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狐嗅烟乃是九尾狐族秘传的独门 ,恰巧压龙大仙真身正是九尾妖狐。宝儿与红线甫一入洞,便着了道儿。
妖风卷处,压龙大仙飞身入洞,心中志得意满:两个黄毛丫头也敢与本仙斗法?如今这泥人与宝剑,尽归我手!
乐极生悲,她猛然撞上一堵无形气墙,顿时头晕目眩栽倒在地。抬头只见虚空荡荡,伸手却触到透明屏障。
怎会......压龙大仙瞠目结舌地望着洞内——昏迷的宝儿与红线近在咫尺,偏偏可望不可即。她不甘心地转向四尊泥人,却见其周身泛着浑厚黄光,稳若磐石。
接下来半个时辰,压龙大仙使尽浑身解数,最终精疲力竭地承认:这结界绝非她能 。
此时洞外妖将陆续恢复,涌入洞中见到昏迷的二女,纷纷谄媚道:老祖神通广大!不愧是老祖宗!
压龙大仙却颓然摆手:收拾细软,迁往平顶山莲花洞。
众妖愕然:为何突然搬迁?
此地将有大祸。她不愿多言,乘上步辇率众离去。
待群妖走远,一缕青烟自地底升起,化作鹤发童颜的九品仙官。老者端详着昏迷的少女们,含笑掐诀施法......
两道仙光自老者指尖射出,没入宝儿与红线体内。地上二人猛然一颤,长舒口气悠悠转醒。
老者扫过四尊泥塑,后退数步竟穿透无形屏障,立于墙外含笑相望。
可算醒了。他抚须而立。
宝儿与红线茫然对视,齐声问道:老丈是何方神圣?
老夫乃压龙山土地元敖。
原来是土地公!宝儿慌忙作揖,鼠宝儿拜见上仙。
红线亦施礼道:可是尊神救了我等?
元敖颔首笑道:二位中了压龙大仙的狐嗅烟,老夫特来解围。
二人急忙穿过屏障叩谢。元敖扶起他们,好奇道:观二位身负异术,不知从何而来?
南瞻部洲。宝儿答道。
竟有七八万里之遥!元敖讶然。待听完来龙去脉,沉吟道:想必是天地异变所致。
宝儿愁眉不展:如今归途受阻,还有只金孔雀虎视眈眈。
可是山中那只孔雀王?
正是!宝儿愤然道,那恶鸟无故相逼,害我等滞留于此。
元敖捻须而笑:此乃佛母孔雀大明王坐骑孔翎,非小神所能抗衡。转而问道:莫非二位要徒步返乡?
红线接话:有位山神指点,说擒住唐僧便可回归故土。
此话从何说起?元敖愕然。
宝儿补充道:那位自称虎大的山神从孔雀爪下救过我们。
虎大?元敖眼中精光一闪,可是灵台山神?
正是!
元敖若有所思:既是他的指点,倒可一试。只是...话音忽顿。
但说无妨。
唐僧取经不经过此地,二位如何行事?
什么?二人顿时呆若木鸡。
元敖点头道:“若要去西天取经,不必经过压龙山,直接前往平顶山即可。”
红线转向宝儿问道:“山神真是这么告诉你的?”
宝儿认真答道:“当然,他说唐僧几日后会途经此处,还特意指了指这座山。”
红线立刻看向元敖:“土地神,平顶山在哪个方向?”
元敖笑道:“压龙山以西四百里处。”
“……”红线怔了怔,随即对宝儿道:“你这糊涂虫,山神指的是平顶山。”
宝儿撅起嘴,委屈道:“我哪知道?他只随手一指,谁能猜得准?”
元敖轻笑一声:“不必烦恼,我倒有个法子能让唐僧改道至此。”
红线和宝儿齐声问:“什么办法?”
元敖道:“只需堵住他们去平顶山的路,逼他们绕行压龙山即可。”
宝儿眼睛一亮,兴奋地对红线道:“你的泥人……”
红线也来了兴致,追问道:“土地神,具体要堵哪些路?”
元敖略作思索,答道:“这样吧,我会替你们标记出来。你们向南望去,凡见白雾聚集之处,便是需封堵的路。”
红线和宝儿欣喜万分,连忙行礼:“多谢土地神爷爷!”
元敖摆摆手笑道:“举手之劳,愿你们早日返回南瞻部洲。”说罢,化作一缕青烟遁入地下。
次日,红线和宝儿走出压龙洞,果然见南方白雾缭绕。二人当即行动,驱使泥人封住所有通往平顶山的路径。
完工后,宝儿迟疑道:“这样一来,其他生灵岂不是也无法通行?”
红线反问:“那又如何?”
宝儿认真道:“我们只针对唐僧,不该牵连无辜。”
红线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对。”
她取出唐僧画像,亲自走遍各处,让泥人记住唐僧的模样,随后施法设下禁制——风雨可过, 可过,仙妖可过,唯独唐僧寸步难行。
“好了。”红线满意地拍拍手,“现在只有唐僧过不去。”
宝儿拍手笑道:“妙极了!咱们回洞等候吧。”
红线点头同意,二人返回压龙洞,身旁始终跟着四名泥人护卫,以防孔翎突袭。
玉合山,虎先锋听完草头神的禀报,沉声问道:“如此说来,你家山神昨夜应劫?”
草头神惶恐答道:“回灵台山神,小神不知山君何时应劫,今晨才发现他的法身遗骸。”
虎先锋道:“领我去瞧瞧。”
草头神连忙弯腰应声:“遵命,请灵台山神随小的前往。”
不多时,草头神引着虎先锋来到玉合山神府的精舍内。一进门,虎先锋便瞧见一具魁梧的身躯端坐其中,却已毫无生气。
这正是玉合山神的遗蜕。虎先锋上前仔细查验,最终确认其确系应劫而亡。
虎先锋心头沉重,暗叹如今灾劫竟如此凶猛,连天庭八品的山神也难逃厄运。
“山神,这...山君的遗蜕该如何处置?”草头神小心翼翼地问道。
虎先锋略作思索,答道:“暂且收殓起来。既然玉合山神已应劫身陨,我这就上奏人间部,请派新任山神。”
“是。”草头神恭敬行礼。
虎先锋随即返回灵台山丹赤岭神府,将玉合山神应劫之事写成奏章呈递上去。
人间部洞真殿内,玄都真君正翻阅堆积如山的奏章,眉头紧锁。
因紫府少阳帝君承担了“斫献令”全部罪责,洞真殿承务郎仍由连墟致担任。
见玄都真君神色凝重,连墟致立即禀报:“近日西牛贺洲各神府纷纷上奏,邻近土地、山神、城隍等正神接连应劫身亡。短短一月竟折损如此之多,实在蹊跷。”
玄都真君搁下奏章,闭目倚靠,缓缓问道:“这些正神的遗蜕可还在?”
“大多保存完好。”连墟致答道,“均已妥善收殓。”
玄都真君睁眼下令:“速派天将下界查验,确认是否确系应劫而亡。”
连墟致躬身领命:“谨遵法旨。”
翌日,天将回禀查验结果:所有下界神灵遗蜕均显示为应劫身亡。
玄都真君听罢仍觉疑惑:“为何灾劫专找仙官正神?”但既已查验无误,只得按下疑虑。
待天将退下,玄都真君对连墟致道:“传令洞神殿,三日内拟补西牛贺洲各地空缺仙官名单。”
连墟致领命而去。玄都真君望着案头三十余份奏报,仍觉此事透着古怪。
“三十多位正神同时应劫,当真只是巧合?”玄都真君陷入沉思。
忽有守将入殿禀报:“启禀上卿,火灵尚书求见。”
玄都真君闻言整襟端坐:“快请。”
片刻后,一袭红衣的火灵真仙龙行虎步入殿,在殿中拱手行礼:“下神拜见洞真上卿。”
玄都真君虚扶道:“尚书不必多礼,看座奉茶。”
火灵真仙拱手道:有劳上卿费心,今日前来只为禀报一事。
玄都真君眉梢微动:火灵尚书有何要事?
启禀上卿,火灵真仙沉声道,西牛贺洲众仙官接连应劫之事,恐非天意。
玄都真君神色骤变:此话怎讲?莫非有人假借天劫之名行凶?
正是。火灵真仙自袖中取出一卷玉册,百年间陨落仙官皆呈特定规律,请上卿过目。
仙侍恭敬呈上玉册,玄都真君细看后惊觉:这些应劫时辰竟暗合某种章法?
火灵真仙肃然道:此非巧合,必是人为。
玄都真君放下玉册:此事本该由玉极真君府管辖,尚书何以如此清楚?
伏魔殿执掌诛邪之责,自当彻查。火灵真仙答道。
玄都真君沉吟道:尚书意欲何为?
下官拟亲率伏魔殿下界详查。火灵真仙郑重行礼,无论 如何,必当查明原委。若真有妖邪作祟,定当依法诛灭。
玄都真君颔首:准。不过尚书特意来见本君,想必另有要事?
恳请上卿暂缓补缺。火灵真仙直言,待 大白后再行任命。
玄都真君思忖片刻:可。但需速战速决,否则神霄玉府那边难以交代。
下官领命。火灵真仙深施一礼,定当竭尽全力。
待火灵真仙退下,玄都真君立即修正前令,暂停西牛贺洲所有仙官补任。此举虽引众人疑惑,但因出自上卿之命,暂未掀起波澜。
——·——
两界山太保洞内,刘伯钦刚收功起身,忽觉天旋地转,五脏如焚。他暗道不妙,急掐法诀固守心神。
刘伯钦的挣扎徒劳无功,丹田内的法力与全身筋骨血肉都在熊熊燃烧。