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萨含笑还礼:恭喜你了断因果,功德圆满,来世必成正果。
谢菩萨。罗摩再拜。地藏王菩萨亲自引他登上轮回台,送入天道轮回。
——西牛贺洲渠罗国祭婆村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游街队伍高举女婆神幡旗,壮汉们抬着无遮花轿,轿中盛装少女肩头微颤。
队伍行至山谷,阴风骤起,红幡如血浪翻飞。少女忽见右侧崖上立着与她同样装扮的女子,阴风中似有鬼手抚过,令她毛骨悚然。
山谷鬼哭阵阵,阴雾弥漫间,游魂混入队伍,生死难辨。
那女子眼眶空洞,惨白的眼珠直直凝视着她,少女顿时惊叫出声,慌忙垂首紧闭双目,再不敢乱看。
祭祀队伍行至山谷深处,先前纠缠不休的阴雾怨魂早已消散无踪。随着祭司一声令下,众人迅速散开,环绕着女婆神像列成阵势。
献供品。祭司高声宣布。
身着彩衣的孩童们捧着鲜花鲜果与牲畜祭品鱼贯上前,整齐排列在祭坛上。
献主祭。祭司再度呼喊。
花轿缓缓移动,轿中少女惊恐抬头,望见那青面獠牙的神像,顿时浑身战栗,面无血色。
黑风骤起,浓烟瞬间吞没花轿。少女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独坐祭坛,村人包括亲生父母都虔诚跪伏台下,在祭司引领下向神像膜拜。
一拜,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二拜,祈仓满库盈,财源广进。
三拜,祈子孙满堂,福寿安康。
叩首。
听着亲人虔诚的祷告,少女只觉寒意彻骨。
突然,刺耳的笑声在耳边炸响。她猛然抬头,一道邪光自神像射出,化作满脸脓疮、坦胸露腹的狰狞恶鬼。
今年的祭品倒是标致。邪神淫笑着扑入轿中,将少女按在身下。任凭她如何哭喊挣扎,都难以挣脱。
转眼间衣衫半解,花轿剧烈摇晃。邪神狂笑道:好个元阴充沛的雏儿,正合本座享用!
就在魔爪即将得逞之际,山谷上空风云变色。漫天梨花瓣纷纷扬扬洒落。
邪神惊怒交加,厉声喝道:何人胆敢扰我法场?
银铃般的笑声自天际传来,一位绝色佳人踏着花雨翩然而至。
邪神嗤笑道:我道是谁,原是梨花成精。
女妖掩唇轻笑:道友何必贪恋凡女?妾身这一身修为,岂不比那点元阴可口?
休要花言巧语!邪神冷脸挥手,本座正忙,识相的就速速离去。
梨花仙子眸光潋滟道:我若执意不走呢?
邪神沉声道:你我素来互不相扰,仙子今日为何非要阻我机缘?
梨花仙子纤指掩唇轻笑:断你机缘,便是成我造化。
邪神面色骤冷:此话怎讲?
梨花仙子广袖轻挥:且看这满天花雨,自会明白。
话音未落,她掌心绽出灵辉,霎时万千梨瓣纷扬洒落,转眼间覆盖整座山谷。那些跪拜祈福的村民顷刻被花瓣覆满,转眼间数百活人尽数化作焦黑枯骨。
梨花仙子轻抚心口叹道:真是美妙滋味。
邪神勃然大怒:妖孽!竟敢夺我香火信众!
夺便夺了,你能奈我何?梨花仙子挑眉讥讽,不过是个荒野淫祀,也敢妄称神灵?三十三天金册玉牒中,可曾有你半分名姓?
这话刺痛邪神命门,他厉啸着迸发千百道幽绿邪芒。梨花仙子不慌不忙甩出水袖,漫天飞花间身形倏忽隐没。邪光所过之处,梨瓣纷纷凋零飘坠。
邪神正凝神搜寻,忽觉后颈微凉——一片莹白透粉的异样花瓣已悄然贴附。血光暴闪间,他浑身精元如决堤般被抽空,躯体急速枯萎,最终化作干尸轰然倒地。
随着邪神陨灭,巍峨神像轰然崩塌,飞石如雨砸向山下花轿。轿中少女闭目待死之际,一道清光倏然而至,将坠石尽数弹开。
梨花仙子正陶醉于新得的力量,抚掌笑道:妙极!再得几个炼神返虚修士的精元,便可突破境界重塑法身。如今以本体行走,终究太过凶险......
倒有几分清醒。清越嗓音自云端传来。
梨花仙子悚然四顾:何人?蓦地仰首望向天际,瞳孔骤然收缩。
一朵白云自天际飘来,云端立着一位丰神俊朗的男子。他身着三彩青霄四象袍,腰悬紫绶白玉带,头戴上清莲花冠,气度超凡脱俗。
梨花仙子见状神色骤变,急忙行礼道:不知尊神降临,有失远迎。
庄颜淡然一笑,朗声吟道:先天一炁化真形,灵台府中道最明。一朝奉诏凌霄殿,名号玉极显妙君。
莫非是......灵台玉极显妙真君?梨花仙子面露惊骇。
庄颜微微点头,抬手轻点。梨花仙子顷刻间形神俱灭,连一丝痕迹都未留下。
随后庄颜袖袍一挥,漫天仙光驱散谷中阴霾。百年积郁的雾气散去,阳光重新洒落山谷。那些曝露在日光下的尸骸,此刻竟显得格外安宁。
花轿中的少女踉跄走出,仰望着久违的阳光。她朝着云端的身影虔诚跪拜:多谢上仙救命之恩,敢问尊姓大名?小女子愿终生供奉。
庄颜垂眸望去,云袖轻拂。一阵清风掠过少女面庞,待她回神时,碧空如洗,早已不见仙人踪迹。
长安城玄都观前,袁天罡手持拂尘缓步而出。他头戴道冠,长须垂胸,一派仙家气象。
此时一辆华贵马车停在观外,珠帘内传出清脆女声:可是袁仙师当面?
紫珠玉帘轻启,两名宫装侍女上前伺候。一人搀扶,一人伏地作踏。只见一位盛装女子款款而下,芙蓉裙裾摇曳生姿,珠玉璎珞叮咚作响。
袁天罡目光微凝,执礼道:贫道见过高阳公主。
公主盈盈还礼,笑靥如花:仙师欲往何处?
应李淳风道友之邀,前往终南山采药。袁天罡捋须答道。
高阳公主眼中掠过一抹惊异,随即掩唇轻笑:倒是巧了,本公主今日也要去终南山访友,不如与二位仙师同行?
袁天罡执礼回道:公主美意心领。只是贫道二人需攀崖采药,夜宿山林,恐有不便。
无碍。高阳公主笑意盈盈,本公主自有随从开路搭桥,仙师不必挂怀。
袁天罡抬眼望去,见她身后跟着数十名侍女仆从与全副武装的军士,心中暗惊:这般阵仗,哪像访友?
他略一思忖,含笑道:既然公主执意,若能跟上贫道二人脚步,同行亦无妨。
高阳公主欣然应允,还望仙师莫要走得太快。
待行至长安城南门,袁天罡见到等候多时的李淳风,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道友,速速启程。
李淳风诧异道:道兄为何如此急切?
袁天罡压低声音:高阳公主追来了。她听闻我们要去终南山,立刻说要同往访友,此事蹊跷。
李淳风闻言色变,瞥见渐近的车驾,当即道:事不宜迟,即刻动身。
二人掐诀施法,足下生风,转瞬已至十余丈外。
高阳公主掀帘见状,急唤:仙师且慢!
却见二人早已消失无踪。她咬牙下令:继续前进!终南山采药之处有限,不信寻不到他们。
车驾内,高阳公主取出一个青黑宝匣,匣面金龙盘绕。开启后,一枚残缺的龙纹玉佩泛着水蓝灵光,映得她容颜生辉。
她轻声问道:敖景,袁天罡当真知晓人皇之气的下落?
高阳公主话音未落,玉佩中的真龙忽然静止不动,随即传来低沉沧桑的回应:袁天罡通晓术数推演,必知人皇之气下落。
若寻得此气,我真能纳为己用?高阳公主追问道。
敖景的声音透着几分笃定:你身负人皇血脉,自然可以。不过即便成功,也需如我这般潜藏待时。
待什么时?
等你父亲驾崩。
高阳公主闻言怔住。敖景继续解释:李世民乃天命所归,你所得不过残存余气,岂能抗衡?唯有待其寿终,方有机会问鼎人皇。
这余气从何而来?
昔日大唐有位天生具备人皇之气的女子,可惜遁入道门改了命数,致使人皇之气散落世间。敖景答道。
高阳公主眼中闪过明悟:好!只要你助我得此气运,来日必敕封你为四海龙王。
敖景语气平淡:且先寻得人皇之气再说。这般态度令高阳公主心生不悦,她收起宝匣闭目不语。
终南山间溪流淙淙,白云缭绕。猿啼鹤唳中,忽闻悠扬歌声回荡: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
采药归来的袁天罡与李淳风驻足聆听。
妙曲!李淳风赞叹。
袁天罡颔首:不知是哪位道友在此垂钓?
二人循声来到深潭边,只见巨石上坐着个执竿垂钓的身影。待看清面容,李淳风讶然:竟是庄颜道友!
袁天罡细看后笑道:果然是他。既然巧遇,当去叙谈。
他们远远唤道:庄道友!
庄颜望向袁天罡与李淳风,嘴角微扬,轻轻挥了挥手。
李淳风见状笑道:袁师兄,庄颜在招呼我们过去呢。
袁天罡点头应道:那便快些动身,莫让庄道友久候。
二人掐诀念咒,足下生风,正要凌空飞去。
庄颜忽然收敛笑意,连连摆手摇头。
袁天罡却道:庄道友这是催促我们快些。
李淳风迟疑道:我怎么觉得他是让我们别过去?
你多虑了,袁天罡笑道,他定是让我们悄悄过去,免得惊扰了鱼儿。
话音未落,袁天罡已乘风而去,李淳风只得紧随其后。
就在二人掠过潭面时,幽暗的潭底骤然泛起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