妙,我这便安排。
说罢唤来身旁童子:去请你大师兄来此。
待童子离去,庄颜取出一壶美酒置于案上:连日叨扰,以此薄酒相赠。
只见玉壶雕着二字,泛着七色霞光。云中子讶然道:莫非是天庭御酒?
庄颜颔首:正是玉帝所赐,饮之可淬体延年。
云中子连连摆手:粗茶淡饭怎当得起如此厚礼?
庄颜朗笑道:挚友何须客套?这等琼浆我处多的是,道友尽管取用。
云中子深深看了庄颜一眼,不再推辞,袖袍轻拂便将御酒收起。转而问道:道友要离山了?
庄颜点头:此番入世为历劫炼心,不便久留一地。
何时启程?
至多五六日后。
云中子笑道:正好容我采些山珍,为道友设宴饯行。
庄颜含笑应允:“有劳道友了。”
楼文易随童子步入凉亭,朝云中子恭敬行礼:“师父。”
云中子招手示意:“过来。”
待楼文易近前,云中子引荐道:“这位是为师故交,庄颜道友。”
楼文易立即躬身作揖:“晚辈楼文易,拜见庄前辈。”
庄颜袖袍轻拂,虚扶道:“不必多礼。”说话间掌心现出一柄寒芒流转的飞刀,宝光莹然。
“此物名唤见血飞刀,权作见面之礼。”此刀乃造生万物之术所化,附有特性。
楼文易见灵宝生辉,慌忙推辞:“无功不受禄,晚辈愧不敢当。”
庄颜莞尔:“区区薄礼,但收无妨。”
楼文易偷眼望向师尊,云中子笑道:“既是庄道友美意,你且收下。只是这份因果,需得自行偿还。”
“ 明白。”楼文易喜形于色,双手接过飞刀,深施一礼:“谢前辈厚赐,晚辈永志不忘。”
待云中子转述完玄仙劫之事,楼文易眉间阴郁顿消:“如此说来,非是 资质愚钝?”
“正是。”云中子颔首,“你且安心闭关,静候劫消之日,便是证道之时。”
楼文易精神大振,肃然拜别:“谨遵师命!谢师父与庄前辈点拨!”
次日晨光熹微,云中子携童子入山采药,庄颜则独往终南山三仙观。这座小庙虽仅有一位炼虚合道境的修士驻守,此刻观前却甲士林立。
华盖步辇停驻庙门,披坚执锐的唐军肃立护卫。庄颜青衫飘然,对森严戒备视若无睹,径自踏入观中。军士们目光如电,却无人上前阻拦这位超凡脱俗的道人。
庄颜踏入三仙观,发现院内站满大唐士兵,殿内宫女环绕着一位仪态万方的贵妇。他刚进门,就被一名唐军校尉拦住。
道长请留步。校尉抱拳行礼:殿内有人正在上香。
庄颜淡然一笑:她拜她的神,贫道另有要事。
校尉询问:道长要找何人?
三仙观观主刘若寻。庄颜答道。
校尉转身望向大殿,随即对庄颜说:请稍候。说完便走进殿内。此时高阳公主正在刘若寻指引下焚香祭拜,两人神情肃穆,三仙神像庄严肃立。
待高阳公主完成祭拜,向神像三鞠躬后,刘若寻开口道:公主殿下,仪式已毕。
高阳公主凝视神像,轻声道:久闻三仙威名,今日得见真容,了却夙愿。
刘若寻微笑回应:公主诚心礼拜,必得三仙庇佑。
高阳公主指向神像询问:请观主详解三位仙尊?
刘若寻依次介绍:居中者为云霄娘娘,居首;右侧琼霄娘娘,次之;左侧碧霄娘娘,位列第三。
何为随世感应?公主追问。
世人祈愿,仙尊必知。刘若寻解释。
高阳公主若有所思,正欲再问,校尉入内禀报:公主殿下,刘观主,门外有位道长求见。
听闻此言,高阳公主看向刘若寻。刘若寻略显诧异:寻我之人?
校尉确认后,刘若寻向公主告退:许是故人来访,容贫道先行告退。
高阳公主颔首应允,刘若寻遂离殿而去。
走出大殿,刘若寻的目光立刻被院中伫立的庄颜吸引。他眉峰轻蹙,心底掠过一丝不解。
此人非他旧识,甚至从未谋面,此刻登门造访,必有缘由。
身为修道之人,刘若寻精通望气之术。只见庄颜周身祥云缭绕,头顶清辉流转,分明是得道真仙的气象。
思及此,刘若寻快步上前,拱手笑道:仙长驾临寒舍,贫道未能远迎,还望海涵。
庄颜回礼道:冒昧打扰,请道友见谅。
哪里话!刘若寻笑道:道门同源,何须客套,请移步偏厅品茗。
庄颜颔首:
二人来到三仙观偏厅,刘若寻亲自烹茶相待。
久闻终南黄芽雪水烹茶别有风味,今日一品果然名不虚传。庄颜赞叹道。
刘若寻笑道:仙长若喜欢,不妨带些回去?观中尚有不少存货。
庄颜朗声笑道:好茶当及时享用,何必携行。
刘若寻浅笑搁盏,问道:不知仙长尊号为何?
庄颜答道:俗名庄颜。
刘若寻面露讶色,倒与天庭一位真君同名。
庄颜淡然道:大千世界,同名者众,不足为奇。
刘若寻点头称是。想那灵台显妙玉极真君乃天庭重臣,怎会屈尊来访山野修士?
按下心中疑惑,刘若寻问道:庄仙长此来三仙观,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庄颜轻啜香茗,近日推演天机,察觉贵观似有劫数,特来相告。
劫数?刘若寻神色一凝,愿闻其详。
天机混沌,难窥全貌。庄颜摇头道,自玄仙劫后,诸多因果已难明晰。
刘若寻默然,举杯轻抿。
庄颜亦不再言语,悠然品茶。
良久,刘若寻重新斟茶,问道:仙长既知劫数,可有化解之法?
唯有暂离终南,方可避祸。庄颜正色道,只要道友无恙,三仙观便永存。
刘若寻郑重拱手:萍水相逢,承蒙仙长示警,感激不尽。稍作停顿又道:仙长远来辛苦,不如在观中歇宿一宵,容贫道细细思量?
庄颜笑道:倒也不算远途,我从楼观台而来。
原来如此!刘若寻肃然起敬,仙长是楼观台高人?
庄颜摆手:非也。云中子掌教乃我故交。
刘若寻目光一凝,楼观台掌教云中子乃是太乙金仙境界的高人,在南瞻部洲修行界享有盛名。
能与云中子结交,眼前这位庄颜必非等闲之辈。
虽然刘若寻无法验证庄颜所言虚实,但礼数周全总无坏处。
原来庄道友与云中子掌教相识,贫道有眼不识泰山。刘若寻连忙作揖道。
庄颜摆手道:我与云中子虽有交情,却不借其名头行事。此番前来,只为告知三仙观将临劫难,望道友早做打算。
刘若寻神色凝重地点头道:多谢庄道友提醒,只是观中供奉着三位娘娘金身,贫道岂能轻易舍弃。
庄颜淡然道:区区木雕泥塑,只要人在,庙宇可重建,神像可重塑,香火亦可延续,切勿因小失大。
刘若寻正色道:道友金玉良言,贫道定当慎重考虑。
庄颜微微颔首,饮尽杯中灵茶后起身道:言尽于此,贫道告辞。
刘若寻急忙挽留:庄道友若不嫌弃,不妨在观中暂歇一晚?
庄颜笑道:修行之人随遇而安,何谈嫌弃?只是楼观台已备好云房,贫道需回去安歇。
听闻此言,刘若寻不再强留,亲自将庄颜送出观门,目送其驾云往楼观台方向而去。
返回观中时,刘若寻见高阳公主的随从已在观外空地扎营,公主一行则入住客房。途经三仙殿时,他察觉供桌上的贡品香烛似乎比先前丰盛许多,想来是高阳公主又进行了祭拜。
但这些琐事已无暇顾及,庄颜所说的劫难之言萦绕心头。回到云房后,刘若寻掐诀推演天机,却因道行浅薄一无所获。
这反而令他愈发不安:近日终南山确有不寻常之处,往日祥和之气消散,仙灵稀薄而阴煞渐浓,山中灵兽多有躁动。如今又有大唐公主莫名造访,偏巧落脚三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